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必要读二十四史,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已经回答。
如何阅读二十四史,或者说如何阅读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史书,其实早有一位先贤指明了道路。
一代大家苏轼,其实当初读史书也苦不堪言。他曾写过一首【夜梦】,前六句是这么写的: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此诗写于苏轼刚被发配儋州之时,心情郁闷,夜里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回到童年,被父亲逼着读【春秋】。【春秋】何等微言大义,岂是一个小孩子能看懂的?父亲给的要求,是通读一遍,结果苏轼哼哼唧唧,才读到鲁桓公、鲁庄公——【春秋】鲁国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 宣成襄昭定哀,小苏轼这才读了四分之一不到……难怪吓得差点心肌梗塞。如果那时候有知乎,大概苏轼也会发个和题主一样的问题,抱怨【春秋】这么呆板乏味的书,该怎么读下去才好。
时过境迁,几十年后,又有一个陷入同样困境的年轻人出现了。
这个人叫王庠,字周彦,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女婿。
王庠是个学霸级的人物,七岁就能写文章,水准不输成人。十三岁那年,父亲因直言诤谏,被贬官去世。这位少年愤而发下宏愿:要闭门读书,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
轼对这位侄女婿很看重,生怕他空有读书之心,却无读书之法,特意写信过去,淳淳教导自己的读史书之法。苏轼在信里是这么说的: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这段话,可谓字字珠玑,值得反复揣摩。
史书浩如烟海,什么内容都有,若是漫无目的去翻看,时间精力姑且不说,吸收效率也会特别差,很快就疲了,所以你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个任务,带着一个特定的目的去读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苏轼给的建议是,一本史书,要读很多遍,每一遍都只专注于一个层面,所谓 「每书数过,一意求之」。 想研究政治政策,就着重于书中的奏章言论;想搞懂典章制度,就着重于书中官职升迁礼仪往来,想看明白地理建制,就着重于书中的地名沿革山河变动。
苏轼自己,就是这么读书的。曾经有人问他,你这么博闻强记,别人能学吗?苏轼没藏私,举了一个读【汉书】的例子:
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你看,苏轼读史书,目的性非常明确,要么侧重于政治,要么侧重于人物、官职、军事、经济,每次一件任务,几遍下来,【汉书】就算是吃透了。
苏轼的目的性强到了什么程度呢?有一个同乡的少年才子叫唐庚,路过定州,去跟苏轼请教。苏轼问他最近读什么书呢?唐庚说:「【晋书】。」然后咣咣咣地讲起来, 苏轼突然来了一句:「里面有什么好听的亭子名吗?」 把唐庚给吓了一跳,再一想,真答不出来。
唐庚回去琢磨了半天,才领悟到这是苏轼在教他读书之法,大为感叹。估计苏轼当年读史书,其中有一遍,是专门研究里面的建筑物名称——竟细致到了这地步。
说白了,只要你带着目的,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对资料有所取舍,专注一道。反复几次,吸收效率才高。
苏轼把这种读书法叫做「 八面受敌 」。典故出自【唐摭言】里称赞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意思是水平太高,八面来敌也可从容应对。我倒觉得,这个命名也许还能解读出第二层意思: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任凭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盯着我想要的读。
再结合苏轼在【稼说送张琥】里说的那样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器可期。
顺便说说我自己的体验。
有一本书,叫做【隋唐两京坊里谱】,是一位现代学者杨鸿年写的。他以【长安志】和【两京城坊考】为基础,加上大量新发现的史料、文物、碑刻,对隋唐长安、洛阳两座城市的几百个坊市进行了详尽的考证。每一坊曾住过什么人,开过什么店,有什么寺庙道观,出过什么灵异事件,都做了一一整理。
这本书很见功力,可是也着实枯燥,它的呈现方式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