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为什么鬼斧神工的测评国产入耳耳机频响都那么贴合哈曼曲线,除了n5,那些老旗舰入耳都这么低?

2020-04-02知识

谢邀,人在航母,刚下蒙古。

很少写回答专门回复一些人。这次例外。这次回答可能有些直接,如有冒犯,深感抱歉。并且大多都是这个问题下面的,我有些就不打码了,我懒,反正你们在这个回答里都能看到。

先从题主的开始吧。

首先,我测评的国产耳机并不都是很哈曼曲线。(这个有机会我再补图吧,要不然又被喷)

这里简单说一下为什么做这么多蓝牙耳机测评,不怎么做HiFi耳机了,之前B站视频里其实有解释。其实就是HiFi耳机喷子太多呗,各种对人不对事、人身攻击、断章取义、极尽歪曲之能事。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一个个都跟要了亲命似的,搞的耳机好像是这些人的爹一样,评价一下都不可以,还记得一年前的时候做个测评评价耳机又不是说你人不行,至于这么激动么。你玩耳机还是耳机玩你?

其次,几千块的耳机不如一千出头的耳机不是很正常么?有人谈耳机音质有人谈钱,那就20折的时候再买呗。 千万别618双11的时候买耳机,如果买音质就打折了!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便宜是一种错吧。

3800美金的martin logan静电音箱盲听都不如几百美金的infinity和polk audio,一个几千人民币的耳机有啥大惊小怪的?

最后,y1s1,国产HiFi音箱确实不太行,很多还是集中在3000以内做性价比产品。但你对国产耳机有什么偏见吗?国产耳机必须不如国外耳机?

至于有些人说的谢兰图和IE800之类的,咱就说高保真吧,你不相信数据没问题。找个声音保真一些的音箱做个参考AB对比一下,你细品一下这两款耳机保不保真。不用JBL M2这种十几万的,弄个705P 708P对比一下就可以,你要觉得监听音箱都是挑错的,不保真。你如果这么觉得,那就找个4367之类的。或者直接去歌剧院对比一下。

你这耳机保真吗?可不能卖我生瓜蛋子啊!

至于适合听古典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有受控双盲听实验证明人类对耳机的评价与音乐类型关系不大。

首先,我如果没记错的话,Sean Olive博士没去过声学楼讲。 ISEAT不是声学楼。

其次,统计学不都是正态分布。实际上即便是基于聚类分析的耳机听众细分,差异也不过是低频部分。市面上一些耳机不止低频存在问题,中频高频也都存在问题。不止反大众,也反小众。

首先,我的评价方法基本上每期测评,不再重复。

不要说鬼斧神工,要说就说你的鬼斧神工。

哈曼曲线和DF曲线没什么关系。DF曲线和FF曲线已经被验证为存在一定问题的曲线。

所以不要再说哈曼曲线了,要说就说你的哈曼曲线!

不好意思拿错了。

耳机确实是买来听的。

但问题在于Floyd Toole和Sean Olive用了数十年的实验证明了人的听感是可以和测试数据相关联的。

耳机的测试数据并不是完全矛盾或者说对立的。

客观与主观并不是孤立的。是存在联系的。

更何况如果是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任何客观数据以及合理的数据解读。只是完全只写主观评价,谁知道你这是不是你听的,还是Internet B.S.?就像有些人说自己不喜欢哈曼曲线或者拥有特定的偏好,这本身是可能存在的,但是谁知道你是真的不喜欢还是故意找茬?谁知道你是真的喜欢某个特定的调音还是喜欢某个品牌的logo?

如果你所做的是一个非盲听测试,你已经知道了你正要听的是什么,你的目光无法忽视你正在听的产品。 你会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即便还没有播放音乐。

我做了40年心理声学的相关实验,我还是不禁感慨,人类的听觉真的很敏锐,人类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声学测试设备」。 但前提是,盲听测试,如果你已经知道你在听的是什么,你的主观评价结果并不重要,你的想法我不在乎。

——Floyd Toole博士

我也没法证明,没有任何客观数据和合理的数据解释,你们谁能证明你们的评价是真的听到的而不是故意抹黑或者吹捧?

