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明清的漕运粮食主要是稻米么?

2015-11-08知识

以下参考【清代漕运】,李文治,江太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更为细节的漕运,请参阅【漕运全书】。


漕运是清朝中央仓储体系的主要部分。清代沿袭明制,有漕共八省,南方六省(南粮),北方二省(北粮),即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征收的是漕粮和白粮,运贮北京通州各仓。漕粮用于供应京城皇室、王宫大臣的俸禄等等。从征收漕粮的八个省可以看出来,都是近水次的,且产量较多。各省征收漕粮的定额不同,都是因地制宜的。


漕粮主要分为正米和耗米,顾名思义,正米就是实际上农民要交给国家粮食的数量,耗米就是在粮食存储搬运等等过程中要损失的那部分,为了保证正米最后能丝毫不差的运到京师,所以普通百姓也要负担起损耗的那部分。


京师有内仓、恩丰、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海运、北新、太平、本裕、万安,储积、裕丰、益丰等15仓,956廒,专贮八旗三营兵食物,文武四品以下官俸禄米以及官军马豆;通州有中西二仓,250廒,专贮王公百官俸廪米石。运贮北京仓库的叫做正兑米,运贮通州的叫做改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