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战争泯灭了人性,还是还原了人性?

2012-10-27心灵

如果钢琴大师霍洛维茨还活着,一定也为如今重陷战火的乌克兰感到焦心。

这位充满才气却也以性格古怪著称的钢琴家,出生于119年前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彼时的基辅商贩云集,生机盎然,世界正处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之中,霍洛维茨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幸福安稳的童年。

父亲是小有名气的电器商人,总是忙碌于生意;母亲温柔贤惠,在家中照顾孩子们,并教姐弟俩弹钢琴。霍洛维茨八岁时,母亲在家中为他和姐姐安排了一场小型音乐会,父亲在听完姐弟俩弹琴之后,去附近的基辅皇家音乐学院交了学费,两人开始正式学习音乐。

也正是在这一年,著名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来基辅演出,没有抢到票的霍洛维茨偷偷钻进礼堂,站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在震惊中听完了全程,而这场音乐会,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波兰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

基辅,是寄托了霍洛维茨人生最美好回忆与音乐梦想起航的地方。

然而,好景不长。俄国十月革命开始后,战火很快就烧到了乌克兰,16岁的霍洛维茨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差一点被炮弹击中。1919年,霍洛维茨家里的豪宅被军队占领,父亲的电器行被没收。一夜之间,从天堂到地狱。

霍洛维茨曾在后来的回忆说:

24小时内,我的家庭失去了一切,我亲眼看到士兵把我的钢琴从窗口扔到街上,我的书、乐曲和家具,一切的一切都在消灭之列。

那一年,霍洛维茨年仅16岁,开始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到处演出,换来一条面包、一块黄油或一盒巧克力,在战争之后的废墟上艰难地生存。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霍洛维茨还被安排上山下乡,顶着凛冽的寒冬和随时在舞台上被砸的风险,为边远地区的民众演奏。

1925年,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在朋友的帮助下,霍洛维茨以逃难者的心态,战战兢兢地逃离了自己苦难的家乡。

在边境的检查中,因为鞋底私藏着美金,年轻的音乐家吓得脸色发白,瑟瑟发抖。士兵反复检查着护照,最后凝望着他的眼睛说道:不要忘记你的祖国。

但彼时的霍洛维茨,已做好了永远回不来的打算。

霍洛维茨离开后,父亲死于古拉格劳改营,哥哥在战争中丧命,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患了精神病,在精神病院自杀。故乡留给他的,是家庭破碎、亲人丧生的惨痛记忆。

▲霍洛维茨与家人合影

而出走欧洲的他,迅速成名,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后来又移民美国,娶了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女儿,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一切听起来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光鲜亮丽的名利包裹下,是大众对他性格的非议。没错,后来的霍洛维茨,除了音乐才华,古怪的性格也颇受瞩目——易怒、冷漠、不懂礼节,像是个处于叛逆期未长大的孩子。

在霍洛维茨的人生中,发生过很多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迹。

比如有一次,合作很多年的调音师摩尔不小心说了一句话激怒了霍洛维茨,他顺手就抓起手边的杯子朝摩尔砸去,最后,众人安抚半天,他才消气。

还有一次,霍洛维茨邀请比他年长、且早已在业内享誉盛名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及他的夫人共进午餐,鲁宾斯坦答应了,并特意推掉了原本的安排,风尘仆仆赶到巴黎赴约,可霍洛维茨本人当天竟然把这件事忘记了。

▲钢琴家鲁宾斯坦


甚至唯一的女儿英年早逝,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在女儿去世后的一次聚餐上,妻子难掩哀伤提前离席,霍洛维茨毫不在意地向宴会主人致歉说:不要生气,她的女儿死了,请你原谅她。

有人猜测,霍洛维茨之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性格,是因为从小被宠爱,又年少成名,不懂得爱人所导致的。这样的分析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因为从他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霍洛维茨本身有着强烈且浓郁的情感,他的心里一定是有爱的。

▲霍洛维茨与朋友们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他如此自私与冷漠? 战争与多年背井离乡的漂泊,或许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原因。

