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intp对爱都很模糊吗?

2020-10-08心灵

写完整篇之后回来叨叨两句,事实上,我觉得很多MBTI区的问题给我答起来很难受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我如此回答完之后,其条件完全可以弱化一下,从某个人格类型推广到某种平凡解。毕竟为了严谨,我的结论都已经这么弱了,结果条件还这么强,不开心。

以下原回答:

这得看你怎么定义模糊了。

如果你说的模糊,是指它没有办法以某种准确的概念描述,那么我想的确是的。在我们生活语境中的爱,本质上是由支离破碎的孤立经验构成的社会意识集群,是从碎片到集群再经由个人叙事进行判断的过程,基于这个过程,使用任何一种言语来阐述爱的概念,都相当于给它重新划了一个界来进行判断。

如果在最质朴的经验层面,无异化的需要中,爱是一种纯粹的体会(具体是什么样的体会并不重要),其背后的象征功能是失效而封闭的,那么在其意识集群的过程中爱就具有有某些表征,也即需求的状态,需要做些什么表达爱,或者对方做些什么我们才能够明白自己的确正在被爱,而这样的行为往往构成了一种关于爱的符号秩序。而当我们言说明确其概念,它立即摇身成为了某种欲望,欲望在拉康的异化过程中即需求减去需要的那一部分。这里一个显然的例子是,某些时候,当对方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达成仪式性的行为时,最初的爱的感受立马就消失了,我们判断其没有按照「爱」的标准去做,那么爱就不存在,于是乎我们的追求就变成了这个符号秩序所要求的形式,带给我们快乐的并不是爱,而是被确定的秩序。那么,起码在这段感情中,我要说爱将成为永恒匮乏之物。

最终,这个秩序不断的提醒我们的缺失和匮乏本身,并要求我们不间歇的追赶。我们曾经试图用来确定自我之内的感受为真的东西,最终被外化成了一个抽象的链条,程序化的编码出了意义的图示。而我们不得不一次次的按照图示的指涉才能够找到自己。于是终于有一天,我们开始厌倦这喋喋不休提出要求的世界,也厌恶了被关在镜子之中,再也无法触碰的我自己。

从另一种更世俗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还将自我叙事视作某种天然具备价值的事物,于是其似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某个陈明的公理,但实质上这显得异常傲慢而对他人相当不公平,是一种相当粗暴的评价方式。那么,我们就不如保持它的模糊,恰恰是不定义才让其不言自明,让我们不至于陷入语言游戏的滑坡中。

而如果你说的「模糊」,是指感受不到爱,在最初的经验层面本身就已然模糊,我必须要告诉你并非如此。

即使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明确的目标我到底如何去思索这份感情,也不清楚其究竟是什么,是不是「真的爱」对方。

可是没有关系,这并不重要。

感受是一个诞生的过程,它并非某种价值判断,它不说话,只是存在。

所以,在这一层我的答案是:怀疑和模糊本身就已经体现出了它如此真实的在场。

让我们不必继续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