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本故事为虚构。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关注。
每天早晨八点半更新。
1、
静安和冬儿坐火车的时候,对面坐着的小男孩,看一本漫画【老夫子】。
冬儿总是念叨,静安就带她去新华书店看看。
母女两人在一排一排的书架里流连忘返,静安找自己看的书,冬儿找她看的书。
还真的找到了这本漫画书。冬儿坐在地板上看漫画,静安在旁边看小说。
静安找了几本池莉的小说,还找了一本斯蒂芬金的书。
她叫冬儿去收银台的时候,冬儿拿着书往起站,站的猛了,一下子撞在旁边一个人的身上。
静安赶紧过去跟人家说对不起。一抬头,天呢,竟然认识。就是那个被静安的牡蛎弄脏了西装的男人。
这一天,男人穿了一件黑色的西裤,浅灰色的半袖衫,半袖衫的胸前有个兜,挂着他的墨镜,他手里还捧着一本书。
冬儿撞在他身上,把他墨镜弄掉了。
静安连忙弯腰捡起墨镜,恭敬地递过去,说:「很对不起,太打扰您了!」
男人面带微笑,淡淡地说:「没关系,她只是个半大孩子嘛。」
冬儿不太懂半大孩子是什么意思,就认真地对男人说:「我7岁了,我是大孩子!」
男人笑了,目光柔和地落在静安的脸上,他问道:「你们是东北的吧?」
静安惊喜地问:「你也是东北的?」
男人说:「对,说话都能听出来。你们是东北哪个城市——」
在外地说话,一般提到东北,不是说哈尔滨,沈阳,就是长春,都是说省会,很少有人直接说「烧锅镇」「月亮泡」。
静安说话比较直截,她说家乡的名字:「安城——」
男人眼睛一亮,要说什么。
这时候,有人走了过来,恭敬地对男人说:「顾总,我们老总回来了,请你过去。」
这位姓顾的先生就跟静安微微点点头,离开了。
静安望着顾先生远去的背影,心里想,这个男人,彬彬有礼,还干净——
静安看人先看手指,要是男人指甲黑,他就不会看脸了。
去收银台付款买书,冬儿忽然在静安身边小声地说:「妈妈,这个叔叔挺好——」
静安笑了,这个冬儿啊。
两人拿着书出来,静安问冬儿:「他怎么好?」
冬儿想了想,歪头看着静安,笑着说:「他跟妈妈说话,总是笑着,声音可轻了。」
静安摸摸冬儿的头发:「萍水相逢,人家还是个老总,跟咱们没有关系——」
新华书店对面,有个卖卷饼的摊子。
静安买了两个卷饼,和冬儿坐在旁边的站点长椅上,吃卷饼。
一抬头,看到对面的二楼,是个西餐厅,有两位男士坐在窗前喝茶。
其中一个男人,就是在新华书店见过一面的顾先生。
对了,这地方是喝茶吗?还是喝咖啡?
静安从没有喝过咖啡。据说是苦涩的,带点香。在书上她看到过不止一次。
有机会,她也要喝一杯,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
浪漫的味道?
想想就笑了。仰头看看二楼,再低头看看自己。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忽然想起顾先生在书店里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书。
静安记得顾先生的书,是跟冬儿的书一样的,也是【老夫子】漫画。
他是给孩子买吧?
看顾先生的年龄,40多岁,一定是有妻子有孩子的男人。他的孩子也喜欢看漫画?
他是有家有业的男人……
静安和冬儿坐公交车回家,就把这个男人忘记了。
没想到,她的后半生,会跟这个男人有关系……
岁月悠悠,往昔如梦。
很多事情说不清楚,但静安渐渐地认同一件事,很多事情是要看缘分的。
当然,这个缘分也不是随便就有的。
静安相信的缘分,是需要你每天都朝着一个方向走,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最后,水滴石穿,缘分就到了。
爱情,也是如此。
你不够努力,你不够优秀,那么,即使你身边优秀的男人如过江之鲫,也没有人会为你驻足停留。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2、
回去的公交车上,静安慢慢地翻动手里的书。
她发现一件事,很多女作家,一生只熟悉自己生活的城市。
池莉,总是写武汉。迟子建,总是写哈尔滨。虹影,总是写上海。
她觉得要了解一个作家,要把她的很多作品一起看,这样才能了解的全面。
或者说,才能更透彻地知道那座城市的故事。
自己将来,要写什么呢?
