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新文化运动:点亮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之路

2024-11-13心灵

【近纲第五组作品】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为了复辟帝制,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使旧道德、旧思想卷土重来,中国社会笼罩于黑暗之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找摆脱现状的出路,发起了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史称新文化运动。本文将从思想与文化相关的四个角度切入,具体来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前后的胡适思想流变

五四新文化时期,胡适作为重要人物引得无数民众的追随,其主要思想更是影响深远。所以对于胡适思想的研究,是探究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的重要方面。如果以时间为线索来研究胡适思想的转变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到青年时期的教育学习过程,是胡适思想雏形的形成时期;归国后「暴得大名」并迅速成为社会顶流,是其思想的定型时段;而再从山巅坠入谷底却依旧持续低语,则是胡适思想的成熟表现。

首先,第一阶段的「潜修思考者」时期。在美留学的七年,为胡适后来的思想构建和「再造文明」的梦想奠定了基础,也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学术救国」做了思想准备。胡适自幼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据胡适自述,他受梁启超影响是最为深远的,主要是源于其两篇文章。第一篇是【新民说】,这篇文章让他从此不再是井底之蛙,让他了解到除了中国之外,还同样存在着先进的民族与文化。第二篇文章是【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同样地令胡适接触到了传统四书五经之外的西方学术思想,开阔了胡适的视野。在回国前夕,胡适更是以一篇【文学改良刍议】,震荡了当时中国学术界,也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第二阶段的「引领风潮者」时期,归国后的胡适到北京大学任教并迅速成为人们视野中的焦点。胡适作为一个年轻且没资历的年轻人,在回国后的短短两年内,迅速攀上了学术界的峰顶之处,成为领头之人,新的学术与思想风气也立马蔓延开来。而此时的中国正

值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经济都处于变动的时代中,中西文化碰撞的环境下,新思潮从世界各地蜂拥而来,旧传统文化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形下,人数稀少的上层精英思想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地去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潮变化。而胡适的思想则在当时与整个时代的关怀相契合。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整个时代的思想气候,也让这股思潮自上而下地蔓延到了广大人民之中。而新文化运动遍因胡适的思想蔓延而开展起来。虽然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所办【新青年】杂志为中心,鼓动起来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但其真正成为蔓延全国的文化运动,是以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开始的。该文章语气虽缓和,但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张及办法都已明确提出,因此引起知识界的强烈关注。接着,胡适又陆续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中心口号,并对建设新文学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此文被誉为「文学革命最堂皇的宣言」。以后他又发表【论短篇小说】、【谈新诗】、【〈尝试集〉自序】等多篇重要文章,阐述其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这些文章都成了新文化运动的经典文献。对于新思潮的精神、手段,胡适也分别作了总结,其精神是一种批判的态度,手段是研究问题与输入学理,而其唯一目的则是胡适在留学期间所设想的「再造文明」。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造成的。而到了晚年他将其系统地概述道:「通过严肃分析我们所面临的活生生问题,通过由输入的新学理、新观念、新思想来帮助我们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通过以相同的批判的态度对我国固有文明的了解和重建,那么新文化运动的最终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文明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胡适所追求的是教育救国,以教育再造中国文明。

历史具有两面性,在最后阶段的「执拗低语者」时期,胡适的思想也逐渐老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主义思潮迅速席卷了当时的社会并成为主流,青年们纷纷为其中的美好愿景而投入之中。胡适所推行的实验主义在无声中将位置让了出去,他自己或许还未察觉。思想的变化进程太快,许多人一不留神便落到后面变为保守派,即便是曾经的引领潮流者。当年梁启超如此,胡适亦是如此。胡适思想中的「实验主义」是近代美国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产物,为了在新文化运动中解放思想,「实验主义」作为冲击传统文化秩序的一个武器,自然有其合乎当时社会潮流的一面。胡适从留学美国开始接触杜威的著作,将其融入自身的思想中,终身践行实验主义,为中国近代思想领域树立了一个典范。但也正是这一以贯之的态度,他也将他自己困在了实验主义的围城中。

