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北人换到一个距离感很强的城市,他会活得如鱼得水同时觉得没有家里的人情味浓,即使一个个体,他也能展示多面性
社交是生存手段,就像你你做饭一样,锅肯定是不能少的,但是因为有一口好锅就说你厨艺非常了得,这本质上没有多少联系
东北的家庭是原子化的,家庭分解不代表社会也分解,你在社会上一样要遇到很多人,跟很多人打交道,当家庭的属性弱化后,东北人的社会属性就需要加强,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维持生活和社会上的联系,这也是为啥你感觉东北人朋友多,社交能力突出的原因。换句话说,你在宗族比较兴盛的地区,你不去结交太多的朋友是可以的,因为家里人多,同辈的,前辈的,晚辈的都很多,每个人只需要跟社会联系一点点,你就可以有很大的一个关系网。
但是东北的家庭结构基本就三个人,其中两个还是前辈的,同辈的人你只能去社会去寻找。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东北基本靠不上什么父母,因为原本属于他们的社会已经被肢解得差不多了,所以靠朋友,本质上就是个体直接去和社会的联系会更多更密切,你没有强大的社交能力,别说在别的距离感比较强的城市会抑郁,在东北本土也很难适应,因为虽然这里没有宗族势力,但是有朋友圈这种社会势力,宗族的血缘你没有,结交朋友的社交能力你没有,那真的是哪里或者都比较累了
社交能力本质上还是工具属性的东西,依托的是各家庭传承下来的家庭文化,个人素养,社会背景等等方面。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认识的人里面,东北人的距离感实际上才是最强的,非东北人感受不到是因为你和他的距离还是非常远的。
先说距离感,再说人情冷漠和礼貌的问题。
距离感是这里面最难观察到的东西,也是经常戴着冷漠和礼貌的面具出现的。
东北人给你拿出一大堆好吃的,即使自己饿肚子也得让你吃饱,那是因为在他的心里,还有比饿肚子更难开口和展示的,可能是他的生活困难,可能是他的面子,可能是倔强,他只愿意展示给你你会觉得他很珍惜的东西,同时隐藏住自己真实的不愿意外露哪怕一点点的东西。你吃饭他愿意跟你唠,你问他到底发生了啥,他大概率是不愿意跟你吐露的,即使说出来,大概率也经过加工,有的时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可能已经是他人生最凶险的一段时刻。无论男女,都不会真实全面地跟你说出事情的全貌,他决定烂到肚子里的话,你这辈子也听不到
东北人在你问到一些敏感的东西或者敏感的事情的时候,会愿意打岔,装傻,充楞,这就看东北人的演技如何了,他可能会把一个事情经过包装,用自嘲或者讲玩笑一样的语气给你糊弄过去,也可能挑挑拣拣这里面最不重要的一些点讲给你听,还有的会直接震怒,甩手离开。无论是哪种,都已经表明你已经到达你和他之间的界限了,他必须想办法驱逐你,态度是驱逐,手段就很多了,可柔可刚,可硬可软,可真可假,用你能接受的方式,接受他的界限你禁止入内
一个出门在外的东北人,回家的时候又是大金链子小手表,时不时地撒点红包,实际上自己在外面混得不行,这些钱说不定都是借的。你可以说他打肿脸充胖子,但是你不能说他脑子有病选择出去还没家里过得好,混吃等死没有未来。前者他会笑嘻嘻地跟自己比较亲近的人承认,后者即使是自己的枕边人都不可以说,那是对他坚定信念的打击,他一定会为了自己在外面出人头地的信念设置非常严苛的界限,除了自己认怂,谁也不许说这个事情,他会想尽办法哪怕负债也不会让你跟他的信念接触到一丝一毫
东北人的社交是很累人的,没有会说自己乐享其中,为了维持住自己的心里边界,会用尽办法跟你保持距离,只是很多时候真话假话一起说,严肃的轻松的一起说,让人看不透,即使是父母,即使是最好的朋友,这个坎也没人跨得过来