她以前在家,脑子里很乱,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她思考。现在出来了,离开了家乡,来到海边,她心里有很多想法开始酝酿……
这天,冬儿给她爸爸买了一个印着帆船的大短裤。
静安觉得不错,给自己的父亲也买了一条,印着椰子树的。
静安还给母亲挑了一件红色的棉布裙子,短裙,在家里可以穿。
冬儿又想到大姑家的晓峰哥哥,就也给晓峰买了一条这样的花短裤。
看到海鲜好吃,静安买了几袋干海鲜,准备送给周英。担心回程的路上拿不动,就没买太多。
晚上,又买了一盆海鲜回旅店去煮。
那年,那月,母女两人在海边住着,把海鲜吃够了。她们竟然一次也没有过敏的事情。
那日子,怎么那么美啊!
这天晚上,两人从海边回来,在楼下洗了脚,洗了凉鞋,往二楼的楼梯上走。
冬儿在前面跑,先上了二楼,她忽然叫了起来:
「妈妈,谁送的花呀?」
静安也走上二楼,看到自己住的门口,躺着一束花。
静安只认识玫瑰,其他的都不认识。
一大束花,用红色的硬纸裹着,中间系了一条深红色的带子。
花倒在门口,静安觉得这花跟自己没关,可能是谁手里拿了一束花,不想要了,就扔在门口吧?
进了房间,准备写日记的时候,门外有人敲门。
谁呢?冬儿跑去开门,被静安叫住。
「不能开门,要先问问是谁,认识不认识,都不能开门。」静安叮嘱冬儿。
冬儿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地问:「谁呀?」
外面不知道说了什么,声音很小,静安没听清。但是个男人的声音。
冬儿跑回来告诉静安:「好像熟悉的声音。」
「是不是旅店的店主大叔?」静安问。
冬儿摇头:「不是。」
「那是谁呢?」
静安走到门口,向外面问:「谁呀?」
门外却不说话了。
静安想着,可能那个人走了吧,大概是找房间没找到?
一转身,门外又传来敲门声。
「谁啊?」静安又问。
门外的人却不吭声。
旅店的门打开之后,中间还有一道铁链连着,外面的人打不开门。
静安好奇,就把门开了一道缝,中间那道铁链还连着。
但是,门外没有人。
静安害怕了,连忙把门锁死。可敲门声又响了。
静安暴脾气上来,骂道:「谁呀,哪个犊子,敲什么门呢?敲丧呢!」
门外忽然传来笑声。
这笑声让静安想起一个人。
她猛地拉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男人,瘦高个子,一身黑衣,戴着一个墨镜。靠在门口,一声不吭地注视着静安。
静安说:「瞅瞅你这熊样,大半夜戴个墨镜,一看就不像个好人!」
葛涛笑了,伸手摸了一下静安的脸。
「把我忘了吧?」
「能吗?」
「我这不是还没自由吗,不能大摇大摆地四处嘚瑟。」
静安把葛涛让进房间,葛涛把门口的花,还有一大包水果都拎到房间。
静安看着那束花,笑着问道:「你送我的?」
葛涛摆弄着花,不好意思地看了静安一眼,说:「头一次送,也没送明白,我上面应该写点啥,你就知道谁送的。」
静安把花捧在胸前,她还是第一次接受男人送来的花。那种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
冬儿也过来跟葛涛打招呼。葛涛捏捏冬儿的脸蛋,说:「冬儿胖了——」
冬儿不高兴地白了葛涛一眼,去写日记了。
静安小声地说:「六哥,以后你别说冬儿胖,她讨厌这个字。」
葛涛笑了,拿了香蕉,送到冬儿的桌子上,扒开香蕉给冬儿吃。
「冬儿,吃香蕉不胖——」
又遭冬儿一个白眼儿。把静安都逗笑了。
她问起葛涛正在做什么。葛涛说:「啥也没做,这不是到北戴河疗养来了吗?听说你在这里,就特意来会你。」
静安才不信呢,葛涛来北戴河,不可能是来玩的,也不太可能专程来见她。
她知道自己的吸引力没那么大。尤其葛涛现在的身份还不能太透明。
葛涛在对面定了一个房间,他邀请静安过去喝酒。
静安没去,担心女儿想太多。
没想到,冬儿写完日记,忽然回头,看着静安说:「妈妈,我困了,你和舅舅去喝酒吧。」
冬儿把他们聊天的话,都听见了。
静安说:「妈妈不去了,担心你在房间里丢了。」
冬儿说:「我把门口那个铁链插上,就不害怕。」
葛涛定的房间,就在静安对面,两人过去喝酒门就开着。
冬儿却说:「妈妈,你还是关上门吧,要不然,你们吃好东西的声音我都能听见——」
静安笑了,关上门,葛涛就一把将静安搂住,低声地在她耳边说:「你咋还没有冬儿懂事呢?」
静安一愣,不知道葛涛说的是什么。
葛涛说:「冬儿都看出来我急吼吼的样子,你还要开门,冬儿啥不知道。」
冬儿知道太多,也不是好事啊。
静安跟葛涛说了一会话,就去对门看看。
悄悄地开了门,但是,门口的拉链挂着,打不开。
房间里也没有其他动静,只有冬儿酣睡的声音。静安这才放心,锁好门。
和葛涛躺在床上,两人有多久没有这样相拥而眠?
