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如何看待「拥有一段坏关系,也好过没有拥有任何关系」这类说法?出自怎样的心理?

2024-12-12心灵

叠甲/声明:

本文不适合自认命不好、自认缺爱、朴素愤世嫉俗、正在经历亲密关系纠缠的人群阅读,继续阅读可能导致心理崩溃、躯体症状加重、社交障碍、抑郁、焦虑等等问题。

如执意继续阅读,请后果自负+阅读后保持静默。


省流结论:

「拥有一段坏关系,也好过没有拥有任何关系」这类观点的实施,会导致人际投机以及持续非酋。

简而言之:会把人生搞糟。

1,先说个语义心理学问题:

社交关系中,用【拥有】这种褒义词汇来思考的人,其社交交往的长期胜率会显著降低,因为这个词汇会强烈暗示,自己对于对方有一定的【决策】和【驱动】的权力,这在正常情景下毫无问题,但在特殊情景叠加情绪化的状态下,有较大概率会触发严重越界的指责、操控、踩踏、道德/亲情绑架和对对方决策权的侵犯。

2,对社交关系(包含亲密关系)的筛选、规避、边界和止损意识,是现实中心理健康,乃至功利成就的强相关因果。

于多数人而言,对于成年后社交关系的处理和操作,如果具备博弈的意识,进行论理的规划,次优解路径是这样的:

1)遍历周围可以社交的对象,通过观察,根据其外在表现、筛选出可以较为频繁接触的部分,对其他人,则表达出有修养的陌生感,将边界感设定的非常刚性。

2)在其后的人群中,通过次数较少的接触,观察其修养、价值观、下意识表现和是否有明显的非典型性精神状态的征兆,再筛选掉一批人,维持一种介入陌生和熟悉之间的边界感。

3)其后的人群可以作为朋友,在逐次的交往中,了解其社交人设是否有严重失真的部分,并被动的(这点很重要,不要主动去考核他人)根据其对他人的态度、做事(而不是言语)的态度和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研究他对于钱、弱者、心理资源、功利心和其他方面的真实态度。

4)重复第三条,在发现不适合问题时,快速止损,将关系逐步疏离,维持一个普通玩伴的边界感。

5)剩下的人可以进入较为紧密的挚友关系或其他关系。

这种策略下,在筛选过程中的止损非常快,即使出现了「坏」的关系,也可以在心理、财务和人设没有受损的状况下体面的退出。

而剩下的则往往是可以经受住多数考验的长期关系。

操作难度在于,控制欲望,不要贪婪对方的某种特质,一旦进入贪婪和期望「拥有」的状态,则就可能完全理性失能,跟吸毒一样。

当某个人社交策略执行到位,其社交关系和亲密关系,产生心理伤害的可能性较小,那么内耗就少,社交关系1+1大于2的比例就高,社交就变成了对心理、事业、爱好的互相支持,以及在关键时刻能够兜底的安全屋。

而另一人,即使天赋与资源更好,但沉迷于用直觉和(对爱、友情、倾诉、机会的)贪欲去社交,则会有大量「坏」的关系,产生创伤、内耗、悔恨,从而有大量精力用在与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纠缠上,那么相较于第一个人,他的长期胜率会被秒杀。

命运都被搞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