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明显的地步,改变势在必行,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湖人改变的两个方向。 首先要明确的是,湖人改变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帮助詹姆斯打造冠军阵容,不是为了其他人。 这个目的不统一的话,一切都是妄谈。但还要明白的是,有着美好的初衷和规划,并不一定能在现实中筹划到最为合适的球员。
比如近两个赛季湖人的补强,均没有符合詹姆斯体系补强,也就打不出理想的效果。这两个赛季的补强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 总是在找一个后卫 。我认为这就是补强的最大问题。
其实詹姆斯在湖人早已明确了一号位的打法,湖人要的不该是后卫,应该是可以帮助詹姆斯扩展自身能力的一众球员。这里还是有必要提到詹姆斯体系。
说过多次,詹姆斯体系的组成部分,是 詹姆斯本人 、 无差别攻坚手 、 射手群 和 空间型大前锋 。这是詹姆斯夺冠赛季,也就是最大化詹姆斯球场势能的最好球队结构。18年骑士队曾经排出了一套詹姆斯领导4个射手的阵容,他们一举拿下了很好的成绩,称为「一星四射」。那么我要说,「一星四射」体系,是詹姆斯体系的特殊解,是一个特殊形式,并不是詹姆斯体系里最好的形式类型。
詹姆斯体系本质上是控球后卫主宰的体系类型,不同于马刺的体系、三角进攻、勇士体系,它和保罗的太阳体系有一定的相似性。詹姆斯体系也是高级的体系类型,是一套明确的、高效的体系,与那三个体系最大的不同是, 它的球权 、 分配 、 得分组成都非常集中 , 是一套走位相对固定灵活性偏低的体系 。
无差别单打手,用来防备传导和投射不能打开局面的关键几分钟或者几个回合。射手群提高一般意义上的空间和命中,空间大前锋也有相似功能且提供机动性的护框力。那么就有人说了,詹姆斯绝杀数各项统计都排名历史第一,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无差别单打手,这套体系一上来就错了。
这个问题非常好解答,其实这考验一个人对詹姆斯的熟悉程度。詹姆斯本人能力超群,但并非无懈可击, 他的弱点是微小的 , 但在关键时刻却是显著的 。詹姆斯也解决了多数的比赛不假,命中了历史第一的绝杀数不假,但几乎在每场焦灼比赛的关键时刻,他都面临传球和攻击的选择。 这与他偏理性的处理方式有关,也与他短于急停跳投、各类中投、各类小空间内摆脱防守的投篮能力有关。
细心的球迷肯定会发现,詹姆斯在关键时刻还会发生大量传球,并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果决的得分手,与乔丹、科比差别明显。这就要求他的队友必须在投射或者单打方面是出类拔萃的。 如果队友们不是理想的詹姆斯体系构成者,不具备欧文、韦德类似的无差别单打能力、不具备巴蒂尔、米勒、雷阿伦的强投能力,像如今湖人一般,那么詹姆斯很难免于「传 or 射」的争论,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失守。
也就是说,他虽然命中了历史第一的绝杀数,但在 夺冠级别 和 提高胜率 的层面上,却总是需要这三类体系的构成者来降低自身技能不够完美的风险。在这一点上詹姆斯十分清楚,也总是如此行动,而有一些球迷并不十分清楚。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于詹姆斯的侵犯。
营造体系属于查漏补缺,最大化扩展核心能力,而不是否定或者非议核心,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强如乔丹也只有在三角进攻的加持下,才能成为一个规整而赢球的乔丹,这损失到乔丹的威名了吗?反而成就了乔丹的威名。
所以说,一切在胜利下的意义,才是一个赢家的意义;一切基于当事人的考量,才是真正的理解。
既然明白了詹姆斯体系的构成,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湖人提升竞争力的两个方向。
这里我们还是要说明一点,如今的湖人打的还是詹姆斯体系吗?
