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古的爱情篇章,都是越咀嚼越有味道的。
我原先也以为就是寡居太久的婆婆对儿子的占有欲,所以潜意识里,把和儿子感情特别好的媳妇视为敌人这么简单。但是心里一直有一个疑惑,就是男女双方对于家世的评价有着微妙差异。
你看婆婆这边对儿子的说法是「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显然婆婆觉得自己家世比女方高贵。
刘兰芝也口称:「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就算是自谦,她也是默认丈夫家是贵家,自己比较「野」。
但刘兰芝的哥哥一听妹妹能再嫁太守第五子,态度则是:「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显然又不太看的上焦仲卿的门户。
那么我联系一下故事的前后线索,推测一下焦仲卿是父祖当过大官的,所以婆婆沉浸在旧日荣光里,觉得自己门户高贵,但是在刘兰芝哥哥看来,曾经的高官哪里比得上现在的太守实权。
当然比起刘家来说,焦家是贵。而刘家大概属于地位低,但是经商之辈非常富裕,所以刘兰芝嫁妆非常丰厚,被休回家都懒得拿,母亲兄长都不在乎这些钱。而休回家也立即有人来求娶,因为刘家富啊!高官儿子多也需要找嫁妆富裕的媳妇帮衬。不然刘兰芝的品貌再好,立即有两个官宦之子求婚也不科学。
回头看看焦仲卿的年纪,妻子十七岁嫁,他也大概是十七八结婚,一起甜蜜度过了二三年。现在二十来岁,正在当小吏。这就面临一个残酷问题,就是男人的事业心。
这种从前风光过的门庭,现在全都指望着男丁的争气上进,但如果男方不是世俗社会里擅长功名进取的人,就必然会发展出期待落空的悲剧。
从焦仲卿展露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来,他能为妻子殉情,有点像红楼梦里的宝玉,因为父祖的余荫庇护当上了一个小官,或许很踏实干事,但是要想上爬,在中国人的官场社会,那是要经常应酬交际,恭维上司讨好同僚的,显然焦仲卿没什么兴趣。他就是老老实实上班,按部就班办事,回家后和妻子幸福甜蜜二人世界。
对于现代人就是幸福小家小清新小确幸了。但是以婆婆对于家世的骄傲来看,她必定是指望儿子有大出息,未来三十年应该努力奋斗像父祖那样升上大官的。而不是天天回家就围着老婆转。
这就是母子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糟糕的是他们对此甚至不能互相沟通。因为儿子不知道母亲对于「儿子以后肯定能升迁当大官」这种板上钉钉的迷信,母亲也根本不能理解,儿子和父辈不一样,对升官事业没兴趣,她觉得男人理所应当全心全意投入升官目标,如果你不想,肯定是媳妇勾引你,天天沉浸温柔乡不去干正事了。
所以焦仲卿回家后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爆了王炸,「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自己承认自己在官场不会有大出息了,那不是正好炸了老太太的锅!
可怜焦仲卿估计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一开口就惹得母亲大怒,非要他休妻了。在母亲看来,儿子已经被妻子搞的彻底没了进取心了,才二十岁,一生的官场事业刚开始,就要成废物了,不休还等什么?娶另一门能劝勉儿子上进的妻子,或许儿子还有救。但是她还不能明说,只能「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为理由逼儿子休妻。
如果儿子一天到晚请客吃饭,忙着事业应酬,婆婆觉得儿子事业有奔头,也不会太和媳妇过不去,刘兰芝最后都是懵逼的,不知道自己哪里就是得罪了婆婆,死也容不下她。
从「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这句话可以鲜明反应出来焦母的焦虑, 刘兰芝的嫁妆缺这点钱吗,当然不缺,但是逼着儿媳妇不停的干活,其实是无形的反应出必须努力奋斗的紧迫感,你看媳妇都要从早到晚不停息的干活,儿子更应该这么拼命奋斗官场,就是老太太去不了官衙,管不了儿子在官场怎么做,不然她能搬把椅子盯着儿子唠叨你必须这样那样,和这个人结交要注意,那件事要请所有人吃饭,把儿子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