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青岛人是不是缺乏对山东省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2018-05-01心灵

1,青岛跟其他中国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最早的青岛不是中国城市,而是一座德国城市。德国人到来之前,青岛还是应该算作农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古代农村,不是城市。客观的说,青岛这座「城市」,是德国人从地基开始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所以它没有经历诸如西安、南京,哪怕是潍坊、即墨这些中国古城的城市化进程,也就不具备有中国传统的城市文化,直接从古代农村跳跃到了一座以西方文化为基底的近代城市。

2,同时,最早的青岛市(德占时期)也不是为中国建设的城市,而是面向德、日、俄建设的一座自由港。包括改革开放后,青岛的经济腾飞还是主要依赖日韩和港台。从普通市民的眼光,到城市管理者的视野,一百年来,始终都是向外看的,城市的外向型大大强过内向型。

3,明代初期山东的灾荒和战乱,让一批山东人从内陆逃命到崂山,他们被迫从农民变成了渔民,一句「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俗语不是说崂山有多好,实际是在心底种下了对内陆地区的惶恐与失望。

4,说回近代,山东近代的大发展是从一座青岛港和一条胶济铁路开始的。说的直白点,从当时人的视角看,是「青岛」凭一己之力赶走了沿路的土匪,铺开了莱州府、青州府、济南府的近代之路。建国后青岛成熟的工业体系,商业体系,也包括文教体系,持续反哺内地。改开后,港口优势重新激发,百年前同样的操作几乎又来了一遍。

5,民国的青岛是特别市,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并且民国的青岛是与武汉、南京、上海平起平坐的四大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就像今天的沿海八省市在支撑着中央财政一样,彼时青岛的经济地位不容忽视。

尤其最后两点,从德占时期开始,一代代普通市民的优越感逐渐增加,他们虽不知道GDP是什么,但他们每天吃的用的出门看到的,不说是世界最先进的,也至少是山东兄弟们很少见识过的。此时的青岛人再看山东人,就跟香港人看大陆人,上海人看外乡人差不多。今天的香港人怎么可能认同自己是广东人,上海人又怎么认同自己是江苏人呢?

如今政区图早变了,青岛与山东的经济差距也没那么悬殊了,近些年国家强调经济内循环,世界变局下,青岛的外向型优势也在下降,强省会崛起,所谓的「缺乏对山东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虽然减弱了许多,但不得不承认作为市民文化的一部分,还是存在着的,从一百年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以上,12.10

更新:

我个人在这里定义的青岛人是市内四区的青岛人,也就是原德占日占区域内的,这样问题更具有讨论性。

问题是问为什么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这并不等于就是「歧视」、「看不起」。相对应的是「疏离感」,上限也顶多是「优越感」。极端到「歧视」的人肯定有,但不在讨论范围,我更无意为歧视辩护。

针对「疏离感」,我更愿意从城市诞生和早期定位里找答案。毕竟青岛的殖民地历史不可回避,而恰恰青岛从山东划出去这件事,才是「疏离感」的根源所在。在此之前的青岛村村民都会觉得自己跟即墨、胶州、莱州、青州的关系更密切。而从德占开始,直到新中国,青岛都没有再正式隶属过山东,这五十年的「分离」,某种意义上强化了「疏离感」。

更正一项。上面开头说的德国人一砖一瓦建起来确实夸张了。肯定是德国人主导的,但工人还是中国人居多。而且重要的是,我想说的不仅仅是城市基建(当然基建也是一方面),这里的一砖一瓦还包括城市的运作逻辑、管理体系、市民文化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所以原文的一砖一瓦应该加上引号。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青岛在德占之前刚建置几年,仍然是古代农村的状态,没有城市文化的根基,更不可能短期就积淀形成。拿城市的标尺衡量,当时的青岛村可算作一张白纸,德国人的到来直接把西方的、近代的、城市的文化与规则强行植入到这张白纸上。当青岛原住村民再进入到城市谋生,成为「市民」,所遵循的也不再是古中国的那一套,而是德国的。有一说一,这一套城市体系在当时也是先进的,普适的,对新市民来说一些劳工政策,防疫政策都是规范的,更重要的是还有腐朽的清政府衬托。所以我才认为从城市的层面讨论青岛,根上看它是一座德国城市。德占时期的青岛城市文化与山东其他城市文化的对比,你甚至可以理解成汉堡与北京的对比,这种巨大差异正是归属感与认同感缺失的开始。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是老一辈的俗语,大多人理解为是称赞崂山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话。但看过崂山志就会发现,很多崂山人并非世世代代都是渔民,不少村子是明清时期整村从内陆迁徙过去的,对比广东、福建也能看出海洋文化并不深厚。除了海产,崂山也并非物产丰富,这里本质上是一片花岗岩山区,耕地少而贫瘠,对农民来说并非福地。崂山志里,从明朝起中原内陆有饥荒的年份,崂山也都赶上过。但崂山是一片天然的庇护所,除了地形条件还有道教传统等宗教方面的影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崂山是安全的。

崂山是移民地区,青岛也是。德占到民国时期,在南方讨生活就去上海、广州,在北方就去天津和青岛。天南海北的人重构了青岛的人口结构。这里面有大批的外省人,南方人,甚至外国人,他们对山东的归属感基本为零,而这些人的后代又直接融入这座在行政权上与山东并列的「青岛特别市」,自然而然也对山东没太多认同感。

其实上面还少说了一点,就是新文化的影响。因为国立青岛大学的成立,民国时很多名师名家都聚集青岛,学术气氛、艺术气氛相当浓厚。此外报业、出版业也相当兴盛,王度庐就是这时候窝在宁波路的小屋里,给新民报写的连载【卧虎藏龙】。而学术、出版业、报业包括商业的发达,都得益于文化的开放和自由。同时,这种文化是全新,全新的好处是没有负累,坏处是没有积淀,但无论好坏,这种文化氛围跟山东其他城市那种「沉甸甸」的感觉都有了区别,衍生出的市民文化也就有了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