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大家说一个悖论哈。
心理学从业者直面接触npd的概率可能没有那么高,接触受害者的概率会更大。
所以很多人对npd的了解真的没有被日夜折磨的受害者要高。
因为npd如果是真的npd的话,普遍逻辑非常自洽并且非常自信,不觉得自己有病。他们攻击别人有病还差不多。
一个不觉得自己有病的人为什么要去看病?
所以从业者很难真的明白这些人是什么尿性。
比如说见多识广的张泉灵只会委婉地说我要被她搞懵掉了。
她没有办法感同身受的明白这个人背后的动机是啥?
而黄执忠和我这种被麦琳同款的人折磨过的人,从第二集就知道麦琳接下来撅起屁股要拉什么屎。
所以这个有趣的悖论就来了,也许我和黄执忠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但是我们打眼一看就能从这些细节里面把整个逻辑线理出来,知道这种人接下来要作什么妖。
而只在教科书里面认识过这种人的科班出身,就算拿着已知的线索也分析不出来她背后的心理逻辑线。
能做到张泉灵一样,能把麦琳【我当下想要个包包,这会让我很有面子】给逼出来,已经是很厉害的从业者了。
这一步很多科班出身的从业者是没这个提问水平的。
大家的第一集也看了,麦是很知道自己的人设是啥,也是很努力地在装自己的人设的。
跟葛夕他们聊天儿的时候也是谎话张口就来。
毫无准备的普通人跟这种人聊天,差不多能得到的信息都是他们伪装过的信息。
黄圣依要聪明一些,所以问的很多问题是直打7寸。
有一些一直在读书的从业者,实际上没怎么接触过社会,尤其是没有接触过人性的恶。所以他们的分析方向真的是歪的。是顺着对方的谎话和伪装来分析的,他们能分析出个嘚儿。
这两天看了一些确实是科班出身的好学生,他们的分析里弥漫着一种清澈的认知潜力巨大成长潜力巨大的气息。还嫩得厉害。
科班出身只是让他们缩减了了解人性应该走的弯路而已。
我在描述这个女人到底是不是npd的时候,用词也比较斟酌,我只是说她的一些行为npd判定标准非常接近。某些特征比较npd.。
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剧本,不知道这人是不是要演一个npd?
但是像黄执忠还有我绝壁都是跟一个教科书一样的npd共同生活过被控制折磨的。
我们对这种人的敏锐度是被生活锤出来的。
最后,心理学的专业书籍没有上锁,也没有防着圈外人自学,也不算难学。
哪怕是申请国外某些不错的学校的这个专业,我家就是干这个的,说实话,申请这个专业对语言的要求会高一些,仅此而已。
单从知识来说并没有那么高的壁垒。
有些人优越感那么强,然后却顺着对方给的假线索在分析,真的蛮好笑的。
热烈欢迎钻牛角尖时找我聊聊。有些事儿,也许旁观者清。换个视角,可能是不一样的感悟。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80万➕,收藏80万➕。
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保护好善良的你,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