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回避型对恋爱的态度是: 渴望爱,又因为害怕被爱而选择推开伴侣。
那...回避型在恋爱的这件事的本质就是: 渴望被看见,害怕被遗忘。
本质这个东西,归根结底是把人作为基因延续的产物,先辈们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技能的教导传授给后代,后代们再通过观察和模仿去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又需要通过情绪波动(生理唤醒)加强记忆和强化思想(标签理论)。一套系统行云流水...
小宝宝诞生,...7岁的那年开始...,先有观察行为和模仿学习的能力,再通过情绪的产生去加深记忆(技能),然后去认同被贴的各种标签。...最后按照这个「标签」走完一个人的一生。
那么,我们就通过「一个人的一生」的这个时间线轴去透过本质,一层一层揭开迷雾: 观察和模仿行为、生物唤醒(情绪)、标签理论。
在了解这三个东西之前,我们先用物理学的两个词,来捋一捋...
(伴侣与回避型和平相处,它就是一个不断去拆解、组装、拆解、组装...的过程。)
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问题,万物遵循着「因果关系」。
广义相对论大家都不陌生,它讲的是引力相互作用。
简单来说,也就是两个物质: 伴侣和小回避之间产生的引力问题,小回避渴望爱但由于和伴侣一起进入亲密关系,小回避的防御机制会激发伴侣的焦虑情绪(反过来说也一样,伴侣的焦虑机制会激发小回避的回避情绪),最终导致伴侣失去理智把小回避逼到结局: 又害怕被爱。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引力相互作用是因为磁场的吸引力引起自转和公转,但因为是能量产生的牵引力(动力系统),最终都会指向一个结局: 互相毁灭。
跟太阳与地球、月球的磁场一样,n亿年后的太阳没有了磁场(能量),太阳、地球、月球...都会毁灭。】
并不是小回避渴望爱又害怕被爱,而是人家一开始渴望爱并追求爱,但被伴侣逼到无法呼吸才会害怕被爱。
这个就是引力相互作用产生的必然结果,跟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差不多,质量小的球体围着质量大的球体转动,一旦引力不平衡...,二者之间靠的太近就会碰撞在一起,并发生不可避免的星球大爆炸,也就是...互相炸毛了。
你看,伴侣不焦虑、不拼命靠近的时候,小回避就不怕被爱。...反之,就是你追我逃的下场了。
为什么又会扯上狭义相对论呢?
狭义相对论讲的是规律的协变性(遵循规则可以拉长亲密关系的时间),也就是小焦虑们忽略的一个问题: 小回避的「亲密关系」和「恋爱」这件事,是分开的。
(热恋期是合并因为它受引力交互作用影响,热恋期过后是分开因为它需要遵循规则。
不可能从「热恋期」去一直热恋下去并维持到终点,因为燃料并不是取之不竭,而且这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
之前的文章讲过好几次:
小回避喜欢的是,小回避被爱的这件事的本身,并不是被伴侣爱,而是喜欢被伴侣爱的这件事。
需要给外人看,是因为找不到爱情才退而其次选择闪婚。
小回避进入回避期,并不是需要完全回避伴侣,而是他们需要调整好亲密关系的进程、距离、空间。
不送礼物、忽冷忽热、冷暴力...,这些事并不是对伴侣不上心,而是他们害怕自己、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分开去解读,有利于将矛盾的问题看的不再矛盾。伴侣读懂矛盾等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伴侣和小回避的亲密关系也不会如履薄冰,也不会一直搞不明白人家要的是啥。
同理,套用狭义相对论得出: 对恋爱的这件事,根源的问题是「渴望被看见,害怕被遗忘」。
也就是说,伴侣如果看见了小回避躲在阴暗角落里的那个不被看见的小孩,也就等于读懂了小回避。
公式如下:
广义相对论=引力相互作用(渴望爱,由于引力相互作用导致又害怕被爱。)
狭义相对论=规律的协变性(渴望被看见,害怕被遗忘。)
【调整引力交互作用并遵循规律的协变性,关系只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但由于小回避自身的引力波有点...不太稳定,伴侣还是要变着法子去把对方逼焦虑,不然结果还是一样。】
引力,顾名思义引力产生交互作用,它是根据伴侣(或小回避)的引力来调整。
而规律的协变性,它是具有规律、具有惯性,规律和惯性的形式不变。
【狭义相对性原理:任何真实的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应形式不变。】
应该能明白吧,透过事物看本质其实也不是很难,就是比较...废头发,记得多吃点白煮鸡蛋,可以防止掉头发。
伴侣: 我我我...谈个恋爱怎么这么命苦...
