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刘典:明知实际杀伤力不大,美国为何还要将腾讯、宁德时代列入黑名单?

2025-01-08心灵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典】
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将把腾讯、宁德时代等百余家中国企业列入1260H清单(CMC清单),清单涵盖了航空航天、半导体、人工智能、无人机、信息通信技术、建筑与交通运输、能源与化工、生物科技等多个高技术领域企业。
作为首次被列入该清单的企业,腾讯和宁德时代因其在数字经济和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而备受关注。相关消息曝光后,腾讯、宁德时代的股价均受显著影响。
1月7日晚间,腾讯公司在声明中表示:「由于本公司并非中国军工企业,也不是中国国防工业的军民融合企业,因此本公司认为将其纳入中国军工企业名单是一个错误。与美国政府为实施制裁或出口管制措施而存置的其他名单不同,列入中国军工企业名单仅与美国国防采购事宜相关,不会影响集团业务……本公司打算启动复议程序以纠正此错误。在此过程中,本公司将与美国国防部进行讨论以解决任何误解,并在必要时采取诉讼,将本公司从中国军工企业名单中删除。」
同日,宁德时代也回应称,「这是一个错误,公司并未参与任何军事相关活动。
实际上,美国将腾讯和宁德时代列入清单,表面理由是「国家安全」,实质是经济霸权和技术竞争的延续。被放入这个名单并不意味着实质制裁动作,仅仅是限制美国国防部采购(原本也没有任何采购订单存在)。那么,一个没有多大实际杀伤力的动作,背后的政治意图是什么呢?恐怕得从更高层面来看,得从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和竞争力来看。
一、美方将腾讯和宁德时代列入1260H清单的原因分析
1、美国「草台班子式」决策,对中企肆意打击
回顾过去,CMC清单向来是胡乱编造和拼凑而成。将企业列入清单时,美国国防部缺乏明确标准。也无法提供充足的理由或解释,导致许多企业被无端指控。例如,中微半导体在去年年初被列入CMC清单后,美国国防部近半年后才给出理由,称其因获得中国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奖项而被列入。这种「事后解释」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法律程序和国际惯例,暴露了美国政府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
此次美国国防部将腾讯、宁德时代等企业列入CMC清单,但它们的业务与军事活动并无任何关联。这再次凸显了美方的为所欲为,堪称其又一次典型的「草台班子」行为。当前,腾讯的游戏、视频、音乐和文学等数字内容在全球范围内均彰显出影响力——从【王者荣耀】到腾讯视频的海外版WeTV,再到阅文旗下的起点文学,这些业务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化内容的国际传播,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优质数字产品和内容。
宁德时代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更是不仅服务国内汽车厂商,也为国际汽车巨头如宝马、特斯拉等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它们明明与军事工业不相关,美国政府却将这些企业列入清单,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名誉,更会干扰阻碍了其正常运营。
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宁德时代展区拍摄的神行超充电池展品。 资料图:新华社
2、拜登为继任者设置障碍:美国国内政治的「埋雷」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政府即将上任,推动这一系列制裁措施的实际上是即将离任的民主党政府。拜登在任期结束前,采取了多项针对中国企业的举措,意图为继任者设置障碍。这种做法在美国政治中并不罕见,常见于政权交替时的「埋雷」策略。通过这些行动,拜登政府不仅希望为中美关系留下自己的「政治遗产」,还试图增加未来政策制定的复杂性,为特朗普政府制造难题。
回顾历史,TikTok事件就是拜登政府延续对华强硬政策的一个典型例子。2020年,时任总统特朗普曾威胁要禁止TikTok在美国运营,理由是该平台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然而,最终是拜登政府接手了这一问题,并通过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手段继续对TikTok施加压力。这一事件的处理方式表明,拜登政府不仅继承了特朗普时期的对华强硬立场,且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力度。
如今,腾讯、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也被卷入这场风波,而随着特朗普上台,中美科技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便强调过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经贸和科技政策,尤其是在限制中国技术发展的路径上,特别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竞争可能会更加尖锐。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将清单名录作为谈判筹码,寻求获得更多优势。
3、维护经济与科技霸权是美国核心动机
通过将腾讯、宁德时代等中国高技术企业列入1260H清单,虽然美国的做法是肆意污蔑和「乱扣帽子」,但背后却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技术崛起的深层次焦虑,特别是在新能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企业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美方声称「中国军民融合政策威胁其国家安全」,并认为这些企业会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支持中国军事建设。然而,这种指控更多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体现。当前,美国内部对「中国威胁论」的持续渲染,为美国政府的「任性」提供了政治正当性,形成了一种内外协同的遏制框架。这种行为不仅针对企业本身,也代表了美国对中国关键产业链和重点产业生态实施系统性遏制的信号。而这种逻辑不仅没有依据,反而会加深中美在经贸和技术合作中的对立。
二、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
1、客观看待CMC清单,不应夸大其实质影响
针对美国的各种不合理清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美国对中国企业的一系列排挤打压举措中,存在着具体类别各异、发布主体不同的多个清单,它们在对华企业的限制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腾讯、宁德时代此次被列入的CMC清单,它并非「制裁清单」,而是可被看作为「美国国防部非供应商名单」。和其他对比而言,CMC清单更具象征性色彩,它强调的是美国国防部会将腾讯、宁德时代等企业排除在自身贸易对象以外。而2021年,小米也曾进入美国国防部的CCMC清单,然而CCMC和CMC虽仅一字之差,但从内容约束上,CCMC清单带有制裁性质,CMC清单则没有。