胡适在留美期间曾说:「梦想作大事业,人或笑之,以为无益。其实不然。天下多少事业,皆起于一二人之梦想。今日大患,在于无梦想之人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无不可见诸实际之理想。」可见,他的梦想是为中国「再造文明」,而且他也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了下去。但历史的发展不总是由单一的力量来进行调控的,而是由多股力量交相竞争砥砺前行的。在那个黑暗年代里,胡适只能根据过往的历史与外来的思想来建立对现代的理解,而对于未来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胡适毫无疑问地已尽了他的本分。他所未能实现的愿望我们有责任去肩负起来,不仅仅是为了胡适及无数仁人志士,更是为了中国未来的思想文化。我们不应该只是缅怀和憧憬过去学人的成就,而应当去尽到属于自己的本分。我想,这便是新文化运动所带给现人的意义吧。

二、新文化运动美学与礼教的发展

美学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理论,美术思潮和美术创作及美术进程均产生重大影响,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出的「向西方学习」及提倡「科学」、「民主」的启蒙精神,对封建伦理和传统文化的批判,都对美术思潮产生影响。中国现代美术和理论中的新旧之争、国画与西画之争、传统与改良之争以及中西结合的美术创作道路,都是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而发生的,美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深刻而多方面的。美术的大众化转向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改变中国美术的发展大方向。

在新文化运动和艺术变革思潮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概念如「革命」、「现实主义」或(写实、写实主义)「新」、「旧」等,需要梳理一下。「革命」这个词从新文化运动

中开始频繁使用,最初的含义是和社会变革、文学美术变革相联,其后增加其政治含义。陈独秀的「革命」思想是受到欧洲文明进步的启迪,而对中国现状和前途表示出的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他将中国的政治、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都寄托在「革命」上,将革命视为「开发文明之利器」,他赞扬欧洲革命:「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近代欧洲文明史,直可谓之革命史。」他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在政治、宗教、道德、伦理、文学、艺术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所以,从蔡元培和陈独秀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受到欧洲近代社会进步的影响。汪叔潜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新旧问题】一文说:「所谓新者,即外来西洋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二者根本相违,绝无调和折中之余地。」不难发现,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将们,带有明显的西化和批判传统文化的倾向。

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文学艺术发生较大影响的创作观念和方法,即介绍和提倡欧洲的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方法在中国的提倡和后来流行开来,对中国文艺创作包括美术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帮助推动了艺术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三、新文化运动对乡村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乡土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其丧失了原有的经济主体地位,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沉重「包袱」。从物质层面来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要构成的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兴衰关乎国家命运。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入侵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手工业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工厂的排挤,最终破产。著名作家茅盾的「丰收三部曲」所描述的「丰收成灾」的故事即是最为典型的例证。加之近代中国战乱不休,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几近停止。综上两点原因使得原本丰饶自足的「乡土中国」变得落魄衰败,不复往日神采。因此,当时的乡土社会在直观上给人一种「穷苦落后」的印象。

从精神层面来看,广大乡村是受封建礼教荼毒最为严重的地区,长期的高压统治使得麻木和愚昧成为部分乡民难以抹除的人性底色。鲁迅在【阿Q正传】中所勾画出的那个自私麻木、胆小怯懦的农民形象,成为民族劣根性的最佳代表,给当时的年轻人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使其看清了中国的「病根」所在。乡土社会不再是能为文人士子提供精神养分的乐土,当时的精英知识分子纷纷把目光转向「先进」的西方文明,从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详尽的研究和学习,然后再用西方文明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生长的乡村社会。故而,「乡土中国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衰败使其沦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有志于开启民智的青年知识分子都开始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农村社会。

然而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城市知识分子中展开的,对乡村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城市的知识分子,其思想和理念在广大乡村地区传播有限,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即便是一些新的思想传入乡村,但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思想在实践中面临很大困难,难以真正落地生根。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多源于西方,与中国乡村的具体情况存在一定差距,未能很好地与乡村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导致其在乡村的推广效果不佳。