可...事情就是如此。
无一例外,伴侣和小回避的亲密关系总是像一盘散沙。波光粼粼的湖面,是因为有光的折射。
如果一束强光一闪而过,那一定是带着咆哮声的闪电。
我渴望被看见,所以我常常倚在门前与满天繁星共享清风,只因我知道你有一天会路过此地。又因为我的心无处安放,所以我会在夕阳坠入苍穹的那一刻静静目送你的离开。
我害怕把你遗忘,所以我会在你触摸过我的岁月里刻下你那平凡的名字。
伴侣讨厌的回避问题: 忽冷忽热、冷暴力、回避期、断崖...一系列问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小回避对亲密关系无一例外: 挥之即来,呼之即去。
而伴侣恰恰相反,伴侣恨不得天天粘着小回避。
为啥子会这样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从「本质」这个由头,一步一步来捋。
揭开小安全、小焦虑、小回避、小恐惧的谜团...
渴望被看见,害怕被遗忘
这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对恋爱的本质问题。
我们先把时间线给直接撸到47年前~3500年前~4万年前...
从旅行者1号、甲骨文、原始人壁画,...我们翻开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从这些遗落下来的行为去发现本质的问题。
3500年前的甲骨文:
4万年前的原始人壁画:
我们的祖先可能吃饱了撑的,闲暇之余找个墙头涂个鸦、找了些乌龟壳壳刻了些字。
如果没有这些流传下来的「证据」,似乎就没有人知道祖先存在经历了啥,有哪些文明。仅仅靠一堆骨头、石器...是远远不够的。
人的本能需求,比「生与死」更高纬度的人性需求: 渴望被看见、害怕被遗忘。
这是每个人的天性,对小回避恋爱的这件事来看,也是如此。
我们一生下来就是独孤的,从前是,以后都是。小回避明明无法接受伴侣,却还要谈恋爱。明明无法从亲密关系中汲取营养,却还要结婚生子。这一切并非完全是对生活妥协,也不是像个工具人去迎合社会框架的需求,说到底...还是害怕孤独。
【伴侣也还是一样,明明很痛苦却还是放不下...
害怕被抛弃吗? 并不一定,害怕被遗忘倒是真的。】
了解完人类延续的本质问题,我们从中得到:
延续策略=观察和模仿行为。
观察行为与模仿行为
模仿行为是建立在观察行为之上,先有观察才有模仿。
【跟亲密关系一样,先有观察(吸引)再有模仿。
亲密关系的意义: 互相学习互相成长,不然...图你身子?】
人,一生下来的第一时间,产生的互动行为是通过观察行为与模仿行为...
比方说,婴儿阶段的婴儿并没有记忆,但大人们逗小婴儿,小婴儿会通过笑或哭给予反馈,这就是观察行为与模仿行为的由端。
都说小回避是天生的模仿高手,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来...,只是越不安全依恋(讨好型人格),他们在观察和模仿行为这方面的能力就会越强。
观察和模仿行为,最早来自N万年前的祖先,那时候的小宝宝们生下来的第一个要素并不是被爱,而是学习如何生存下去。
爱这个东西,是通过物种的进化而来,有些动物的繁衍并不需要雌雄交配。
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则就不用多说了,总而言之,要么懒得去学,稀里糊涂过一生。要么拼命去通过观察大人们、族人们的捕猎方式,并模仿他们的技能。
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必须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一小撮人。
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经过几万年...
