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为什么很难做到执行力很强?

2021-04-02心灵

保持饥饿感非常重要,因为研究表明,如果人体长达16个小时没有进食,就会自动启动两项重要功能。

首先,当人体空腹10个小时后,肝脏中的糖原就会被消耗殆尽,此时血液中的糖分和脂肪开始被消化。因此,真正的减肥应该从空腹10个小时开始。

其次,当人体空腹达到16个小时时,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自我吞噬功能也会被启动。自噬功能是指人体细胞自主进食的能力,这是近年来逐渐被揭示的一项功能。简单来说,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细胞的自视功能就会被启动。

启动后,细胞会自动分解体内多余的无用蛋白质,将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当它感到饥饿时,就会寻找身体上多余的脂肪组织,将其分解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以保证正常的活动。这个功能非常高级,它不是随意地分解体内的蛋白质,而是先分解那些无用的、有害的物质。

因此,自噬功能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动更新和修复机制。这个神奇的功能最早是在1963年被发现的,但其原理一直不为人所知。后来,日本的生物学家大于两点因解释了细胞自视机制和功能,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自噬功能是人体细胞自带的,不仅人类有,所有动物都有。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自噬功能被限制了。因为只有在饥饿状态下,这个功能才会被启动,而大多数人现在已经无法进入饥饿状态。

实际上,自噬功能在平时也会被使用,但不会被广泛启动。要想广泛启动,必须进入饥饿状态。我们的祖先都是轻断食的高手,在200万年的历史中,99%的时间里人类都是吃不饱饭的,他们需要学会忍受饥饿,这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当你的身体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大脑和身体都会保持警觉和敏锐。此时,身体会启动自噬功能,以分解体内多余的细胞,清理身体,并进行自我修复。人体一生中只能摄入固定数量的食物。

记住「少吃」这二个字,它可以帮助你避免95%的疾病和灾难。(转)

假如你围着足球场跑一圈就有人给你一万块,或者你跑了一圈就能瘦一斤,我相信大多数人在运动上的执行力都能上来。

但提高执行力为什么这么难呢?难就难在一次行动产生的直接收益微乎其微,并不会有人真的给我们一万块,或者我们真的瘦了一斤。而在没有直接成果的吸引下,我们的执行力就会肉眼可见地下降。

所以,该在每次行动后提供奖励,让下次行动力来得再猛烈些吗?理想状态下当然可以,但是这不现实啊。(奖励总是有成本的,而成本总是有限的)

而另外一种屡试不爽、提升执行力的方法我叫它「降低预期法「,核心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废物,然后分三步开始做就行了:「烂开始」、「短平快」、「多迭代」

1、烂开始

开始行动最好的方法就是:抱着「烂开始」(先做着反正以后还会再改)的心态先做了再说。

这样开始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你就不会因为畏难而迟迟不敢动手了。

拿跑步来说,抱着跑1公里的心态先做了再说,如果连1公里都跑不了的话,那走1公里也行。

再拿工作上的例子来说,

老板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你帮他写一份项目汇报,并反复跟你强调这个汇报很重要,要好好写,三天后给他。

一想到写这个汇报要花三天,要查很多资料,并且还要保证高质量,你心里虽然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也知道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但依然会迟迟不敢动笔。

但如果换个布置任务的方法,让你将自己知道的关于这个项目的情况先写出来发我,随便写成怎样都行。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第一时间就会动手去写了。

一旦你将最烂的一稿写出来后(其实只要动手去写了,往往都会比你原以为的「烂」要好上很多),我再让你在这稿的基础上修改润色。

这么一来一往,同样是三天时间,你不知不觉地就已经输出一个质量过关的项目汇报了。

2、「短平快」

通过烂开始的方式启动后,还可能会遇到半途而废的问题,而想要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不放弃,你还需要多多体验「我能行」。

具体做法就是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短平快」的小步骤:

1)短:更短周期

分解出来的小步骤要在你耐心可以承受的周期内。

如果你的耐心是两天,那分解出来的步骤最长完成周期就不能超过两天;如果你的耐心是两小时,那分解出来的步骤最长完成周期就不能超过两小时。

假如你用得惯番茄钟的话,那就更好了,标准的番茄钟周期只有25分钟,再没耐心的人也能接受这个周期。

2)平:更小阻力

分解出来的步骤,除了要符合任务周期短的要求外,还要符合阻力小的要求,也就是最多跳一跳就能完成,甚至是无需要跳一跳就能完成。

如果某个小步骤里的挑战给你阻力过大的感觉的话,那就可以进一步将这个步骤做分解。

像给老板写项目汇报时,先不管质量高低,将能想到的都先写下来再说,就是为了以最小的阻力启动任务。

3)快:更快见效

分解出来的步骤,除了短和平,见效还要快,最好一完成就有即时的正向反馈。

在任务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你得到的正向反馈越多,自我效能感就越强,任务后期遇到挑战时你也会更有韧性去克服。

如果有些步骤没有实际的效果体现,你甚至可以自己创造正向的即时反馈——找人给你表扬。

经过了上面的「短平快」分解,再难的任务你也可以更容易坚持下来了。

3、多迭代

通过烂开始、短平快,可以解决畏难不敢启动的问题,和难以坚持半途而废的问题。

但如果想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得更好,还要做到多迭代。

还举「给老板写项目汇报」为例。

将这个任务按以下两种方式来拆解,都符合烂开始和短平快的要求。

方式一:按照先后步骤做拆解

1、先整理汇报思路

2、再按思路搜集资料

3、制作项目汇报PPT

方式二:按照迭代的方式做拆解

1、先按自己已知的内容写一稿粗制滥造的PPT

2、补充资料后修改出第二稿

3、调整逻辑输出第三稿

4、做到必要的美观输出第四稿

采用第二种迭代的方式,会比第一种按先后步骤拆解的方式难度更低,而且更容易输出质量更高的成品。

因为它每一轮迭代的要求都不高,而且越往后迭代质量就越高。

当然迭代也不是盲目地多做几次,要抓好两个关键:

1)明确本轮的主要差距

迭代跟重复最大的区别是一轮会比一轮做得更好。因此,在开始下一轮迭代前,需要先明确本轮的主要差距在哪儿。

比如,你按烂开始的方式将自己所知道的项目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先写出来了,那么在你做第二稿的迭代前,你就要先明确烂开始的第一稿的主要差距是资料不全,还是逻辑不清楚。

若是资料不全,那下一轮迭代的主要目标就是补充资料;若是逻辑不清楚,那下一轮的主要目标就是调整项目汇报稿的逻辑。

2)每一轮的调整要聚焦

采用迭代的方法时,最后一轮迭代前的输出其实都不完美,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特别是前两轮的输出,几乎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毛病。

这时在做迭代时就要聚焦了,要盯着本轮迭代的主要目标来做,其它部分暂时都不管,留待以后再迭代。

比如,若第二稿的目标是要调整逻辑,那这一轮迭代就只调整逻辑,其它一概不管,哪怕看到错别字了你不改都没关系。

这样你才能更短平快地完成这一轮的迭代,否则无论是完成周期还是完成难度都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让你丧失完成这项任务的自我效能感。

学术交流v群:yxhxz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