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以来,创新药出海延续了去年年底高歌猛进的势头。前半个月,信达生物(01801.HK)、映恩生物、先声药业(2096.HK)等7家公司均签下潜在金额达到10亿美元级别的大单。
在交易意向方面,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国际合作意愿很强。在交易资产方面,GLP-1受体激动剂和ADC(抗体偶联药物)赛道依然热门。业内人士认为,ADC在中国的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不断增强,预计今年中国企业的国际BD交易还会以ADC为主。
在当下的资本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为手头的创新药资产寻找出路,比如以newco模式进行「融资+BD」的交易,或者是通过反向收购走向纳斯达克和港股,也有一些并购重组正在进行。大单开头之后,今年的创新药出海交易是否会再创新高?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尚难下定论。
潜在交易总额近80亿美元
1月2日,信达生物宣布一起10亿美元级别的BD交易。信达生物授予罗氏IBI3009(一款靶向DLL3的新一代ADC候选产品)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信达生物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达10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
在开年首单后,随后的6宗交易中,有5宗潜在交易金额也达到10亿美元的级别。其中最大的是1月10日先为达生物与英国生物药企Verdiva Bio达成的授权交易,交易包括首付款近7000万美元,最高24亿美元的潜在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商业化后的分层销售额提成。
在1月10日当天有另外两起交易达成,这两起交易的共同特征为NewCo模式。
当天,康诺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以3000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付款以及最多3.4亿美元的额外付款,这是康诺亚在一年内达成的第三起NewCo交易,也是新年的第一起NewCo交易。
当天晚间,科伦博泰(06990.HK)与和铂医药(02141.HK)共同宣布,就创新药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SKB378/HBM9378与Windward Bio公司签订许可协议,科伦博泰与和铂医药有资格收取合计最高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在这宗NewCo交易中,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共计4500万美元,包括现金付款及Windward Bio母公司股权。
1月13日,先声药业旗下抗肿瘤创新药公司先声再明宣布,已与全球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就先声再明正在中美两国进行临床I期研究的多发性骨髓瘤候选药物SIM0500达成开发许可选择协议。先声再明将从艾伯维收取首付款,以及最高10.55亿美金的选择性权益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此外还有1月7日,药明生物宣布与Candid Therapeutics就一款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三特异性抗体达成研究服务合作协议,药明生物将收到一笔首付款,并有资格收到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总计最高达9.25亿美元,以及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提成。1月8日,正在IPO路上的映恩生物与Avenzo签订独家许可协议,映恩生物将获得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1.5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
GLP-1和ADC赛道依然火热
从交易资产的细分赛道来看,GLP-1和ADC赛道依然大热。GLP-1市场竞争激烈,达成的交易金额也属实重磅。
先为达与Verdiva Bio交易的资产就是一个GLP-1产品组合,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内,已经有两笔GLP-1交易相继达成。
上述1月份的交易中,映恩生物、信达生物的交易资产则为ADC药物,这延续了12月的ADC交易大热的态势。
Insight数据库显示,通过统计近三年各技术类别的交易额情况,对比全球,国内ADC类药物交易额超过化药跃居第一,成为最具价值的热门领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邵翔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中国企业的国际BD交易还会以ADC为主,毕竟这块我们的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的研发管线会选择NewCo模式出海。
NewCo模式是指由投资基金主导成立新公司,投入资金并组建团队,同时中国本土药企将药物的海外权益授权给该新公司。本土药企除了获得常规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等财务回报外,还可以获得海外新公司的部分股权,未来可以通过新公司上市或被并购实现退出。
NewCo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国际合作方式,正逐渐受到企业的关注,并被认为是近年来创新药企「出海」的重要模式之一。2024年以来已有近10宗NewCo模式交易达成。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的资本环境下,NewCo不失为一种能够促进创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的有效路径。
在上述交易中,和药明生物达成交易的Candid Therapeutics虽然是一家刚刚在去年9月成立的新公司,但是已经在近几个月内持续在中国扫货TCE资产。在药明生物的交易之前,这家美元基金主导的新公司,已经达成了五宗交易。而科伦博泰联合和铂医药与Windward Bio达成的交易,则是科伦博泰首个采用NewCo模式对外授权的免疫产品。
能否再创新高
开年的7宗BD交易延续了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高歌猛进的势头。
据Insight数据库,从国内企业参与的交易来看,2024 年交易总金额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依旧创历年来的新高,达635亿美元。同时,交易总额和首付款的单笔平均金额也创新高,进一步缩短了与全球的差距。当前,中国企业医药交易活跃度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进一步看,中国企业作为转让方的占比近年来持续提高,作为受让方的占比近三年下降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 license-out(对外授权)和境内交易的占比持续增长,license-in(许可引进)占比在降低。
License-out(对外授权)持续增长趋势的背后,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正在被全球所认可,国内的创新药企业也在积极出海,走向全球。
1月13日至16日,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第43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JPM)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今年有近30家中国企业参加,中国biotech的国际合作意愿依然很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