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战争,目睹了平民百姓的生灵涂炭,又经历了至亲的惨烈死亡,再加上几十年的他乡流亡,让霍洛维茨不得不为自己的心包上一层坚硬的外壳。他看似得到了世间无限的关注与宠爱,但心灵已经很难打开来真正接纳;更因为有「壳」的存在,他无法释放爱。

事实上,他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备受抑郁情绪的困扰。霍洛维茨多次因为精神和情绪问题隐退,最长的一次达十二年。

巨大的痛楚造就了他促狭、执拗的个性,也成为了霍洛维茨一生中无解的难题。

1986年,阔别故土六十年后,他终于回到充满恩怨与情感波澜的莫斯科举行钢琴独奏会。

音乐会上,他演奏了舒曼的【童年情景】,霍洛维茨说,他在演奏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姐姐,想起午餐后烧起俄式茶饮,邻居们到他家里喝茶吃点心。一滴泪珠从这位83岁的老人脸颊上流过,观众们也在音乐声中泪洒衣衫。

幸好还有音乐在,成为缓解这刺骨伤痛的唯一良药。

霍洛维茨并不是唯一被战争改变命运与性格的音乐家。事实上,在我们熟悉的其他音乐家身上,同样有着与他相似的愤怒与淡漠。

1830年,因为波兰陷入战争,20岁的肖邦离开故土,开始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肖邦的波兰情结,熟悉他音乐创作中的爱国情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个性中的偏执与矛盾。

从幼时起,肖邦就有了挥之不去的战争阴影,再加上成年后的长期漂泊,肖邦身上早早地笼罩起一层悲剧色彩。

他的内心是悲情的、伤痛的,但是为了应酬,又不得不常常出入贵族沙龙,这让他更加感受到和大家的距离,认为自己是个局外人,于是紧紧裹上外壳,压抑着自己的沮丧。

他常常会把自己关在房间好几天,要么砸椅子、折断铅笔,要么轻轻啜泣流泪;但与此同时,他又憎恨孤独,总想让人陪伴和围绕。

尽管身边的朋友都对肖邦热情且真诚,却很难真正走近他的内心。他很少听别人创作的作曲,单纯地活在自我世界中。舒曼和李斯特都曾给他寄来自己创作的曲子,并向他致意,但他总是会拖很久,草草写下一两句感激之词作为回复。

战争和破碎的国家让他彻底失去了安全感,也失去了打开内心、与外界正常交往的能力。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霍洛维茨弹奏起肖邦的作品,往往更有力量,更动人。他们更像是穿越时空,有着相似经历与精神世界的知音。

当然,他们或许还有另一位知己:拉赫玛尼诺夫。

霍洛维茨一生视拉赫为精神上的「父亲」。他说只要工作时看到墙上拉赫的画像,内心就会感到安定。移居美国后,霍洛维茨曾多次得到拉赫的提携,不仅仅因为两人音乐理念上的一致,或许更是因为同在异乡漂泊,同样经历战火后相似的悲情与痛苦。

拉赫玛尼诺夫虽然出生于俄罗斯一个经济优渥的家庭,但是生活并不顺利。早年时父母离异,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姐姐又早早离世。战争来临后,作为贵族阶级的他不得不流亡海外。

这样的经历在拉赫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他陷入了一种不可自拔的忧郁之中,成为了一个悲观主义者。即便在事业最辉煌的时期,他也始终缺乏安全感,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抑郁情绪甚至一度成为他生命里的顽疾,精神状况也随之受到影响。

拉赫的安全感缺失,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远离祖国不无关系。他后期的作品中,繁复的手法,阴暗的色彩,似乎都在隐隐讲述他背井离乡的凄凉与悲伤。而拉赫自己也没想到,1917年一别之后,他再也没能回去自己的故乡。

百年前的音乐家们在面对战争时经历了什么,百年后的今天也是同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一年,德彪西说他再也不想碰琴了,因为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在这种充满血腥悲惨的时刻,根本无法进行创作。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它带来的唯一主题,只有「失去」。失去阳光,失去自由,失去原本应该正常、健康生长的轨道。

愿世界和平,愿音乐常在,愿每个人都能不受战火的侵扰,活成自己本来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