【观察行为: 当一个小孩亲眼看到别人被火炉烫伤了手指,他会从中得知火炉是不能随便触摸。(观察行为可以规避风险,比方说小回避观察伴侣的行为可以预知危险,提前一步后撤。
而伴侣在观察行为这方面明显弱于对方。)
模仿行为: 当一个小孩亲眼看到爸爸打妈妈(逃避、殴打、辱骂),他会从中得出逃避、殴打、辱骂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我们通过观察和模仿行为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
这也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方说伴侣通过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是由于童年习得的能力。
而回避通过回避、冷漠...的态度,这也是童年习得的能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和养兵一日用兵千时。理解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这就为伴侣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回避的行为偏好。
观察回避的种种行为,可以泛化到回避的原生家庭,以及贯彻回避的整个童年的发展...也就是伴侣可以学习去拉开回避7~16岁的时间线轴,去解释他们的行为与动机。(做到这点很难,但是会收获很多东西。
可能...几天的相处下来,你已经走完了他们的人生,你也知道他们要的是啥。)
同理,观察与模仿行为会通过泛化,比方说: 辱骂型的父母大概率会培养攻击型比较强的小孩。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殴打妻子的男人都有一个虐待妻子的父亲。
因为我们小时候所学习的「技能」、「三观」,都是通过父母的潜移默化,灌输给我们的,包括那些好的和不好的东西,长大之后的我们自然而然的去粘上这些东西,并且这些东西很难忘记的(情绪波动会加强大脑的记忆)。
这...我们也能从观察后辈的行为,从他们的身上反应出来早些年类似的经历。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捋到小回避、小恐惧的童年(以及...祖上三代大概经历了啥)...
【发散思维思考一下,7~16岁的小回避都在干嘛...小回避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都在干嘛...】
他们一方面为了生活的生计东奔西跑,无暇顾及儿女的教育,一方面怨声载道无暇顾及儿女们的内心感受...各位脑补...。
换句话说,从小安全、小焦虑的行为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的童年,以及小安全、小焦虑的爸爸妈妈的行为。
从小回避身上的行为,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爸爸妈妈的行为,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为啥子会这样对小回避、小恐惧...
~这点还是挺神奇的,小焦虑的爸爸妈妈普遍都带有焦虑情绪,而小回避、小恐惧的爸爸妈妈都不带有焦虑情绪,或者其中一个是回避,又或者其中一个不带焦虑情绪。
总得来说,理解观察行为和模仿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伴侣就找到了小回避的乌龟壳的...裂缝(透过时间的裂缝,去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在小孩)。
这也是小回避油盐不进的根源(伴侣不要想着可以去说服对方)。
他们的爸爸妈妈对他们的提议也是油盐不进...(伴侣的位置不可能高过他们的爸爸妈妈,所以,降低期望反而关系没那么拧巴。)
这样想...很多事情都是顺理成章的...比如,小回避对爸爸妈妈的回避态度会泛化到对伴侣的态度,小回避对爸爸妈妈的不理解、怨恨...会泛化到对伴侣的不理解、怨恨...
伴侣从观察与模仿行为可以把很多事情看的明明白白的...
发现口子怎么切,就要看厨师们的刀功了。
要怎么切好这个口子,需要用到这个东西: 生理唤醒(情绪)。
生理唤醒
交感神经的分析就不细说了,我捡重点。
这与大脑的信息加工有关,简单来说,能让我们上心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对这件事、人...产生了情绪波动。
伴侣复盘一下,伴侣对热恋期阶段的记忆都是很深刻的,还有...儿时产生情绪波动的记忆、以及某某某时刻产生情绪波动的记忆,这又是为啥呢...
我们再把时间撸到n万年前...