很多人可能认为湖人是戴维斯的体系,这就有点胡扯了。如果是戴维斯的体系,戴维斯会告诉教练「我很累」吗?戴维斯的累不是身体层面的累,而是心理层面的累,他绝不可能是这支球队的核心。
其实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承认,只要詹姆斯还健康存在于球场上,以他现役第一的冠军数和威望,绝不可能有人敢于在詹姆斯身前。所以湖人经营詹姆斯体系,是在清楚不过的事了。那么有的人看到詹姆斯在别人都不行时,才自己出来得分,难道这也是詹姆斯体系?
这一点也很好解释。
首先,对于威少、隆多、艾灵顿、塔克等人三分球期望过高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 对于他们三分球的过分期待,本质上还是因为大家期待詹姆斯体系里射手群该有的功能。
这些人接到的球,绝大多数是詹姆斯传来的,而不是自主进攻的,所以他们被期望的功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三分投进,而是作为射手群功能的三分投进。这种期望,不仅在于被期望投进,更在于投进之后营造出的空间。这种空间对于詹姆斯之后的运作,非常关键。 如果詹姆斯并不需要太多空间即可完成得分,如乔丹、科比式的硬解,那么对于这几位所谓投手的期望以及失望后的非议,自然就下降许多的了。
其次,当詹姆斯发现他们的效率很低时,自然接管球权没错,可当他持球时,并非直接进攻,而是再次启动他的理性打法,寻找射手的出手、突击的空间,伺机个人进攻。这就印证了,詹姆斯向来不是一个纯粹的单打手。
接管球权的目的,其实是想让更理性的控球和分配,唤起那几位的三分命中效率。
综合起来看,不论那几位投进与否,他们的被期望的功能,本质上都存在于詹姆斯体系的战术末段,即完成终结,他们没有太多自主的持球权,也就意味着湖人骨子里无法摆脱詹姆斯体系的运作。
弄清楚了这些基本问题,那么湖人的改进方向就非常明白了: 第一,从詹姆斯体系出发,配置最为合适的球员;第二,彻底停用詹姆斯体系,也就是詹姆斯转型。
第一个方向的话,最简单的路径,就是赶紧找到高级的三分手。
问题是湖人的筹码并不好弄到好的射手,且湖人着急找射手这事儿人尽皆知,对手凭什么成全湖人?再者目前联盟独当一面且在詹姆斯威权下不怯场而心思纯净的射手,其实是非常少的。
那么我们只能期待湖人完成韦斯特式的交易了。
第二个方向,有着转型的痛苦且效果难以百分百确定,非大愿者不能完成。
不得不承认,人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比找球员更难,科比的2013赛季也证明了这一点。不看好詹姆斯的改变,但这里还是要说一些战术改变的基本思路。
詹姆斯交出球权,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一定要配合球队新持球手的工作,不能有丝毫的傲慢和信心损失。 从人性角度看,这都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使用控卫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威少持球显然节奏更快,事实也证明了詹威两人的配合,是有非常强的冲击力的,湖人需要建立詹姆斯在侧翼的机动性,同时建立其他人在威少前进路线上的灵活性。威少对于三分手落位并不如詹姆斯高,很喜欢传切入或者空接等一切肉眼可见的得分形式,他没有相对固定的格式,这是威少激情派的优点。
如今指责威少的声音让威少安静下来,恰恰是损失了他的价值,人们太在乎表面的东西了。
也可以以小托马斯为控卫。这里的重点在于他的身高不足,不过我们以之前小托马斯的成功作为经验,认为只要球队甘愿为其打造体系,那么他的能力是惊人的。打造体系是指,在进攻中为他多设置挡拆,随之移动,放开其出手权;在防守中要甘愿为其补防,同心一体。
隆多和纳恩,不太可以作为主控使用,但是作为乱战的好手,一定是非常好的辅助。
不管用哪一位控卫作为主控,我们的理念是让控卫回归控球,让詹姆斯回归小前锋多进行直接的攻击。 这里的逻辑是:詹姆斯维护别人,全队总体可以扬长避短。如果让别人维护詹姆斯,太多人有天然的技术劣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