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胜肽和玻色因在抗老方面哪个更好?

2018-03-11知识

其实经常说抗老抗老,大家真的能搞明白抗老是怎么一回事么?

咱们今天就把抗老&相关成分一次性讲清楚。Ps:不含任何产品推荐,连品牌我都模糊了,纯干货,放心食用。

一、衰老到底是什么引发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身体过了巅峰期之后,新陈代谢逐渐减慢, 角质形成细胞更替时间延长,皮肤中那些关键的天然保湿因子、神经酰胺等成分含量下降 ,真皮中胶原纤维再生缓慢,透明质酸含量下降,皮肤的含水量也会降低,变得干燥,逐渐出现细纹。

同时皮肤深层的成纤维细胞逐渐失去活性, 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合成减少含量降低 ,造成皮肤松弛。

等到了老年时期,皮脂腺、汗腺分泌能力变弱,皮肤含水量进一步下降,干燥起皱后,皮肤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呈现晦暗的面色;此外,由于这时期 角质形成细胞分裂和表皮更新速度减慢,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不易抵御外部侵害,色斑易形成; 加之皮下脂肪的流失,皮肤弹性下降,最终出现松弛和皱纹等皮肤老化的表征。

虽然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衰老分为 内源性衰老 外源性衰老 两种,年龄增长、紫外线、糖化等等都是促进衰老的因素。但无论是哪种因素促成的衰老,究其本质都是面部肌肤的三种物质含量下降:

  • 糖胺聚糖(锁住水分)
  • 弹性蛋白(面部弹性)
  • 胶原蛋白(饱满平滑)
  • 这三者共同协同支撑,维持皮肤正常的弹性紧致饱满。其中糖胺聚糖与肌肤的含水量息息相关,糖胺聚糖含量保持正常肌肤就会处于一种 盈润饱满有光泽 的状态;而弹性蛋白虽然在皮肤中的含量较低(也就是人体的1%左右),但 关乎着皮肤的紧致度,维持着肌肤的弹性

    但弹性蛋白和糖胺聚糖的影响远没有胶原蛋白大。

    年龄增长、新陈代谢速度放缓,胶原蛋白合成速度减慢,同时出现流失。同时,紫外线、熬夜、糖化等外界因素损伤会进一步损伤真皮层,加速胶原蛋白流失,合成速度与流失速度逐渐拉开差距。 胶原蛋白断裂、破碎、变形,皮肤组织结构紊乱,最后导致萎缩、变薄、松弛、皱纹增多。

    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同时延缓胶原蛋白流失,这才是皮肤抗老的永恒话题。

    这事从逻辑上来看非常清晰,通过日常护肤,补充天然保湿因子,提升肌肤含水量,帮助皮肤维持饱满充盈,这事其实说不上有多难。但胶原蛋白往往位于皮肤真皮层的中下部,想要让抗老成分穿越层层肌肤关卡作用到胶原蛋白明显就难了。

    而且,胶原蛋白的类型和分布可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根据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学者研究显示,人体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20种的胶原蛋白,其中以I、III和V型含量最高,尤其是I型,是胶原蛋白系列中的生力军代表,占比超过了90%,与支撑皮肤和损伤修复最为相关[1]。

    所以,抗老这是就可以细化为, 尽量促进I型胶原蛋白合成,同时延缓I型胶原蛋白流失 ,虽然作用于其他类型的胶原蛋白虽然也有一定的抗老效果,但没有针对I型来的直接。

    既然我们把抗老问题说清楚了,那接下来就看看,市面上经常出现的这些抗老成分,他们到底有什么特点?哪个更能打?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题主问的 玻色因 胜肽 ,但提到抗老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维生素A衍生物了,索性这篇文章就一次讲清楚。

    玻色因

    1.玻色因到底是啥?

    学名叫做 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 ,所以你在很多主打波色因的护肤品中是找不到玻色因这几个字的,要找他的学名。

    从化学结构上看,玻色因是一种木糖衍生物,水溶性应该不错,关键是分子量小,也就200多,所以吸收起来还是可以的。

    2.玻色因有啥用?

    因为玻色因可以说是某大牌的专研成分,所以关于这一成分的有效研究结果其实并不多。根据200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 玻色因最突出的功效就是促进糖胺聚糖(AGA)的合成 [2]。

    那糖胺聚糖具体又有啥用呢?