能把你拒之门外,还能让所有人面上都挂得住,让你觉得他天然好亲近,没有距离感,这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最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嘴拙,不会表达,生人勿进的感觉扑面袭来,年轻一代尤甚。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从小就不能容许自己吃太多的亏,你冒犯到他的边界,他会下意识地反击,朋友没了我再处,家人散了我独户,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把明线直接告诉你,会在心里慢慢设立暗线,动暗线可能是因为你的疏忽,也可能是你的人品,动明线说明你压根不把我当朋友,不当朋友了,我的反击就不需要考虑什么情面了
东北人为了减少自己的社交,避免别人到达自己的边界,会维持别人给的人设,比如说一个女孩,实际上有很多的乐趣,其他的乐趣都不会怎么聊,但是一聊到吃就很有话题,一约出去吃饭,就能约出去。你觉得这就是个吃货,她在你心里就满脑子吃吃吃,所以也愿意在吃上面多聊天,也愿意跟她出去吃饭。但实际上她可能更大的爱好是绘画,摄影,做影评等等等等,只是觉得跟你的关系没到那步,就会维护好你送给她的人设,用这个人设在你这立住,你也就用不着再去更多地了解她了。
还有的就是,比如一个大哥,你和他认识不久,他请你出去吃饭,跟你侃天侃地,无话不聊,但是你一点回应都没有,或者说话的时候惹他不舒服了,他可能为了维持场面,依然笑盈盈地面对你,实际上早就已经树立好跟你的界限,时间久了,他也就不联系你了
用最柔和的方式接近你,不断试探你的人品,然后再慢慢树立起一个个界碑,是很多在外面的东北人非常擅长做的事情
热情,互帮互助,热心肠,这些都是社交手段,也是生存手段,东北的自然环境的残酷,迫使人们必须去抱团取暖,但是你要清醒,这些都是因为你们共同面对一个敌人,他愿意毫无保留的帮助你是因为相信你也能帮助他,你们会共进退。心里的距离感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并不会因为你们的关系的增热而绝迹,只会有相应的调整而已
东北人漂泊在外的情况非常非常非常复杂,外地的东北人距离感更强。我在外面遇到东北人和我在外面遇到别的外地人本质上不会有很大的差距,只是有很多共同话题而已,仅有共同话题不代表人家愿意聊,你得先知道,你跟人家共同在哪里
比如说,跟我一样,上完大学,找工作找到北京,那我们的背景相差不大,人家是愿意跟我多聊聊的
有的是在家乡实在混不下去,准备跑到外面多挣点钱,这种人一般在底层社会混过,社会上很多黑暗的面都接触过,一般这种要么话很少,没时间说话,都在挣钱,要么就是靠白话挣钱,即使面对老乡也没有几句实话,少沟通少聊天
有的则是准备积极努力地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本地人,说不定这种距离感强的城市正是人家的心头好,他会更喜欢这种明着有分寸感的地方,不需要搞那么多社交花活
由于漫长的冬季,东北人骨子里就会带着严肃,再加上东北经历这么多风风雨雨,抑郁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抑郁不顶用,就只有用欢乐去消化
冷漠的东北人会比较少,我们认为那是一种无礼,再久远一点的话,冷漠会害死人。为什么要好信?如果东北的大半夜,你看到一个人在街上喝醉了摇摇晃晃,不去帮忙的话,第二天可能就会冻死在街头。
无论是闯关东的移民还是本地的土著,自然选择都会逐步淘汰冷漠的人,因为你不关心他人,不帮助他人,以后遇到事情也不会被人帮,四季总有轮回,冬天是必然会经历的,三穷三富过到老,都是这个道理,只有互相取暖抱团的人,才能在东北活下来,至于你是胖是瘦,抗不抗冻都是太次要的原因了。你能否跟别人共生,才是这片土地生存的王道。
说一千道一万,去过不少地方,作为东北人,至今依然会觉得,跟东北人打交道依然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