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看待【梦想改造家】最新一期设计师陶磊引起的争议?设计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设计原则?

2021-11-23知识

自己也是设计师,也做过一些乡村建设项目,首先农村建「小洋楼」作为吃瓜群众我觉得没问题大家爱怎么建怎么建,但现在回到乡村全是欧式「小洋楼」,已经成为了潮流真的让人痛心疾首,作为设计师我不能成为抹杀自己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的帮凶,我的项目也会尽自己的力去引导业主看到我们自己的建筑也是很体面很舒适的。

但是陶大师的做法确实也不太能适应乡村,乡村建设确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条件,现场管理,邻里关系...很多问题需要考虑。我真的很好奇这样的一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设计师是怎么想的,去完整的看了节目。

要客观的来说设计师是有水平的,很多地方可圈可点,空间上也没什么问题,红砖的砌筑手法上都下了大功夫,确实也做出了排列的美感,但在最终的呈现上室内的装饰的美感没能做出来,关键问题还是出在材料上面。

理论和想法都是很好的「建筑最能打动的地方就是用它真实的材料和真实的建造来体现建筑本身,而不是靠额外的装饰来做它」结构本身就是装饰本身,这些理论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里的人赋予的,脱离了建筑使用者本身这就是耍流氓,关键你让农村老头老太太去适应你的美学体系?让他们接受这样的理论?

这是我在乡村刚做完的一个项目,我不敢说有大师们这么有艺术性这么有深度,但我自己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知道作为一个在农村生活的人最大的一个需求就是:体面。这是不能够忽视的,不管你设计师是什么样的大师,在这里你的设计就是要服务于人,而不像是在城市里拿着资本家和富豪们的钱来肆意的表达自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有再多好的理论,放到现实里受制于材料和施工工艺农村它就是实现不了,像我们这种做了很多年的设计师,很容易就能在农村做出一个体面舒适的房子,本来有更好的跟符合民情的方式,非要去搞那么些幺蛾子。

这是一栋百年的古宅,也是村里仅剩的一栋古宅了,大家都纷纷盖起了大平房,小洋楼,没人还愿意住在这样的老房子里。
老房子的已经非常破旧了,结构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因为房子年代实在久远,结构也出现了安全隐患,最后我们选择重建。

作为设计师,说实话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如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乡村也越来越没有乡村的样子,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每年回家过年那个儿时记忆里的家乡也越来越陌生,家家都在盖「小洋楼」,人人都在追求西方化,一个民族文化的没落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先辈们留下的美好事物,都被通通推翻和否定,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沉淀飞快的被洋文化覆盖。眼看就快消失殆尽,我很想尽力留下点什么。但之所以老百姓们会选择小洋楼,就还是一个词:体面。所以在冲突之下要想办法去追求二者的平衡,得先满足业主「体面」的需求,的想办法让大家开始觉得住我们中式的建筑才叫「体面」,我们得在这里种下这颗种子。

老房子原来砌墙用的砖是白色的,经过一定的年代后还是很漂亮,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生产了,但是这承载了一段历史,如果要恢复曾经的那段岁月,这个特征也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尽量的保护性拆除,把拆下来的老砖都收集了起来。
然后把拆下来的老砖再砌回到建筑的表面

经过重建后老房子恢复了曾经的荣光。

房子建成,当村民们来参观的时候,我默默的站在旁边听取着大家的评价,大家再一次认可了老房子的价值,连跑出跑进的小孩子都大喊着:这房子好漂亮。我想我及格了,满足了业主和大家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我的情怀,希望未来也还会有人能拉着孩子的手在这房子前面讲述老一辈的生活,希望他们不会忘记我们的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沉淀下来的宝藏不要被遗忘。希望种下的这颗种子能让村民们开始发现,住中式建筑也是很体面的。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设计师,从真正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样的设计说实话也谈不上什么艺术性,也谈不上有多高深,相信很多设计师也都能做得出来,我不用非得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发挥到淋漓尽致,但这样的居住空间我相信它会温暖着住在里面的人。

我做这个房子的造价连红砖房132万的一半都不到。一百多万的房子在农村是什么概念?大师们天天服务着动辄几千万上亿的项目,对这点钱可能还觉得预算紧张,但各位农村出来的应该都很清楚,一百万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

对比两个房子的预算并非是要踩谁捧谁,还是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我想表达的是本来有更省钱就能做出80分效果的方式,设计师非要追求剩下那20分,为了建筑的语言的表达把预算都花在了建墙上,设计师一意孤行的灌注自己的理论,建筑师里有这么一个小众派别就是强调结构与装饰一体,甚至觉得「装饰有罪」。

看了节目,陶设计师在节目里是很认真负责的,对现场建造要求也很严格,但是用力过猛或者说力用错了地方,每套理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过于执着的信奉某套理论,想用套理论去解决所有问题,最后必然要失败,甚至用这套理论做了恶。

裸露的粗糙表皮,重复排列的红砖确实有它的美感。但请问一个农村老爷爷有心思欣赏这种美吗?一个生活在优渥环境里的设计师,天天接触的都是些高大上的东西,需求达到一定层次的满足之后自然会开始欣赏粗糙自然的美感,关键人老头这辈子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花了132万就是为了房子能舒服体面一些,结果您又让人住回去了?

还有请问这房子美吗?大量的预算全部花费在砖墙的砌筑上面了,那么复杂的砖墙系统,最失败的就是这个红砖,设计师最后一定要坚持用本地的砖,说为了建筑的在地性,为了节省预算,但这砖真的糙啊,您花这么大功夫做的墙,结果上这么糙的砖,不全毁了吗?既然这样为何不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不要执着于红砖

室内的效果全毁在材料上了,但凡用效果好一些的红砖,木材不要刷这么丑的漆,地面自流效果做不好可以考虑换成水磨石,其实出来的效果还是会不错的。

比如这个案例可以看到红砖是有美感的,关键用的砖得干净,像这个图里一样,同样是红砖,设计师固执己见一味追求思想上和理论上的东西,坚持不用外地砖,导致最终效果差强人意,始终房子不是设计师本人住啊,全当自己的试验场了。

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住这样的房子里谁体面得起来?在这样的浴室里洗澡谁开心得起来?唯一能说得出去的132万造价,最后也变成了这个笑话里最响的一个包袱。

这几个图要是你不说的话,估计大家都以为是房子改造之前的。

做设计师的大家也能理解有一些项目确实会有完全脱离自己控制情况,最后在甲方的谜之自信操作下做出一些反智行为,遇到这种情况我往往就和甲方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千万不要说这个项目我有参与过。

一个项目做成这样,不会是设计师一个人的责任,其中的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如果设计师本身不能认可这样的设计,相信总有办法的,建设过程中发现苗头不对就调整方案,调整材料,实在失控,至少也可以选择退出,或者要求不要冠自己的名,如果我是设计师的话,我很明白这种项目播出去,自己肯定要被骂的。最后既然冠了设计师的名,也播出了,设计师还出境了,说明设计师本人可能多少有点不知自,也许还觉得自己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