    这个名词听着挺熟悉,刚才介绍皮肤衰老的时候就提到过它。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张可以锁水的网,随着人体的衰老,这张网的合成变得比较困难,锁水力也没有那么强,所以人体的皮肤就会看起来缺水干燥不饱满。

    说人话就是 GAG和弹性蛋白、胶原蛋白 一起支撑皮肤, 维持弹性紧致、不垮塌,这个其实我们刚才在讲衰老的本质的时候已经说过了

    我直接举个例子吧,可能有助于大家的理解。咱们有一个更熟悉的成分,就属于糖胺聚糖的一种,那就是玻尿酸。

    玻尿酸的作用不用多说吧?不仅 具有强大的锁水能力,2%的玻尿酸水溶液即可牢固保持98%的水分,有效提升肌肤含水量 。除了锁水功能外,还可以 加强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细胞的生长、分化、重建以及修复晒伤等

    人体内的糖胺聚糖也不止玻尿酸一种。除了维持肌肤水润充盈外,玻色因还可以改善表皮和表皮-真皮连接处的内聚力,说人话就是提升皮肤的韧性[3]。

    不过关键在于,玻色因可以通过促进合成GAG,从而进一步促进身体中的一些其他物质的合成。

    其中就包括,咱们今天的抗老重点: 胶原蛋白

    3.玻色因的抗老功效到底如何?

    很遗憾,对于玻色因的实际抗老效果呢,我只能用一句俗语来形容— 表面光

    首先,玻色因确实可以促进 糖胺聚糖 的合成,充盈饱满肌肤,维持肌肤的水润光泽,可以有效改善皮肤初老的很多症状。

    但问题在于,我们刚才再三强调过,抗老的关键靶点还是在胶原蛋白,尤其是I型胶原蛋白身上。

    而玻色因有限的研究证据只能证明,可以促进 IV型、VII型 胶原蛋白,对于I型胶原蛋白的作用不大[4]。

    也就是说,玻色因的抗老通路,并没放在关键的刀刃上,有点劲使错了地方的那种味道。

    而且,2016年一次240人的临床实验(这已经是少有的研究数据了),也证明了这一点[5]。

    作为临床实验,居然不是用可视化数字量表来做数据分析,选择了概括加工更加严重的柱状图,数据可信度天然就不咋高。

    退一步说,就算这个柱状图所示数据翔实可靠,也只能证明玻色因具有改善皮肤光泽度、肤色均匀度的效果,印证了上文所说的 提升肌肤含水量 充盈肌肤、维持水润光泽的作用。

    但对于与抗老更为密切的皮肤紧致度呢?很遗憾,玻色因似乎并没有能改善皮肤紧致度的实际功效。

    总的来说:玻色因的抗老功效真心没有外界风传的那样好,更倾向于改善皮肤的 光泽度、细腻度 ,但这一效果也并非无可取代,至于和抗老更为相关的紧致度改善,目前来看只能说它完全没有这个效果。

    不过玻色因有一点好, 成分温和低刺激,不怎么挑肤质 。所以平时我也是建议有些消费能力、还比较年轻的学生党可以入手,维持肌肤的水润Q弹也不错。但要想真枪实弹的抗初老,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而言,玻色因恐怕还有些不够格。

    维A醇

    提抗老怎么能不讲A醇呢?不过不对他做特别详细的分析了。市面上有很多文献&科普文讲的非常翔实可靠,我大概总结概括下。

    维生素A是一个大家族,常见的包括维 A酸、A醛、A醇 及其 酯类 ,是目前比较明确的可以 加速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皮肤的饱满度 的抗老成员[6]。

    那具体来看看,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都有什么效果呢?

    1.调节表皮细胞分化和增殖:

    简单来说就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细胞新生、增强细胞间的连接力。从而让角质细胞更加紧密有序,起到增厚的效果,毛孔排列也会显得相对整齐,视觉上显得更小。另外皮肤的折光度也会发生改变,所以还有一定均匀肤色地效果。

    2.抑制皮脂腺分泌:

    通过抑制皮脂腺活跃度,从而减少皮脂腺分泌,平衡面部油脂,对抗黑头、痘痘等皮肤问题。

    3.有效补足真皮层胶原蛋白:

    不仅可以促进胶原蛋白新生速度,还可以延缓流失,双管齐下,共同提升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含量,改善皱纹、皮肤下垂等初老症状。

    而维A家族的抗衰功效更有大量临床实验作为实证。就拿2019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学者在【英国皮肤病杂质】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来说,受试者通过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来验证维A醇的抗老功效。在 12 周的试验结束后受试者平均减少了 23.2% 的皱纹面积,同时有 44% 的受试者获得了色素沉着方面的改善[7]。

    所以,维A家族属于全能小能手,在抗老领域的功效相当能打,「早C晚A」的护肤体系流传之广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时还是脂溶性成分,吸收性也不成问题。

    说的这么好,难道维A就没有一点缺点?

