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号称「天下第一石刻」,「中国第一古物」的陈仓石鼓。
如果大家对古诗有些兴趣,一定读过韩愈的这首【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
这首【石鼓歌】算是韩愈诗的代表作,典重瑰奇,硬语盘空,一般提到韩诗,【山石】和这首【石鼓歌】都是不得不说的,也选入了【唐诗三百首】,一般人应该都读过吧。
所谓石鼓,是十个雕成鼓形的花岗岩,直径两尺,高三尺。每个鼓的侧面上,都雕刻着一首类似于【诗经】的四言长诗。因古人误以为是周宣王田猎时所作,所以又称其为「猎鼓」,但现在学者一致认为是记述的春秋时秦国国君祭祀游猎活动的。
石鼓最珍贵的,自然是上面刻的那些文字,名「石鼓文」,其字体奇特,既不同于许慎【说文】,又不同汉代以来出土的青铜器上铭文,独树一帜。这些「石鼓文」,其实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说的「史籀大篆」,是中国古文字研究的珍贵实物,古人对此评价:「 仓颉造书,鬼哭凛凛,史 籀埋灭, 陈仓 籍甚」 。杜甫也有诗赞曰:「 仓颉 鸟 迹既 茫 昧, 字 体变化 如浮云 。 陈仓 石 鼓 又已 讹, 大 小二 传生 八 分 。」石鼓文在书法上也极具价值。
石鼓究竟制作于何年,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自春秋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都静静得躺在宝鸡陈仓山北坂的荒烟蔓草间。直到唐朝初年贞观年间,才第一次被人发现。
石鼓被发现之初,只是被乡间愚夫们当作神异之物,到后来也招来了一些文人骚客前来观看、研究、拓片,但也不甚知名。直到后来,韩愈看到张籍给他的石鼓文拓片,大为惊叹,为做【石鼓歌】,由于韩愈的学术地位,自此而后,石鼓才为人所重。
韩愈做【石鼓歌】的同时,还上书朝廷请求将石鼓移置太学,善加保护,然而韩愈的这一建议并未得到首肯。直到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石鼓才被郑余庆安置到凤翔府学。
然而紧接着就是唐末五代的动乱,凤翔府学毁于兵燹,石鼓再一次不知所踪。
石鼓的再次出土,是在北宋真宗年间,当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任凤翔知府,他经过四处查寻,最终找到了十个石鼓中的九个,并重新安放在凤翔孔庙,但「乍原」鼓遗失。
直到皇佑四年(1052年),经过一个叫向传师的人不懈查访,最终将「乍原」鼓找到,那个鼓流落到一户农户家,被人截去了上半截,做成了舂米的臼,上面的字已经严重漫灭。
到大观年间,蔡京将十个石鼓运到了京师开封,安置在太学之中。宋徽宗命人用黄金将石鼓上的文字用黄金填充,并从此严禁拓片。然而不多久就是靖康之变,金人攻破开封,将石鼓掳掠北去,扣去上面的黄金之后,将石鼓弃置在燕京荒外。
古人言「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宋徽宗给石鼓填金,本是贵重之意,但没想到就因为这一点黄金,竟让金人将石鼓掳去。而金人将石鼓抛弃荒外,看起来应是灾祸,没想到石鼓竟因此而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完颜亮正隆三年(1158年),下令销毁「平辽宋所得古器」,石鼓因为被弃置荒野而躲过一劫。
直到元朝建立后,有个凤翔人叫王楫的在大都做官,他才将家乡的这件宝贝收拾了起来,移进了大兴县的孔庙。元朝皇庆元年(1312年),朝廷将石鼓移置到国子监,石鼓从此在那里经历了元明清三朝,渡过了600多年,直到1933年。
1933年,由于日本对华北日渐逼迫,为避战火,故宫文物打包南迁,其中就包括了这十个石鼓。文物经郑州、徐州、最后到达上海。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文物又打包迁徙,经郑州、宝鸡、汉中,最后到达四川,在那里存放7年。
抗战胜利后,石鼓连同文物一同运抵南京,随后运回北平。一年后,国民党在大陆全面败退,又将文物往台湾转移。在机场转移时,因为石鼓太过沉重,飞机无法起飞,因此不得不将十个石鼓抛弃在机场,从而留在了大陆,目前保存在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