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为什么有些人吃了苦一下就长大了,而有些人受尽磨难却仍然迷茫?人与人之间为何会产生如此大差别?

2024-07-08心灵

迷茫这个东西,它其实是分层的。

就像一个人,他每天去种地,

每年都收获很少,就是不会种。

别人教他种,他也不愿意学,

他总觉得他是对的,

然后那过了几年就饿死了。

有人呢,他虽然种不好,

但是运气好,遇到了真的愿意教他去种而且也真的会种的人,

他也真的听话,去那样操作了,

于是就慢慢会种了。

有人呢,他天赋异禀,

一开始,他虽然种不好,

但是他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然后去改进,

但是最核心的一条能力,是他能「发现」到底什么是正确的。

这条能力是普通人不具备的,因为它的前提要求有两个:

1.能做到放下主观的执着妄想,不被迷惑,尊重客观的事实。

2.在客观的事实中,不被迷惑,洞察出事实背后真正的规律。

绝大多数人其实连第一层的不被迷惑都很难突破。

所以你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种地这件事情,它是上古时期的「某个神.人.圣.人」发明,并且教给天下的百姓的,而不是这些百姓们自己发明的。

伏.羲发明两仪,女.娲造人补天,黄.帝发明冶金,神.农教人治病,仓.颉创造文字,观察这些传说,你就会明白,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学会」的。

就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发明汽车,并没有发明手机,他们只是学会了如何使用而已。

而真正具备发明创造能力的,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人。

而真正能够洞察客观真实的,其实是更小的一部分人。

所以总的来说,人们的「长大」了,基本都是「学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所以人与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愿意去学,以及愿意跟谁去学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涉及到业力,缘份,因果,根性的综合问题了,就不展开了。

总体来说,眼前的世界就是一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就教它儿子打洞的状态,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跟他所处的那个圈子学习,然后不断的加深跟那个圈子之间的联系。

所以有的孩子就一脸的官气,有的孩子就一脸的民气,有的孩子就一脸的书气,有的孩子就一脸的市井气,有的孩子就一脸的喜气,有的孩子就一脸的戾气,有的孩子就一脸的真诚气,有的孩子就一脸的虚伪气……

这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气的世界。

当然了,会种地了,他其实也只是在种地这件事情上不迷茫了而已,在人生上,他可能依旧是迷茫的。

所以迷茫这个东西,它是分层的。

真正的不迷茫,不是只会种地就可以的,

就像哪怕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他也只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不迷茫,

未必就能过好他的人生。

真正的长大,是用智慧的程度来衡量的。

当然了,连种地都学不会,

那智慧也无从谈起。

老老实实学习如何把地种好,

才是长大的开始。

另外,想象力和洞察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力,缺乏洞察力的想象力,会把人拉进完全脱离实际的妄想里。

不去吃一些真实的生活的苦,是没有洞察力的,毕竟洞察力来自于对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允许转发,请勿修改原文内容,请勿标注自己名字,请勿用于不正当目的,否则因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