权利争夺: 臣服的对象一旦产生了反抗心理,又会因为尝试着反抗,被镇压...整个过程惊心动魄,臣服的对象被驯服的服服帖帖,因为一旦反抗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情绪波动又强化了「我必须臣服」。
狩猎时代的捕猎行为,族人们需要对危险加深记忆...久而久之,基因便习惯了这套策略,交感神经系统通过情绪唤起去强化记忆,一来避免危险,二来强化技能。
这也是为什么看书学不到东西,因为看书不会产生情绪波动,而看小说可以。
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对熟悉的事物有着一种本能的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并不是美好的事物,而是: 恐惧。(美好的事物产生的情绪波动并不大,我们会觉得理所当然。
而恐惧的情绪会唤起我们的记忆,并引导我们去做出应对反应,你追我逃...就是因为「恐惧」这个东西,它引导我们去寻找「确定性」。 这是人性,与任何人格无关。
掌握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恐惧有两个层面:
- 因害怕而选择逃跑。
- 看见过去的自己,并确定自己的价值。
对爱情的这件事,不安全依恋都会进行去自我说服,他们一旦达到了目的,都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只有产生恐惧,体验到童年创伤,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事可做)。
换句话说: 延迟满足的策略,是加深个体投入成本的过程。 而不是一步到位的去满足对方,因为只有个体体会到被忽视...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也才会...敞开心扉。
你再去观察猫、狗,它们都会这样,他们的智慧可能不咋地,但他们对疼痛有一种本能的记忆,这...便是情绪的作用。
这个真相有些扎心: 爱情,爱的是感觉,是情绪的波动。
人与人产生的爱情,都是因为产生了情绪才有爱情,俗称: 上头。
反之,对我们来说,他人长的再帅再漂亮,如果我们对他不产生情绪波动,也就没有了爱情,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
又恰好,伴侣和小回避进入亲密关系,也一定是伴侣和小回避都互相先产生情绪波动,才有了伴侣和小回避的这段关系。
而后面为什么小回避会回避和逃跑呢?
因为,投入与收益不匹配,个体对未来没有了盼头。
你又会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 熟悉感+奖赏机制+条件反射。
(前面两章不断在重复一个东西: 情绪。
这是为后面拿下小回避做铺垫,因为...伴侣只有先了解自己的情绪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
抓住情绪这个小东西,才能让自己利用「情绪」这个,切开小回避的...身体。)
又切开小回避乌龟壳的一个东西...
反过来说,把小回避吓得炸毛,在本质上就是给他们带来熟悉感,因为唤起了他们的情绪。(套在伴侣身上也是一样的。)
你又会问,为啥子对方会逃跑呢?
答: 因为创伤性重演完成了童年理想。
参照他们的童年、目前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处理...
创伤性重演这个词讲过很多次了,总得来说,谁先完成童年理想,谁先舒服。
而痛苦的那个人,一定是那个完成一半「童年理想」,被撂在半路的...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这个词估计大家很陌生。
为什么要用到这个词,文章前面说的,人是先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能力、然后通过情绪波动去加深记忆、最后按照爸爸妈妈贴的标签,然后...我们稀里糊涂走完人的一生。
【细思极恐的一个问题,小时候爸爸妈妈说我们不听话的孩子、不务正业、调皮捣蛋,以及同龄人的嘲笑我们没人爱、或者没爸妈的孩子....等等一系列讽刺的词汇,就是: 「贴标签」。
我们在长大后竟然活成了他们口中的样子,这就是贴标签的可怕之处。
标签理论和自我实现预言差不多,比自我实现预言更高级一些,标签理论是根据外界的给我们贴标签,我们一步一步去认可这个标签的过程,最后活成了被贴的标签的样子。】
标签理论的要点: 一个人是回避,一辈子都是回避。(认可与不认可)
标签理论的要点: 一个人没有爱,就一辈子没有爱。(认可与不认可)
我们最终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就是这个「东西」搞的鬼,因为...我们潜意识里会认为我们是这样的人。【一旦被贴了标签,比方说「无能」,我们大脑就会有「无能」这个词,它像一只幽灵在我们脑中时不时地闪现。】
我们被贴标签的时候,我们为了证明我们自己不是那样的人,但又因为(过程受挫)我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不被爱、被否认...,而选择了接受他们的看法(标签),最终...我们活成了那个我们讨厌的自己。
这个词是研究社区犯罪率的理论,我尽量讲的详细一点,这个东西可以说: 它改变我们的一生。(以及伴侣们期待的东西: 改变小回避。)
原汁原味拆解...
