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怀疑论「小仲马的文学作品系大仲马代笔」是否合理,为什么?

2022-11-15知识

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人题材风格区别实在太大了。

大仲马属于通俗文学作家,小仲马是严肃文学作家。

大仲马的代表作是写历史传奇历险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小仲马代表作是写复杂人性和爱情的【茶花女】。

大仲马对于法国文学的贡献应该是体现在笔下的英雄人物对法国历史文化的传播上,而小仲马对法国文学的贡献是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和独特视角主人公的审视上面。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金庸有个儿子查思言,笔名叫莫言,刘慈欣有个女儿,刘玲玲,笔名为张爱玲。

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假设金庸刘慈欣先以武侠科幻各自成名,之后他们的儿子女儿长大成人,踏入文坛,分别写出了【透明的红萝卜】【酒国】【倾城之恋】【小团圆】一系列作品打响了各自的名气。

你质疑莫言张爱玲那些作品是金庸刘慈欣帮忙写的,你觉得有人信吗?

这意味着金庸突然风格大变,快意恩仇的江湖豪客被放弃,文风突然不再半文半白,干净朴实,突然写起了乡土文学,是魔幻现实主义大作,变成了深邃的乡土中国,变得光怪陆离。

而刘慈欣一个充满工业重金属,技术至上味道的作家,笔下都是宏大叙事,星辰大海,人类文明的钢铁直男,突然写起了民国时期那些细腻的爱情,转折动人心弦,文字风格绮丽,还带着一股秀气。

这谁信?

作家不是全能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郑渊洁成名之前尝试过所有的文学体裁, 包括漫画都跃跃欲试,但最终都不成功,他发现他的才能在童话上面。

你如果让郑渊洁去写余华的【兄弟】,他是写不出来的,哪怕是同为儿童文学,你让他写个【海的女儿】这种细腻的风格,郑渊洁也难以驾驭。

即使是同为诗人,都写诗词都有其自身局限性。

同为苏门四学士,秦观以词名,黄庭坚以诗名;秦观之词,黄庭坚之诗,脍炙人口,千百世为人所称。然而,黄庭坚之词,秦观之诗,偶有几首佳作而已。

王安石的文章好,唐宋八大家,常被人讥为不能写小词。

辛弃疾,在词上面的成就极高,但是写诗就基本没听过。

何况是这种从通俗文学到传统文学的大跨越。

真让大仲马去代笔,最多也就是帮小仲马写点历史传奇故事,他能写小仲马那种现实主义题材吗?就算勉力去做,也弄得一板一眼。

所以我一直对所谓大仲马「教子有方」「培养了小仲马」「家学渊源」这种说法不以为然。

大小仲马,是两个不同的作家,完全看不到传承痕迹,他们只是恰好有父子关系。

有没有大仲马这个爹,对小仲马根本不重要,小仲马假设一直被母亲抚养长大,也会成为名作家。


从动机上讲,作为大作家,大仲马给自己儿子当枪手本身就是个得不偿失的事情。

大小仲马的关系没那么好,大仲马风流成性,家庭责任感稀薄。但也没那么差,7岁的时候,大仲马就承认了小仲马是自己儿子,并亲自抚养,虽然他一直不承认小仲马母亲是他妻子,但大仲马对小仲马还是不错的。

假设小仲马才能平庸,大仲马会给他几部自己的作品让他出名吗?

第一是风险大,大作家文字风格都有其独特痕迹,资深读者太容易发现了。

现在江南躺平了,每天在公众号上面更一些【龙族异闻录】,我看都不看就知道这不是江南本人的风格。

在群里面,江南的读者基本都看得出来,这是江南工作室写的。

「一点江南味道都没有。」

「这哪是江南风。」

同为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风格和古龙风格,光一个拿剑用词习惯,资深读者一下子看得出区别。

在散文领域,你读的多的话,对于每一个作家的风格都会很熟悉,比如余光中,将散文写得如诗一般飞扬就是余光中的独家痕迹,而林清玄的清淡,钱钟书的幽默,汪曾祺的质朴,都是有独特味道的。

余秋雨写文化散文按说很常见,有一次我读一个小众的作家谢其芳的散文【郁孤台】,也是这种题材,但是始终觉得和余秋雨的风格有点区别。

大仲马真把自己作品给了小仲马,小仲马以几篇父亲作品出名,那问题就大了。

大仲马这种大作家有庞大而稳定的读者群

风格一样,题材一样,写文习惯一样,源源不断从你儿子笔下流出,你把读者和文艺批评界当傻子吗?

大仲马虽然开工作室,但那算擦边球,如果真的被发觉搞这种事情,父子俩堪称身败名裂,尤其是小仲马,这种假模假样的文二代要成千古笑料 。

二是收益小,赫赫有名的大仲马为了子孙之福,办法多得是,搞这套伎俩实在没必要。

如果小仲马本身才能平庸,大仲马给了他一部作品去发表,出名了。

然后呢???

如果小仲马靠父亲代笔,能得到什么?父亲作品的版税吗?他原本就不缺这个啊,如果以老爹名义发表,说不定赚的更多。

小仲马作为大仲马的儿子,父亲名满天下高朋满座,靠着父亲的余荫,去搞搞讲座,拿父亲版权出版混得都不差, 不缺那点利益。

比如贾平凹女儿贾浅浅,比如老舍儿子舒乙,郑渊洁儿子郑亚旗,哪个不是风生水起?

如果要在文学道路上面走更远,树立自己的文坛名声,那只能靠自己,小仲马虽然写入文学史的也只有【茶花女】,但是其实小仲马写完这个也有很多作品,尤其是现代主义戏剧,只是名气比不上【茶花女】而已。

如果大仲马给小仲马代笔,收益小,风险大。

有必要冒着这种父子两都身败名裂风险,做这种事情吗?

从这个意义上,大作家一般都不会搞这种给自己儿子代笔的事情。

PS,有人问到蒋方舟和韩寒。

我先声明我并不清楚此事来龙去脉,也不愿意恶意揣测。

但是他们动机上有一定可能。

他们有一个和小仲马有一个重要区别,韩仁均,尚爱兰属于那种小有名气的作家,而不是大仲马这种名满天下的大作家。

这造成什么呢?

第一,风险小,没有那种庞大的读者群,也没关注度,

而且也没有特别成型,出名的风格,比如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阎连科那种神实主义,没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他们代笔被发现的可能性很低,其实如果不是当年方舟子找茬,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两人。

第二,收益大。

假设小仲马就是个庸才,一辈子靠着父亲名气也可以风光了,靠代笔意义不大。

但韩寒蒋方舟不一样,如果他们自己不出名,他们就彻彻底底是个普通人,尚爱兰和韩仁均的文坛地位,无法帮助他们获得什么。

这种出名,对他们意义很重要。

尚爱兰和韩仁均的实力,放到成年作家的文坛不值一提,但是放到高中生初中生那里去,那是降维打击,如果将作品嫁接到蒋方舟韩寒身上,那就出名了 ,而二者都是以少年作家的名头出名的。

假设代笔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当然,这只是动机分析,不是真凭实据,

就像抢银行的人一定不富裕,但不能指着某个贫穷的的人说他一定抢了银行,只能说他有一定动机,但做不得真凭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