想不想?想。跟葛涛在一起,是那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静安自从和侯东来离婚后,好像把男女这件事遗忘。
后来书店被烧,她心情恶劣到极点,活着都是一件吃力的事情,这件事更是无从想起。
去宾馆做服务员之后,她的生活也慢慢地回到正轨。
一晃,半年多了,没有接触男人。偶尔在夜深人静,她的内心和身体都有些空虚。
她也想过,她才33岁,这一辈子,就这么单下去吗?结婚的念头可以不再有,但男朋友,是不是也可以再找一个?
但是,早晨起来,就把夜晚的寂寞忘记了。她忙着给冬儿做吃的,忙着去跑步,忙忙碌碌就是一天。
葛涛的到来,又唤醒了两人在一起曾经那么欢愉的时刻……
这一晚,两人都没有睡,做累了,就说话。说够了继续做。好像明天就再也见不到了一样。
他们说了很多话。
葛涛的事情基本上没事了,他来北戴河的疗养院要见一位安城的人物。跟他即将回到安城搞工程,很有帮助。
是李宏伟跟葛涛打电话的时候,无意中说到静安去了北戴河。
葛涛觉得静安跟冬儿来的,没有男人吗?她自己带着女儿跑出来玩,可能吗?
葛涛在大宾馆找了一圈,没找到静安。后来想到静安很节俭,大概是到海边住小二楼。
到海边的小二楼旅店一打听,就打听到了。
他先去花店买了一大束鲜花,看见什么花漂亮,就要什么花。
花店的老板看到他拿了玫瑰,又拿康乃馨,还要百合。就问他:「你要给谁送花?」
葛涛说:「女朋友。」
老板就帮他包了一束花。
葛涛也是第一次送花,有点别扭。把花放在静安的门口,心里想,这辈子,也就送这一次花。
他跟静安说起艳子的事情。艳子的孩子已经生下来,他这次着急回去,也打算看看艳子的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
「我听人说,大城市有那种技术,拿两根头发,就能测试出是不是父子。我打算测一下。」葛涛的手臂搂紧了静安。
「还有这样的技术?那要是测出来是父子呢?」静安问。
「没想好呢。我几个姐姐,都说那孩子像我,让我跟艳子复婚。静安,我想先问问你,如果我娶你,你嫁给我吗?」葛涛在静安的耳边低语。
静安没说话,只是摇摇头。
她知道,她这辈子再也不会结婚了。她对婚姻有恐惧。
她也觉得自己不适合结婚。
「你回去娶艳子吧,我觉得你的这些女人,只有艳子是死心塌地跟你的,一切都是为你活着——」静安说。
「那你呢?」葛涛低声地问。
「我,我有自己的生活,我还有女儿——」静安说。
……
3、
葛涛第二天去疗养院办事,回来之后说,事情办得还挺顺利。
他问静安什么时候走,得知静安第二天就走,他很失望,希望静安再留几天。
静安回程的火车票已经买了。
葛涛说:「那火车票算个啥,你就想,我这个人,值不值得你留下来?」
「不值得。」静安说。
葛涛把静安堵在房间里:「那我就不让你出去了。」
葛涛给静安母女重新订了火车票,又留了两天。
静安心里想,留多少天,也终究有散的一天。
葛涛一定要结婚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如果艳子的孩子,不是葛涛的,葛涛也还要找人结婚生子。
只要葛涛想结婚生子,静安就不是葛涛家里认可的人选。
再说,静安已经拿定主意,再也不会走进婚姻。
她和葛涛也就是这样,在北戴河遇到了,温存一回。以后,就没有以后。
有惆怅,也有点悲凉。可能她性格有那种悲剧色彩,人生注定要分别的,早分别晚分别,都是分别。
婚姻是什么呢?婚姻很容易同化两个人。比较强势的一方,会把弱的一方同化。
不仅仅是家里的大事小情,还有一个人的想法,都会被另一个人改变。
稍不注意,你就成了别人的替身。
4、
火车在旷野上狂奔,静安和冬儿已经坐上开往安城的火车。
葛涛去送行,送到客车站,静安就没让他去火车站。
「你们拿了那么多的东西,我帮你拿东西还不行啊?」葛涛说。「你就当我是个小工。」
静安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每一步都是离别,还不如就停在这里。」