尤其是想要给他人建议,也就是测评时,通常要有一个经过科学验证的能够描述声音特性的客观数据以及合理的解释。

自己选购和做测评给他人意见并不是完全一回事。

这里再说一个也许是很多kol或者类似的人不愿意听的。哈曼曲线在对应的统计学研究中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偏好,那么,如果你不喜欢哈曼曲线,这也许意味着你是小众偏好。所以你的评价不能给大多数人做指导。

当然,你也可以不服这些,那就做个同样受控双盲听的相似样本数量的实验不就得了。也许会有新发现也说不定。

当然,并不是说主观评价完全没意义,我之前一直做主观调音,能说自己不重要吗?但主观调音,(至少我从事过这个非常冷门的职业),和很多人想象的或是被宣传的还是不太一样的。至于主观评价到底评价什么,以及到底有何意义,我很久以前也写过了。我记得最开始的测评里也有提到。

也许以后有机会再做个重置版吧。

这个。。。你们的哈曼曲线

这个建议去看一下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吧。我之前也讲过几个视频。

要是还不明白 或者不想看我就再简单说两句。

光有单元 你是听不到声音的。还要有空气。真空是没有声音的。你的耳膜和身体感受到的是空气振动。耳机只要空气振动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你听到的声音就是一模一样的。对于相同类型的耳机而言(入耳式或头戴式等),可以近似为压力场,不管什么单元和腔体,只要最终引起空气振动是一样的,声音就是一样的。频响曲线是这种振动的重要体现,非线性失真对于耳机而言通常较小,很多时候小于你的听觉域限。很多范围内耳机也可以作为 做小 相位 系统,时域和频域也是相关的,更何况你听的是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听音能力而把线性失真误认为非线性失真,

更何况单元 设计以及腔体设计本来就影响频响曲线。

至于这个 ,上一个回复中已经解释了很多。你可以试一下你能不能路边摊买个 塞点调音棉变成哈曼曲线。

小白好不好骗我不知道,范伟是好骗的,还要说谢谢。

还有人说什么 三星 手机附带耳机和N5005曲线 是一样的。

。。。

别的帖子看到的,单元和耳机音质的关系出过视频了。上面也给链接了。头戴式耳机频响曲线与主观音质相关系数0.86,入耳式耳机0.91。虚拟耳机入耳式相关系数0.98。这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想再解释了。「能量堆积」是瀑布图吗?如果是的,瀑布图是什么个情况我想我也写过文章。

只是不明白,一个耳机问题都能扯到「法西斯」。几百个人受控双盲听的结果是「法西斯」,还是一个人没任何数据和数据解释的非盲听并且很可能没有足够听音能力还带着偏见是「法西斯」?要说自己买耳机没问题,但为啥还要做测评给别人意见呢。

要真说法西斯,也是德国日本当过法西斯吧,瞧谁不起呢?

质量和批次问题就更无语了,我的很多对比测评下面都会有人抱怨有些产品质量有问题。我两年买几百个耳机,坏一两个又咋了?我这两年也就买了几十个音箱,也坏了俩,这很不可思议吗?

再有就是有人喜欢用饭菜去论证耳机。

耳机不是饭也不是菜,耳机只是传递音乐的途径,如果真的要比喻,耳机只不过是盘子和碗。耳机的科学研究以及统计学结论也和食品没关系。

不过我真的很好奇,难道有些人就这么喜欢吃吗?聊个耳机也要吃?

难道你的耳机平时也是含在嘴里,耳机就出声了?

那你能帮帮我吗?

你去写耳机相关研究论文的时候,还要写上你不喜欢吃麻辣烫?

至于我觉得 最搞笑 的 一些说法 莫过于 前几天 看到的 一篇 K371测评。

难道平时 你都是戴着两个睾丸在耳朵上听歌?

你的睾丸也含在嘴里了?

那你能。。。

算了,这个就别帮我了,去帮有需要的人吧。。。

讲个耳机不知道为啥能扯出这么多。能不能用声音和声音相关的客观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实验说话。(你们谁亲自测试过K371频响滑稽)

你的下一个相机,何必是相机

全球首款 可拍照耳机K371,吊打哈苏徕卡,不要88888,只要1180,现已推出蓝牙版本!

PS:我用徕卡的时候,有时确实容易对不准,尤其一些二手老镜头,那你能帮帮我吗?

之前有人 问我为啥一直不讲个体间差异问题,其实我讲过一些,原因还是在于我时间有限不可能啥都讲,其实我更是想看看这些人能搞出多少幺蛾子,放长线钓大鱼嘛,这不,睾丸都出来了。

最后再回归所谓的定价和价格问题。

其实一些人说的没错,完全可以搞一个外观高端奢华的耳机也调成类似哈曼曲线,搞一堆奢侈品包装,命名为AKG K912 Pro MAX Ultra Plus之类的,卖个两三万,也不是不行,说不定一些老烧就一耳朵提升了。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做这一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一些老烧眼中,也许买一个贵的耳机算是「成功」

但是在一些做产品的人眼中,把好声音做到尽可能便宜,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才是成功。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当然,我相信这里还会有人抬杠,为啥好音箱那么贵。

音箱和耳机的区别我写过太多。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就找两个15寸大喇叭扣到脑袋上扣半个小时,我相信你多多少少能意识到,耳机和音箱不是同一个东西。

最后就是以后不要再说我又什么曲线了。

以后就直接说,「鬼斧神工说了,外星人将于2020年12月21日全面入侵地球,他已经和外星人勾结做了人奸!快去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