    当然不是。 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刺激性太强。 维A在皮肤中存在转化路径,A酯在皮肤中先转化为A醇,然后A醇被吸收人体内后脱氢酶作用下生成A醛, 再进一步氧化为A酸。

    通路越靠右侧的成分功效越强,刺激性也就越大 。目前维A酸只作为处方成分出现在外用药中,日常化妆品中是不允许添加维A酸的。

    市面上A醇、A醛添加进护肤品中比较常见,其中A醛价格较高,所以主流添加还是A醇,在经皮肤吸收后,一点一点的转化成A酸,达到相似的护肤功效,但要温和不少。不过浓度较高时A醇刺激性仍然很大,而且不太稳定,容易氧化分解。

    每次讲到A醇的时候都要强调,敏感肌别碰,先舒敏后再抗老。另外在使用A醇后还需要 随时观察皮肤状态 停止磨损你的角质层 温和洁面 做好计划间隔使用、通过舒缓修复类成分进一步缓解刺激性 等。

    总的来说: A醇的功能十分全面,抗老效果卓著且有大量临床实验数据佐证。但A醇的刺激性不容忽视,使用时风险性不小,敏感肌、孕妇最好都不要使用,无形中也限制了A醇的价值。

    胜肽

    相比玻色因成分温和但功效存疑,维A醇效果亮眼但刺激性强, 胜肽 凭借其足够温和的低刺激性,以及大量学术研究的功效背书,一跃而成抗老成分中的明星成分。

    1.胜肽是个啥?

    这个名字具有迷惑性,胜肽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部分多肽及寡肽的统称, 本质上2-20个氨基酸的聚合物, X个氨基酸组成的就称之为X胜肽,根据肽链的长度、肽键的多少不同,胜肽的功效也不完全一致。

    2.它能吸收吗?

    不少小伙伴一听到肽之类的物质就开始大摇其头,总感觉分子量大,脂溶性也不是特别好,加在护肤品中根本无法吸收,完全就是噱头而已。

    这种想法可就是对胜肽的误解了,事实上吸收的问题早已被解决。

    一则部分寡肽的分子量较小,本身就可以被吸收。

    二则现在添加进护肤品中的胜肽大多经过结构修饰,如乙酰化/棕榈酰化等 。经修饰后的胜肽可以穿过角质层,渗透进真皮层,然后在酶的作用下脱去脂溶性基团,恢复成胜肽的本来面目,继而发挥功效。

    但有些品牌为了最大化发挥胜肽的抗老功效,觉得经修饰-去修饰后,胜肽的有效浓度会发生较大的下降,就直接采用了像是 脂质包裹体 等特殊的递送载体,直接将胜肽包裹在内输送至真皮层。

    总而言之,胜肽无法吸收已经是历史问题了,现在已经被攻克。

    3.胜肽这么杂,都有啥用?

    从功效来说,胜肽大体可以分为这三大类[9]:

    a.抑制神经信号传递(抚平细纹)

    这类胜肽的作用效果和肉毒素类似,后者是阻断神经肌肉的传递链路,放松肌肉,从而减少动态纹、改善静态纹。而胜肽他是可以减少SNARE受体的合成,从而抑制儿茶酚胺&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切断神经递质的释放,放松面部肌肉、抑制收缩,起到即刻抚平各种动态纹、静态纹的功效。特别适合应用于 表情肌集中的部位(眼角、脸部及额头)。

    经典成分包括 乙酰基六肽 -3、乙酰基八肽 -1、五肽-3、二肽类蛇毒素和五肽-3等

    下图为2020年发表在Biofabrication上,使用乙酰基六胜肽-3后的鱼尾纹改善情况[8]。

    b.信号类胜肽(促胶原蛋白合成)

    此类胜肽的作用类似于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纤维母细胞生成更多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透明质酸。一举多得,支撑面部轮廓的三大物质都能得以增加,从而提高肌肤的含水量、增加角质层厚度、提高皮肤弹性同时还可以帮助抚平细纹,让皮肤外观看起来更加饱满紧实。

