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你所认为的幸福是什么?

2016-02-10知识

幸福的人,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不幸的人,往往喜欢沉湎于个人的偏见之中。

大多数人认为,幸福或者不幸,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充足的金钱、稳定的婚姻和显赫的成就,就一定是幸福的,反之则是不幸的。

但是这种观念显然不可行,因为这相当于把所有的病人、穷人、独身者和平凡的人都定义为不幸,而实际上,不管它们的条件如何,都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依旧觉得自己的生活自由而舒坦。

实际上, 个人自觉幸福与否,与外部条件关系不大,而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善忧虑者不管拥有多少财富,都会担心又朝一日会一扫而空,缺乏安全感的人不管拥有多么贴心的伴侣,都会持续害怕对方未来会变心。

哲学家罗素认为,感到不幸的人与正常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他们的关注点总是向内的,他们看见的总是自己的想法和忧虑,久之便会陷入某种偏执当中 ,比如:「都是我不对」、「我要比别人更好」、「别人都不尊重我」、「我一无是处」等等。

因此,不幸的人想要感到幸福,就要放弃自己心中的执念,开始关注外部的世界,具体而言,罗素在他的【幸福之路】中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 放弃虚荣心,脱离「成功竞争」

很多人认为自己处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当中,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哪怕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也不至于高到让自己承担不起,一份普通的工作,便完全足够支撑生活,大多数人之所以感到焦虑,仅仅是因为「想要更好」。想要三十岁前在大城市买房、想要奔驰宝马、想要使用各种高档品、想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些欲望的出发点,并不是「生存焦虑」,而是「想要过得比别人体面」。

因此,他们本质上属于「成功竞争」。

而问题在于,在任何时代中,成功者都只是少数,剩下的大多数都只是平凡人。一个人,若孜孜不倦地追求难以满足的虚荣,而忽略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便是在自寻烦恼。

2. 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

现代社会有一个特点:人们在其中被划分成了不同的群体,群体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信仰和价值取向。

也就是说, 人要搞明白自己是什么人,选择好自己的「站队」。

如果你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进入了一个疯狂的销售团队,他们天天传授各种「成单技巧」、「销售话术」,奉行金钱至上、业绩大于一切的原则,那你一定会对这种文化感到不适应,并且他们也不会愿意接纳你。

此时,罗素的建议是: 寻找一个与你的价值观相契合的环境,哪怕这会让你的收入减少一部分。 如在上述的例子中,使命感和利他倾向强烈的你就可以加入社会公益团体,这会让你收获满满的自我认同感。

3. 在工作中发挥特殊才能

现在,很多年轻人把工作比喻为「搬砖」。

这其实反应了工业化社会中人们普遍的工作特性:工作被划分为生产环节中很小的一部分,每天重复相同的、无意义的内容,高度标准化,没有创造性和成就感,就如同一块又一块地在搬运转头一样。

但依旧存在少部分工作,允许人加入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驾驭工作,而不是被工作奴役。罗素认为人应当去从事那样的工作, 明白自己的特殊才能,并且将其使用在工作中,工作就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能给人带来成长和满足。

人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工作上,甚至超出了个人生活的时间,所以,让工作变得有意义,比挣钱重要多了。

4. 沉醉于某种爱好

好吧,即使工作不能随心所愿,但个人爱好一定要有。因为如果一个人除了工作以外一无所有,而工作又不顺利,那他就会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持续担忧工作的进展。

罗素对此是这样描述的: 不能关注生活当中的任何无用之事,是痛苦、抑郁和神经紧张的根源之一,这会让意识被固着在少数事情上无法自拔。

所以,爱好除了打发之间之外,还会人的心理起到平衡的作用,至少让人不至于走向偏执。

任何形式的爱好都可以,只要不损害健康、不挥霍金钱、不破坏人际关系、不违反公序良俗,人应当尽可能多地培养自己的爱好。 一个拥有诸多爱好的人,是懂得如何欣赏世界的人,而一个人懂得如何在外部事物中发现美好,就不至于总是纠结自己心中的那点破事。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幸福不需要你多努力,但需要你会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