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要点:
1.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对犯罪的原因做出解释,「轨」是轨道的轨,轨是错误的「错」的意思。
越轨行为分别是: 初级越轨、次级越轨、越轨生涯。
人都会有一次越轨行为(第一次犯错行为),第一次犯错叫: 初级越轨。它可能不被察觉,或者不被公开。它并未对个体产生影响。
而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如果被社会或他人逮到,并对个体产生了处罚,叫做次级越轨。
次级越轨(第一次犯错被贴标签的时候)
这个套在我们的童年、亲密关系里,也就是我们第一次犯错的时候、亲密关系第一次产生矛盾的时候,并拿出来理论一番。
比方说,伴侣第一次感受回避不爱自己,等于是给回避贴了标签,可能是责问对方,或者去讨要说法...等等等后面的故事,都是从第一次矛盾开始(摆出台面理论一番)。
2.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接受被贴标签,或者不接受被贴标签。
3.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爸爸妈妈的负面情绪导致我们与他们对抗...我们不断去反抗父母并把抵抗行为泛化到亲密关系,因为受挫过程会导致我们怀不断去疑自己,并强化我们自己不值得被爱,又拼命去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最后导致真的不被爱。
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爱我们自己,就会导致后面的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它是避免不了的结果...那,从现在开始先爱好好自己。
【第一步,先把负面的标签撕了。
我知道一定会很疼,毕竟贴了二十多年,都镶嵌到心脏里了...】
这一理论是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影响(人际交往的关系中)下产生,从社会和他人对越轨者(犯罪者)的反应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犯罪行为),主要阐释人在进行初次违法犯罪(第一次犯错)后再进行违法犯罪(继续犯错)的原因。
【如果爸爸妈妈是否把孩子视作「野孩子」,会对这个孩子是否成为「野孩子」起到一个关键作用。
引发孩子成为「野孩子」,是第一次孩子犯错被贴上「野孩子」这个标签,而这个孩子又对这种坏标签产生了认同的结果。
应该能理解吧,孩子第一次被抛弃,孩子感受到不被爱,从而相信自己不被爱...被贴这么一个标签并认同了这个标签,从而毁掉了他自己的一生。
在不安全依恋们的身上,无一例外,都能看到爸爸妈妈给他们贴标签的影子,后面的社会生活、亲密关系...不幸福...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角度去拆解小回避很好理解。
我们拆解伴侣,也是一样的。
伴侣第一次从小回避身上感受到自己不被关爱,引发伴侣对这种坏标签产生了认同的结果,也就导致了伴侣去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加深了不断证明...最后导致无法证明。
这也是框架、内核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的框架和内核足够稳,外界的干扰对他而言,就...丝毫不为所动。
因为...他相信自己一定行。】
当个体对这种标签过程产生消极认同时,就会在绝望情绪下进行更激烈的违法犯罪行为。
【当个体对标签的过程产生消极认同,他们就会在绝望情绪下进行更激烈(失去理智)的证明自我价值。
这也是我们与父母(父母与我们)产生负面情绪会加深情感破裂的缘故,因为被贴的标签在我们心中,而父母们被贴的标签在他们心中。
套用在亲密关系里一样的,我们给回避贴上标签,「不爱我」、「冷漠」、「冷暴力」、「绝情」...等于说在说服自己: 对方不爱我,我不值得被爱。
而不是「我尊重他」、「他需要时间」、「他处理关系的能力有限」...