新文化运动虽然在思想层面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但对于解决乡村贫困、土地分配不均等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对乡村社会结构的改变有限。

总之,新文化运动虽然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思想变革,但在影响乡村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推动全面社会进步方面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乡村影响甚微。

四、新文化运动非儒批孔的思想资源

——诸子学的兴起与孔子形象重构

辛亥革命后,腐朽的满清王朝土崩瓦解。然而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却在护国、护法、洪宪帝制、张勋复辟等一系列事件中沮丧地发现中国这片大地还深深受制于封建主义的遗毒。于是,一场致力于开启民智,引入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思想解放运动被发起了,其目的便是清扫中国的封建文化。代表着两千余年的专制皇权、禁锢着明清中国人民思想、自董仲舒变法被大量理学家不断改造深化的儒学自然首当其冲。本段参考【长江学术】,讨论新文化运动中诸子学的兴起与孔子形象重构。

孔子遭此横祸,与袁世凯为其称帝造势的「尊孔复古运动「脱不了干系。袁世凯 1913 年下【尊孔告令】称:「溯二千余年,历史相沿,……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树万世之师表,亘百代而常新……「次年,袁世凯又发布【大总统告令】称:「……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大体而言,新文化运动非儒批孔的理论资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借助西方科学、民主与自由的思想理念,以革命与进化论相标榜,痛斥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及孔子之道有违于现代社会理念;另一方面则是承继了晚清以降诸子学的思想研究路径,借助挖掘被压抑的诸子思想资源批判曾经被定于一尊的儒家文化及孔子思想。两千年来几近流失的墨子典籍被人们重新发掘出来。率先向孔子发难的易白沙在表彰墨家文化中批判了儒家文化。他的【述墨】开篇即说:周秦诸子之学,差可益于国人而无余毒者,殆莫如子墨子矣……非举全国之人,尽读墨经……勤俭之说,古今中外所同尊,墨书持之特切。易白沙呼吁人们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之际,应该「尽读墨经」,称赞其乃周秦诸子中最优秀的成分,对占据中国主流的儒释道之教义全部进行抨击。易白沙也参考诸家学术指出孔子在当时不过是九家之学之一,只能谓之为当时的显学。在易白沙看来,与孔子几乎同时代的墨翟、晏婴等,都曾经批判过孔子之道,墨翟可以与之分庭抗礼,同样为天下人所仰望,只是孔子的弟子发扬了孔门学术,到了汉武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 。

值得一提的是,批孔运动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激进派如吴虞、易白沙,断言:「一部历史里面,讲道德说仁义的人,时机一到,他就直接间接的都会吃起人肉来了……「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而如李大钊把孔子做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区分,一个是孔子本身,一个是被历代君主供奉的专制偶像和护身符,「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之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显然,李大钊要批判的是被制造出来的「偶像孔子」,是那些利用孔子符号推行专制的君主政治。李大钊对于孔子本人似乎更多「同情之了解」,他甚至认为孔子如果生于现代,或许会提倡民权与自由也未可知,照此说来,李大钊心目中的孔子还可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形象。

综上,孔子礼教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被宣告为「吃人」,这种惊世骇俗之论彻底打碎了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偶像,孔子形象的神圣油彩彻底脱落。本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重估价值的偶像破坏运动,如陈独秀所说,「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 古今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神圣符号的体现自然首当其冲,被彻底打倒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不难看出,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孔子形象的重构,并促进了诸子学说的兴起,体现其独有的历史意义。

综上四个角度,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历史的发展不总是由单一的力量来进行调控的,而是由多股力量交相竞争砥砺前行的。新文化运动是历史进程中的必要一环,它在思想解放、文化创新、民主推动和科学传播等多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向旧传统、旧道德发起冲击,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新文化运动虽已远去,但它的精神遗产将永远熠熠生辉,照亮中国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