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为什么现在不创造新的汉字了?

2024-03-27心灵

不停地为新事物创造新字这件事,古人早就发现是个坑。

现在这个坑里,还躺着几万个早已死掉、废弃的汉字标本。

号称迄今收汉字最多的【中华字海】,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墓,8.5万多个汉字中,目前实际在使用的,大概连零头都不到。

所以,题主这是还准备往里跳吗?

【中华字海】随便选了一页,P999,心部,大家看看能认识几个字

其实在汉语的初期阶段,先秦(或更早一点,西周以前)基本上都是一种新事物或一个新现象就造一个单义字,有人统计过,甲骨文和金文当中,单义字占了85%以上。 [1]

大约从秦汉开始,汉语就已经开始从以发展单字为主,转变为以发展「词组」为主。

也就是说,「尽量少造新字,努力多合成词组」,在两千多年前就这么干了,最终形成了汉语「基本字相对较少,而词汇量相对较大」的局面。

这是汉语的一大优势啊~

不妨以颜色词为例,做点简单说明。

汉代以前,同一种基础色的不同深浅都会有专门的字来表示,比如「赤」,由浅到深,分别是——

縓,【尔雅·释器】:「一染谓之縓。」郭璞注:「今之红也。」
赪,【尔雅·释器】:「二染谓之赪。」郭璞注:「浅赤。」
纁,【尔雅·释器】:「三染谓之纁。」【说文】:「浅绛也。」
朱,【诗经·七月】:「我朱孔阳。」毛传:「朱,深纁也」。
赤,【易·说卦】:「困于赤绂。」郑玄注:「朱深曰赤。」
绛,【说文】:「大赤也。」

布料每染色一次,出来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字对应。

「赤」还比较好理解,最夸张是「白」。

难道白还有深浅之分吗?

其实,古人是认为不同物体「白」的性质不一样,比如人长得白和月光的白,就得用不同的字来表示——

皎,【说文】:「月之白也。」
曉, 【说文】:「日之白也。」
皦,【说文】:「玉石之白也。」
晳,【说文】:「人色白也。」
㿥,【说文】:「鸟之白也。」

上面这些还只是基础色,另外还有间色,也就是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这些字就更多了,比如——

緅,青赤色
绀,深青扬赤色
玄,黑而有赤色
缇,丹黄色
缊,赤黄间色
黪,浅青黑色
黝,微青黑色
黤,青黑色
䵋,青黄色
䵌,赤黄色
䵎,黑黄色
黇,白黄(浅黄)色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马」的身上,不同颜色的马都有自己的专有名词,比如——

骠,黄偏白色的马
骊,深黑色马
騩,浅黑色马
駽,青黑色马
骍,赤红色马
骝,红马黑尾
骆,白马黑尾
騢,有杂毛的红马

还真是没完没了……

然后,所有人都发现,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因为,汉语是一个字一个音,字越来越多,同音字也就越来越多,会绕晕。

再说人的脑容量也有限,这么搞下去,中国人迟早把自己累死,有限的生命都浪费在认字上了。

所以,到了唐代,上面提到那些颜色字(包括颜色马)大部分都已经废掉了,人们开始改用前缀「定语」的方式来命名颜色。

仍然以「红色」为例,在唐诗中出现过的「红」包括——

薄红、大红、淡红、霏红、粉红、焦红、嫩红、浅红、深红、熟红、微红、殷红、鲜红、桃花红

甚至还有一些带感情色彩的红色组合,比如——

愁红、惆怅红、寂寞红、娇红、旖旎红、慵红

同样的,诗人们还创造出——

萧条绿、愁绿、急绿、慢绿、恨紫、闷翠、生碧(对应熟红)

你瞧,这么一来,不仅丝毫不影响词义的表达,而且因为组字灵活,还能够产生更多的意境之美,对文字、对文学都大有裨益。

先秦那种玩法注定要被抛弃……

当然,秦汉之后,包括现代,汉语也不是「不创造新的汉字」了,只不过数量越来越少。

我之前答过一个关于「帐号」还是「账号」的问题,其中「账」这个字就是唐代以后才产生的。

再比如,国际上新合成的四个化学元素Nh、Mc、Ts、Og,它们的中文命名方案2017年才完成,是四个全新的字,这个问题下已有人提及。

但整体上讲,「不停地造新字」这个坑古人已经挖得很大了,就算再造8万个字出来,我们也记不住啊……

2024.4.12

其它一些语言学相关的回答,有兴趣可移步——

参考

  1. ^ 王晓鹏:【甲骨刻辞义位归纳研究】&杨敏:【西周金文词汇断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