我们和小回避,都会固执己见自己的看法,从而给伴侣和小回避套上滤镜,并朝着证明我们(他们)是对的,把亲密关系的方向往反方向拉,最后导致标签认同成功。
跟社区犯罪一个原理,罪犯们认为自己是罪犯,结果导致整个社区的犯罪率提高,由于犯罪率提高又导致更高的犯罪率,这是一个死循环。】
在【社会病理学】一书中,莱默特将越轨划分为「初级越轨(primary deviance)」和「次级越轨(secondary deviance )」。
初级越轨,即偶尔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人的第一次犯错,亲密关系的第一次出现矛盾。
第一次犯错并未对个人的社会角色发生持续的影响。 也就是...个人不曾察觉的问题。)
如:
一个人偶尔向税务机关隐瞒了真实收入。
一个小孩偶尔受同伴怂恿在集市上偷了烧饼。
一个人出于好奇而尝了尝大麻是什么滋味等等。
每个人都有初级越轨行为,只不过这类行为中大部分是暂时的、出于好奇的、微不足道的、易于掩饰而不被人看见的。
正因为初级越轨行为可能不被人觉察,当事人不会认为自己在越轨,同样也不会引起他人的看法。
不过,如果这类行为碰巧被某些重要的人发现并被公布于众,情况就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比方说,小时候第一次犯错碰巧被爸爸妈妈逮到并公开处罚,会导致情况发生变化。
亲密关系的第一次出现矛盾,碰巧被伴侣(或小回避)逮到并公开处理,会导致情况发生变化。
我们都知道行为会泛化,一个矛盾也会泛化到另外一个矛盾,最后环环相扣。】
凡有过失的人,更确切的说是那些不幸被发现的初级越轨者,就不得不面对证人,在类似赫·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27—)的「约定俗成」(又称「贬黜仪式」)下受到指责、训斥、责骂和惩罚。【犯错者不幸被发现第一次犯错,就不得不去面对「爸爸妈妈」、「伴侣」,并收到社会框架下的指责、训斥、责骂、惩罚...从而引起后面一连串的问题,最后导致「最大」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就会被人公开贴上各种越轨者的标签,如疯子、偷税者、婊子、无赖、同性恋、小偷或吸毒者。
周围的人会开始根据这一标签对他做出种种反应,如歧视、轻蔑等,这样时间一长,初级越轨者就会在有意无意之中接受这一标签,形成新的自我概念,甚至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定自己是越轨者,并开始做出相应的行动,表现为次级越轨。
所谓的次级越轨,是指卷入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本人也这么接受了。
一旦越轨标签被进一步证实,越轨行为就会逐渐成为「习惯性越轨」,开始踏入其「越轨生涯。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
时间一长,第一次犯错者会有意无意接受这一个标签,形成了新的自我概念,还会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定自己就是犯错者,并开始朝这个方向做出相应的行为(初级越轨)。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7岁那年...初级越轨(第一次犯错),到次级越轨(被公之于众,也就是我们的伤口被爸爸妈妈直接揭开,然后我们被贴上各种标签),最后到习惯性越轨(习惯性犯错),最后一步一步越轨生涯(潦草地走完这一生,却没有好好为自己活过)。
我们把这一过程套在伴侣和小回避的亲密里,就会发现...结局不言而喻。
比方说,伴侣第一次没安全感、伴侣第一次觉得对方变了、伴侣第一次指责小回避。
回避第一次忽冷忽热、回避第一次冷暴力、回避第一次回避、回避第一次断崖....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从「贴标签」开始的...所以,最终导致关系...完犊子。
这...并不是人家小回避的问题。】
【也就是说,从伴侣的7岁那年,就注定了与小回避相爱相恋到相忘于江湖。
从伴侣的观察与模仿行为,到情绪波动,到贴标签...一步一步把生活和关系搞得一团糟。
参考: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交互作用,到情绪波动(创伤性重演),到贴标签...全剧终!
怎么解决问题呢?
答: 撕标签。
伴侣复盘和小回避的亲密关系,和伴侣自己的7~你现在的年龄的经历,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没发现...那当我没说。】
【我们把越轨生涯往后退...次级越轨…初级越轨…恢复亲密关系再到升华人生,那不是...大家都挺舒服的嘛。
怎么做呢? 要想收获一段美美的爱情,先恢复关系,把可爱的小回避逼到焦虑,然后...重新给亲密关系贴上好的标签...】
换句话说,只要是与社会建立联系,其中的「标签」就摆脱不了。
(什么我爱你一生一世,...什么甜言蜜语。
口头上的承诺不能证明什么,它唯一可以证明的,就是来源于个体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富足的,那么,他们所具备的东西便不再匮乏。
反之,亦是如此。)
我们做事畏手畏脚是担心我们把这件事做不好...反过来真的会把事情搞砸,事情搞砸的同时又会通过泛化行为,导致处理不了生活的问题、也会处理不了亲密关系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从贴标签...开始的。
后面...事情做不好、生活不如意、亲密关系凉凉,...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自信的本质是熟能生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