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腾讯、宁德时代,抑或是此前在CCMC清单「中枪」的小米等,它们自身定位明确、业务范畴清晰,都是聚焦于全球民用市场,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创新的产品和优质服务的企业,显然毫无意图同美国军方做生意。
2、通过合法途径有效应对,中企移出清单已有先例
面对美国政府这种不合理的列入清单行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有效应对,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历史上已有多个成功案例表明,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澄清事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以在2021年1月被列入CCMC清单的小米公司为例,其「躺枪」后,迅速采取法律行动,挑战美方决定。小米通过聘请专业的国际律师团队,深入研究美国相关法规,并在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移除其被列入黑名单的决定。
小米在诉讼中指出,美国国防部将其列入清单的理由缺乏充分证据,且违反了美国宪法中的正当程序条款。经过几个月的法律程序,同年5月25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裁定支持小米的诉求,认定美国国防部的决定存在程序上的瑕疵,并最终将小米从清单中移除。这一胜利不仅为小米恢复了市场信心,也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法律经验。
此外,还有其他中国企业也通过合法途径成功从清单中移除。例如,禾赛科技在2024年1月被列入清单后,通过与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多轮沟通,并提交详细的业务报告,最终在同年10月17日被移除。同样,IDG资本也在2024年1月被列入清单,而在同年12月18日成功移除。这些案例均表明,企业不仅可以依赖法律诉讼,还可通过与美国政府积极沟通,提供透明的运营信息,来争取从清单中移除的机会,维护自身商业利益。
禾赛科技资料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3、多元化布局与风险市场分散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重要措施
面对美方的限制以及潜在风险,近年来中国企业已在多元化布局、加速开拓非美市场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
以本次CMC清单中的两家代表性企业为例,宁德时代已在强化其欧洲地区工厂建设,并加速在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的业务拓展。腾讯近年来也在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推进本地化合作,其社交、支付、数字内容、云服务等业务获得愈加广泛的认可,提升了其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影响力。
通过这种战略布局,中国企业可以将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同时为未来的国际竞争赢得更多主动权。
4、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应对外部压力的核心途径
美国对中国企业的限制不仅是在市场准入上,更多也集中在技术领域,这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在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链上仍有薄弱之处。因此,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以本次CMC清单中的宁德时代为例,其不断提升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优势,并推动电池材料的国产化进程。而腾讯,作为中国研发投入仅次于华为的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投入,推动数字生态构建和数实经济的加速融合。
相信通过中国企业的不懈努力,不仅能够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还能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风波」背后,中国民营企业需要更多支持
1、全球化逆风时代,民营企业承压正在加大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在全球化逆风正盛、大国博弈波诡云谲之时,以腾讯、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科技民营企业,是经济活力、技术创新和社会就业的重要来源和支撑。
但与此同时,它们在寻求海外发展时,往往面临着双重「烦恼」:一方面,极易受到业务开展国政府的政策打压,进而被迫成为国家间政治博弈的工具;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合法正当的维权行为,又往往在母国国内层面被视为软弱。
这在此前Tiktok的对美斗争中,已经得到彰显——TikTok被西方舆论视为中国政府的工具,但当Tiktok寻求对美国合规时又被部分中国舆论认为是过度让步妥协。
TikTok CEO周受资出席美国听证会 图源:【纽约时报】
2、营造良好内部环境,对民企壮大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民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环境。每一次企业遭遇的挑战与危机背后,都映射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到,企业的成败与否,不仅靠市场和政策,还需要公众的支持与理解。
当民营企业发展遇到障碍与挑战,公众应避免仅仅站在旁观者角度或「吃瓜者」心态,也不应被不实信息和消极情绪所困扰。我们应当尝试从全局角度,关注企业如何在公平竞争中取得发展、在合法手段下维护权益、在更大舞台上绽放光彩,而不是单纯将特定事件或某段经历作为一场「娱乐」事件。
推动公众树立理性思维,深入思考,并促进更加积极友善的舆论环境,这将为企业茁壮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也将为经济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建设作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刘典」,经作者修订后授权观察者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