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自我的建立和维持都需要 攻击性 。
自我是爱与被爱(好的,即力比多)和 被憎恶和破坏(坏的,即攻击性) 这两种能力的不断 整合 。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进行这一过程,母亲的乳房是好的,饥饿感是不好的,我们将最开始拥有的朝向自体的爱和被爱的能力(好的)投射到母亲的乳房上,将朝向自体的被憎恶和破坏的能力(坏的)投射到恼人的外物上,并且在这种过程的温和进行中,慢慢剥离力比多的自恋属性,得到 自我的整合 。
最终我们能够意识到,自我是一个整合的完整之物,尽管自我中同时存在有爱与恨,但是这两种感觉可以互相融合,得到一种 整体感 而非割裂感。在客体关系中也是如此。对同一客体,我们能够同时意识到自我所投射的爱与恨,但是这种感觉也是具有整体性的。我们能感觉到尽管我们对这一客体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强烈情感,但他们是融合的、集成的。我们在爱中不会因为恨的存在而逃离爱,在恨中也不会因为爱的存在而压抑恨。在爱与恨其中之一走上舞台时,我们能感觉到另一感觉处于幕后,但是它丝毫不影响舞台上的表演。
如果这种自我在生命早期没有整合完成,那么很容易形成精神分裂症。但是自我在生命中是需要不断整合的,这并非仅仅是生命早期的过程。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与「本我」的搏斗,而「自我」作为中间者,不断对其进行调和,使得一方不至于被另一方压溃。
问题中的「那种善良、心软、无私、热心肠到一定程度的人」,通常在自我的整合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放弃或无视了 对客体的攻击性 ,但是原初产生攻击性的需要依然存在。于是,这种攻击性常常被 导向内在 ,变成 对自体部分的攻击 。「超我」在这种情况下太过强大,使得「本我」无法前进,只能退行到生命早期,攻击性就缺乏了可以投射的客体。我们常说的「内耗」正是「超我」霸凌「本我」的一种形式。而此时的自我在「超我」与「本我」的调和过程中疲于奔命,难以产生创造性、做出决断、解决问题以及承担责任,自然不太可能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在没拥有高度整合的自我的情况下(考虑到无私渡人的得道高僧或者一些仅专注于奉献的传教士,他们往往可以在这种无私行为之下依然保持高度整合的自我),高度无私的性格对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是危险的,这不仅仅体现在他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受到所有外在客体对他的剥削以及他无休止的精神内耗,而且还可能导致他没有真正依赖于他人的能力,从而难以保持亲密关系中的爱的连续性,或者导致他产生强迫症症状或强迫性行为,用神经症症状防御自己的内在攻击性。更危险的是,在极端情况下,如果「超我」的压制在某些时刻突然失去了效力,而自我又如此地分散,「本我」将击穿他的整个人格,对社会展现强大的破坏力(例如【绝命毒师】中的沃尔特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