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知乎知识库」— 巴纳姆效应

2018-10-29心灵

概述

一种心理现象,指人们会觉得一些人格描述非常精准地描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但实际上这些描述往往非常模糊笼统,以致普遍适用[1]。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又被称为福勒效应或弗拉效应(Forer effect)。

关于命名

「巴纳姆效应」这一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米尔(Paul Meehl)于1956年在其文章「Wanted—A Good Cookbook」中提出,取自一位美国著名杂技演员的名字,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P.T. Barnum)[2]。这位杂技演员能够洞察并巧妙操控观众心理,并被很多人认为是「每分钟都有一个傻瓜诞生」这一格言的创造者,不过目前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3]。

产生「巴纳姆效应」的原因

福勒认为产生「巴纳姆效应」的原因是轻信(gullibility)[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得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也正因如此,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如何避免「巴纳姆效应」

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要面对自己。

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相当的信息收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第五,避免第一印象的心理定势。

第六,避免情绪判断;任何的判断和选择,都需要评估收益和风险,这种评估的正确需要理性作为主导,而不是单纯「好坏」的感受[5]。

相关经典实验

实验一:

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斯·斯塔格纳(Ross Stagner)对一些人事经理进行了人格测试。测试完成之后,斯塔格纳没有根据经理们的实际个人答案回复反馈,而是回复了与他们测试答案无关的一些笼统概括的反馈,然后询问每位经理测试对其评估是否准确。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评估准确无误,几乎没有人将评估描述为错误[6]。

实验二:

1948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R. Forer)对39名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学生们被告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测试结果收到一份性格测评报告。一周之后,福勒给每个学生反馈了报告,并要求他们对其准确程度进行评分。实际上,每个学生拿到的报告都是一样的,包括以下十三条陈述:

1. 你非常需要其他人喜欢和欣赏你。

2. 你倾向于批评自己。

3. 你有大量尚未发挥的、可转化成自身优势的能力。

4. 你虽然有一些性格上的缺点,但通常能够弥补它们。

5. 你的性调节给你带来了一些问题。

6. 你通常对外表现为自律且自控的,但在内心却往往感到担忧并缺乏安全感。

7. 你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和事情。

8. 你更喜欢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不满于受到限制。

9.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不会接受缺乏充分论据的他人陈述。

10. 你认为对他人过分坦诚是不明智的。

11. 你有时外向、和善、善于交际,有时又内向、谨慎、保守。

12. 你的一些愿望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13. 你生活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安全。

评分为0(准确度非常差)至5(准确度很高),学生给出的平均评分为4.26。

评分提交后,福勒才告诉学生,他们拿到的报告完全一致,内容是他在某报摊占星术书中摘录下来的。

拓展

一个与巴纳姆效应相关的而且更普遍的现象是「主观验证」[7]。当两个不相关或随机事件被认为是相关时,主观验证发生,因为人们一开始就持有这二者相关的信念、期望或假设。例如,在阅读星座书时,人们会积极地寻求其内容与自身个性感知之间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 "Barnum Effect | psych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 Retrieved 2018-02-14.

[2] Meehl, Paul E. (1956). "Wanted—A Good Cookbook" (PDF) . 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6): 263–272. doi:10.1037/h004416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3-07-17.

[3] P. T. Barnum.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_T._Barnum

[4] Forer, B.R. (1949).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PDF).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44 (1): 118–123. doi:10.1037/h0059240. PMID 18110193.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6-03-05.

[5] 巴纳姆效应. https://wiki.mbalib.com/wiki/巴纳姆效应

[6] Stagner, Ross (1958-09-01). "The Gullibility of Personnel Managers". Personnel Psychology . 11 (3): 347–352. doi:10.1111/j.1744-6570.1958.tb00022.x. ISSN 1744-6570.

[7] Marks, David F. (2000). The Psychology of the Psychic . Amherst,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p. 41. ISBN 1-57392-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