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光启要做超材料无人机,超材料十年发展为何不算快?

2025-01-17心灵
本世纪初开始被业界关注到的超材料,近期出现了较为密集的产能部署消息。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等媒体采访时,超材料厂商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表示,预计2025年起公司将开始进入较高速的增长阶段。
光启技术近日公告在四川乐山启动了「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总部项目基地」(下称106基地)。此前公司主要做超材料结构件等,去年末才宣布业务延伸至低空超材料无人机整机。刘若鹏告诉记者,公司709基地二期开始投产,今年超材料相关的905基地、906基地也准备投产。
市场研究机构QYResearch相关报告称,2023年全球超材料市场销售额20.9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548.6亿美元。不过,在此之前,超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的故事已经讲了漫长的十余年,产业化并不算快。直至目前,超材料产业链仍有一些难点需要逐步解决。
产业规模待增长
作为一类拥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超材料2010年被【科学】期刊列为21世纪前10年自然科学领域10项重大突破之一。在国内,业界广为人知的故事是200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刘若鹏用超材料技术研制出「隐形衣」,2010年他和团队成员回国创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随后出现的「光启系」公司包括做超材料的光启技术。
超材料的一大特性是能在红外线、电磁波等探测手段下「隐身」,可用于军事设备,超材料也能在天线、汽车等领域发挥自然材料缺少的其他特性。但与超材料此前受到的高关注度相比,其产业化并不算快。
国内超材料公司中,光启2015年通过入主龙生股份登陆A股,2017龙生股份更名为光启技术,随后几年原龙生股份的汽车零部件业务仍是该公司一大收入来源,直到2023年光启技术剥离汽车零部件业务,成为一家「纯」超材料公司。光启之外的国内超材料相关公司还包括天和防务、新劲刚、华秦科技。不过,据记者了解,这些公司的超材料产业化也仍在推进过程中。与超材料天线业务相关的天和防务,相关产品还未量产,新劲刚电磁波吸收材料小批量供货,未批量生产。华秦科技主要业务收入来自隐身材料销售,该公司也有项目在建。
如果从2010年算起,超材料产业化时间已十余年,从2015年算起也近十年。从营收规模看,超材料行业营收仍有限。去年前三季度,光启技术营收12.7亿元,净利润5.4亿元。同期,华秦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4亿元和3.1亿元。东兴证券研报称,全球超材料市场总量增长趋势迅猛,竞争格局则较为分散,核心厂商包括光启、Evolv Technology、MetaShield LLC等,前五大厂商占有全球市场15%的份额。
不过,从近期消息看,超材料产能接下来可能有所增加。光启技术介绍,106基地计划在取得厂房使用权之日起6个月内投产,用于超材料无人机生产、试飞、检测等,公司其他基地生产的超材料结构件将运往106基地组装,其他基地也在建设。去年光启技术披露了一些合同签订的消息,包括3月子公司与客户签订的6.6亿元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供货合同、8月签订8.27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和研制合同、11月签署金额不低于20亿元的无人机框架采购合同。如果这些订单同时转化为收入,将高于去年前三季度光启技术的营收。
产业化 近十年 为何才提速?
从超材料技术有所突破到产业化落地,这段时间较为漫长,行情也反映在超材料公司的股价上。作为自称国内唯一一家将超材料形成产品并大规模应用于尖端装备领域的公司,2017年后光启技术股价有过波动下降,2018年曾低至7元/股左右。2020年上半年,光启技术净利润明显增长,其股价才站上20元/股。随后该公司股价似乎又缺乏上涨动能,直到去年第三季度起伴随着合同签订等消息传出,股价才有明显拉升,近日在40元/股左右。
超材料产业化进展较慢背后,材料领域涉及材料、设备和工艺等多环节,较为复杂。刘若鹏告诉记者,超材料产业链长,只抓住其中一个点或几个点不可能做好,目前超材料产业链还偏劳动密集型,光启已经有2500多名员工,劳动密集让管理变得不容易。从超材料产业链构成看,则涉及微电子、原材料、复合材料、机床、微波射频检验检测等。超材料由不同产业链条一同构成,产业化无法一蹴而就。
华秦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李鹏此前也谈到做隐身材料的难度,称行业难点在于装备应用对产品要求极高,必须从头研发,该公司所有隐身材料的成果基本都是原创性的,做出了就是「1」,否则就是「0」,门槛还包括原材料需要国产化、核心生产设备需要自主可控。
超材料此前产业化缓慢,超材料厂商未将募集资金迅速投入产能建设并迅速转化为收入,也曾受到诟病。华秦科技、光启技术此前都曾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包括购买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光启技术多次调整募投项目并变更募集资金用途。
在目前产能偏紧、需要扩张产能的情况下,为何仍分期投入募投资金?刘若鹏向记者解释,超材料属于复杂制造业,需动态补齐每个环节。超材料会变动,以定制数控机床为例,目前公司用到第三代数控机床,光刻技术目前则是第四代,考虑到产品变化,不能把所有钱花到一代技术上。此外,由于超材料每个环节都在跨代,公司未花完原本拟定的募投项目预算,例如一台数控机床价格下降到原本预计的几分之一。
而据刘若鹏介绍,公司进入低空无人机领域后,产业结构还将更复杂,涉及试飞、对抗、雷达,飞控等,跟随公司到乐山的产业链公司包括无人机总装公司、射频和模拟芯片公司、智能制造公司等。而就超材料业务延展,他表示,用超材料做机身的好处在于可以将无人机成本控制在较好的水平、可提升无人机生存能力,但他也承认,超材料无人机「太新」,光启和用户毫无经验,该业务在公司内部仍属于第二阵营,预计两三年后在业绩上有所体现,第一阵营仍是超材料业务。成本上,公司计划将1000~2000公里航程的无人机「当手机做」。
目前超材料主要应用领域仍是军工,民用领域有待扩展。在行业产能准备释放的同时,据智研瞻研究院报告,超材料行业存在的挑战还包括制备和加工技术复杂、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市场认知度待提升等。东兴证券研报则认为,超材料技术应用广泛,在隐身伪装、导航通讯、医疗、能源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能,风险则在于技术导入可能不及预期、客户需求可能不及预期等。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