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母亲把心理医生骂走了,心理医生把我微信也删了,怎么办?

2021-12-17心灵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 界限 的问题。

先考虑工作焦点是谁?

16岁的青少年接受心理咨询,咨询师究竟需要为孩子负责,还是要为家长(付费方)负责,还是要为整个家庭负责(至少包括夫妻+孩子)?

在家庭治疗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索引病人】,意思是在有问题的家庭环境中,最终的问题总会在某一个人身上爆发,而这个人表面上看最有问题,但实际上他是整个家庭动力最终的结果。

嗯……就好比说你看到脸上长了一颗痘,但实际上它是你整个人上火的表现。挤掉痘痘表面上看可行,但是如果你总是易上火的体质外加熬夜吃牛油火锅就冰镇啤酒,那么早晚会有第二颗痘痘冒出来。

出了「问题」的青少年就是这颗痘痘,而背后家庭的互动沟通方式,就是你易上火的体质。

而从描述上看,母亲的行为有些令人难以理解,她 以一个非专业的身份,站出来告诉专业的人,应该怎么做 ;同时用 争吵(骂?)的方式, 而非合理的沟通。

最后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是,咨询师可以同时和来访者及其家属有咨询外的联系,这很 容易让咨询目标偏移 ,从心理问题转移到社会问题。

再分析一下问题

其实挺难的,因为阻碍楼主的,恰好就是你需要在咨询中解决的问题。

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家庭需要学会给这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发展自己的三观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时候家长需要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干预,允许孩子有一些「你自己决定」的机会。

尤其是心理咨询工作,心理问题永远是一个人自己需要站出来独自面对的东西,别人都是你的辅助。青少年接受心理咨询,就是一个需要自己为自己做决定的事情。

而母亲介入其中, 要求咨询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处理问题 ,同时 替孩子判定谁是好咨询师 ,这是没有给孩子空间的行为表现。

而我 大胆假设 一下,面对这样的养育者,个体很容易产生「情绪化」的表现。 所以楼主面对现状的方法,其实恰好就是心理咨询需要解决的问题

给一些具体的方案

  • 如果可以的话,不要自己和母亲直接对抗,要让父亲或其他亲属加入到你们俩的关系中,安抚母亲的情绪,接替一部分母亲照料你的工作。 三个人的关系,比两个人的关系更容易缓和
  • 有机会的话,和母亲已经你刚才找的助手,商讨一个方案:以后心理咨询,能否让自己 独自去面对咨询师 ,母亲 只负责缴费,做好后勤工作 。但是你自己需要定期和母亲沟通咨询的进程。这个协议一旦商定成功,所有人需要坚决贯彻执行。
  • 你需要营造的就是自己和咨询师的 独立工作空间 ,这个空间一旦形成,本身就对你的改变有好处,你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多来自于你自己,而非母亲的影响。这样你的情绪才有可能被控制。
  • 减少自伤行为,它出现的概率越低,你和咨询师营造的独立空间就越安全;否则,你的自伤行为会进一步激起母亲的焦虑,她会 将焦虑转化为对咨询师的敌意 ,进而违背协定,破坏你独立的空间——就像是骂走你的咨询师一样
  • 母亲不应是孩子和咨询师的对立面,而是这一 整套咨询工作的纽带和基石 ,她提供来访者和咨询师见面的机会,提供给咨询师合理的报酬,逐渐学习为孩子提供自己缓解情绪的空间。虽然她的行为容易让人愤怒,但在家庭中,她却也是一个需要被深刻共情的人。
  • 青少年咨询的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1. 保密协定,当着家长和孩子的面,讨论咨询设置:如果家长愿意接受我们的咨询保密,那么我就和孩子单独做咨询工作;如果家长不能接受我们的保密,我们就全家一起来做家庭治疗。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确定咨询的主角:孩子或家庭。
    2. 保密仅限于咨询师和家长,不仅要保密,还要 尽可能杜绝单独沟通 ,一旦你们单独沟通,哪怕是问你楼下好不好停车,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某种危险。咨询师和家长的一切沟通,都需要当着孩子的面。
    3. 定期鼓励孩子和家长沟通,比如咨询的进程和内容、自己在咨询中的领悟、自己对关系的新理解、学到的一些情绪管理技能等等。具体 对家长透露多少,孩子自己决定 。不过我会跟孩子分析,多透露和少透露,分别对家长来说意味着什么
    4. 如果做家庭治疗,一定要 找帮手 ,在当代社会,这个角色一般是爸爸。我可能会告诉他:「 虽然是你老婆和孩子打架,但是你肯定旁观者清,更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你的加入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
    5. 对于离异或丧偶家庭,可以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父亲有某些潜在的精神障碍,可以考虑把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都约过来
    6. 当养育者表示自己焦虑、不能耐受保密原则、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推荐另一位咨询师给他,并告诉他: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和健康负责,你自己接受咨询,对孩子来说是个好榜样,你在用行动告诉他,你是一个能为自己负责的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理小厨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