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了【被讨厌的勇气】,后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其实应该两本书的顺序颠倒一下。题主觉得两本书有观点相反,我倒是觉得两本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当初先看【被讨厌的勇气】时,作者认为每个人现在的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对此,我一直不能理解。比如,明明被动地遭遇了非常不幸的事情,很伤心,但作者认为这是你选择的结果。你可以做到乐观,不再自怨自艾。我觉得这个要求对于受害者来说,实在太残酷了。
后来一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遭遇相同的情况,可能会有完全相反的反应。为什么呢?
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这说明,我们每个人确实是有多种反应可以选择的。遭遇考试失败,你可以选择自怨自艾,也可以选择奋发图强。
问题是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呢?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童年的经历,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事情本身不会影响你,而言看你如何去解读这件事情。阿德勒是彻底地贯彻了人是最根本的。他认为既然我们成年了,你就是有能力做出选择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不想做,所以逃避。为什么要逃避呢?因为你会获得对自己来说比较有益的结果。整体来说,【被讨厌的勇气】对成年的个体赋予了极大的独立自主的要求。读来觉得有点压迫感。感觉是如果你做的不好,那就是你不想做。
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正好弥补了【被讨厌的勇气】中缺少的那部分。它也认为每个人可以独立的做出选择。但是他深入你的童年时代,帮助你分析,你现在这样是怎样形成的。
每个婴儿都是自带一些基本的情感情绪来到这个世界。比如愤怒,开心,悲伤等等。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他们学会了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强大的父母。这样婴儿就从自然状态变成了适应状态。而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的互动模式会影响以后的一生。成年后,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受到童年的影响。但不是不可改变。
人共有三种形态,「儿童自我状态」「成人状态」「父母状态」。
当我们处于「成人状态」时,就能够客观理智地分析问题,并学习。因此处于这个状态中,我们是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这本书中对于童年对人的影响的分析,比较让人易于接受。
可以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前奏,解释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作者坚定地认为「任何人成为现在的样子,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的原因。
两本书一起看,更好理解。没有优先级的推荐,对于理解自我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