    代表性成分:棕榈酰五肽 -3、棕榈酰三肽-1、棕榈酰六肽、棕榈酰三肽-5、六肽-9 以及肉豆蔻酰五肽-11 等

    c.酶抑制剂(减少胶原蛋白分解)

    部分胜肽可以干扰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反应过程,进而延缓胶原蛋白的降解速度,最终减少胶原蛋白流失。

    代表性成分:乙酰基五肽-4

    从抗老来说,胜肽的效果不同于玻色因的仅能促进糖胺聚糖的合成,而是 糖胺聚糖、弹性蛋白、胶原蛋白三大支撑物质共同提升 ,凡是跟抗老相关的它全都要,因此作用更加 全面 & 直接 。最关键的是直击与肌肤老化最为相关的 I型胶原蛋白 ,加速合成、减少流失两条路不耽误,因而得以全面提升真皮层胶原蛋白含量。此外部分胜肽还可以在发挥「类肉毒素」的功效, 短期内抚平细纹,多层次、多角度发挥抗老功效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收益更为亮眼。

    同时,胜肽还是学术背景之深,也是其他抗老成分所不能比的,功效卓著可见一斑。

    1955年,美国学者因第一次合成多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因活性多肽(HGH)利用细胞重组技术成功问世,荣获诺贝尔生物学奖;
    1984年,美国科学家利菲尔德发现了多肽的作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衰老、死亡起着关键性作用,荣获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93年,美国科学家艾伦西伯尔博士确定了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肽在医学领域中对人体细胞和基因的 修复、调理、激活作用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
    1999年,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布洛贝尔教授Gunter Blobel发现信号肽控制蛋白质运输,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
    ……

    总评:胜肽的特点就是高收益低风险, 短期抚平细纹、长期紧致肌肤 的抗老效果尤为亮眼。伴随着多次诺奖, 胜肽的学术背景和功效都无可挑剔 ,成分本身温和低刺激,不挑肤质,不挑季节。广泛的应用场景也将胜肽卓越的抗老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也略有缺点,价格相对来说有些小贵。此外还要提醒下,胜肽的有效浓度很低,大概千分之几即可生效,所以往往出现在配方成分表中的中后部,这绝不代表着它是概念级添加,而是成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文中所有成分效果皆为实验/测试,不代表所有产品效果。部分成分因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大家在选购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包装说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参考文献:

    [1]Gelse K, Pöschl E, Aigner T. Collagens—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synthesis [J].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003,55(12):1531-1546.

    [2] Pineau N , Bernerd F , Cavezza A , et al. A new C-xylopyranoside derivative induces skin expression of glycosaminoglycans and 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s.[J].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Ejd, 2008, 18(1):36-40.

    [3] Deloche, Claire, et al. Effect of C-xyloside on morphogenesis of the dermal epidermal junction in aged female skin. An unltrastuctural pilot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1.2 (2011): 191-196.

    [4] Sok J, Pineau N, Dalko-Csiba M,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dermal epidermal junction in human reconstructed skin by a new c-xylopyranoside derivative[J].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8, 18(3): 297-302.

    [5] Bouloc A, Roo E, Moga A, Chadoutaud B, Zouboulis CC. A Compensating Skin Care Complex Containing Pro-xylane in Menopausal Women: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Evaluator-blinded, Randomized Study. Acta Derm Venereol. 2017 Apr 6;97(4):541-542.

    [6] Bouloc A, Roo E, Moga A, Chadoutaud B, Zouboulis CC. A Compensating Skin Care Complex Containing Pro-xylane in Menopausal Women: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Evaluator-blinded, Randomized Study. Acta Derm Venereol. 2017 Apr 6;97(4):541-542.

    [7] Dhaliwal S, Rybak I, Ellis SR, Notay M, Trivedi M, Burney W, Vaughn AR, Nguyen M, Reiter P, Bosanac S, Yan H, Foolad N, Sivamani RK.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ssessment of topical bakuchiol and retinol for facial photoageing. Br J Dermatol. 2019 Feb;180(2):289-296.

    [8] Lim SH, Tiew WJ, Zhang J, Ho PC, Kachouie NN, Kang L. Geometrical optimisation of a personalised microneedle eye patch for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anti-wrinkle small peptide. Biofabrication. 2020 Apr 9;12(3):035003.

    [9]钟星, 郭建维, 成秋桂. 胜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2(11):35-38.

    [10]郭丽.胜肽 斩获多个诺贝尔奖的明星抗衰成分.【中国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