葛涛没有说话,站在原地,目送着公交车远去。
等静安乘坐的火车已经快出山海关了,葛涛的电话追过来。
「原本是我来找你的,可我总感觉被你给——」葛涛不说话话了,笑声有点凉。
静安也没有说话。
电话就这么挂断。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还能有过北戴河那样的曾经,已经是老天的厚待,静安不敢再有别的奢求。
怕她要的太多,像渔夫的老太婆一样,要到最后,金鱼就把什么都收走,只留给老太婆一个破木盆。
活了33年,静安渐渐地明白了一件事,谁跟你说的话,都可能是画饼充饥的饼,只有她跟自己许下的承诺,才可能有一天成为现实。
火车一动,静安的脑子就开始活跃,脑子里迸发出很多灵感。
这一阵子,她不想写短小说,她只想写长篇。
尤其,在北戴河遇到作家们开笔会,这给静安触动太大。
那天,带着冬儿去新华书店,她发现很多新书上市,就是2001年春天出版的。
她生活在安城,就是坐井观天的青蛙,什么都不知道,以为井口那块天,就是整个世界。
等你跳出井口,才会发现世界有多大。
静安以为没有人写作,都是奔挣钱去了,可还有很多心里怀揣着文学梦的人,在默默地耕耘。
还有她买的斯蒂芬金的小说,那是大师,每年都在写书出版。
那么成功的人,还那么努力,给她很多的震动。
她写长篇的心就越发地迫切。
这一次旅行,遇到很多人,见到很多事,她琢磨着必须要开始写了,不能再等待。
再等待,她就老了。
看看六哥,他一直没闲着,这一年多,他在外面那么艰难的岁月,他都熬过来了。
仿古街那个项目,就是他和李宏伟一起拿下的。只不过,他在暗处使力气,李宏伟出面跑。
九光也从五家户出来了,重新开始搞工程。
每个人都有变化,都有起色。静安好像还在原地打转。
虽然,她每转一个圈,略微地往高处升了一点,总算是有房子,把女儿也接到身边生活。
可是,还有许多她可以努力追求的东西,她要去追求。
她要向着自己的目标奔跑,有一天,她也能被某个杂志邀请,去参加笔会,那是多么荣光的事情啊。
打工赚钱,做生意赚钱,都无法带给静安一种荣光的感觉。那只是生意,只是赚钱。她还有另外一个心思。
她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
她想做点跟周围人不一样的事情。
火车在旷野上飞奔,冬儿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
这一次,葛涛给静安买的座位是靠窗的,两个人的座位。静安把女儿的身体正当一下,让女儿躺在她的怀里。
窗外的风景飞驰而过,窗口开大了,风有些大。
静安请对面的男士帮忙,把窗口开小一点。
就算是为了女儿,她也不会再走进婚姻。况且,这种事情太耽误时间。
就算是为了女儿,她也要拼一把,写一回长篇。
豁出去了,别管能不能出版,也别管能不能挣钱,她就是写,一定要写一部长篇,把自己心里的这个梦想实现了。
她打算回到安城,就跟段景晖辞职。
她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在家里写作,写出一部长篇。
如果,没有写出来,那一年后,静安就再也不写了,把家里仅剩下的藏身,全部扔掉,收心打工做生意,好好地挣钱,抚养女儿长大。
如果,一年后,写出了长篇,那就想办法投稿,让这部长篇能出版,摆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
人生啊,是因为可以有追求,可以自己绘制将来的蓝图,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一个个的目标,才变得如此迷人吧?
火车在奔驰,静安的心也在奔驰……
未完待续——
本内容为虚构。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关注。
每天早晨八点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