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有哪些大家不说,但需要知道的社会规则?

2020-03-20财经

一件非常容易被推理的事: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也是极其不情愿别人麻烦自己的。

【 所谓的麻烦,是因为你的行为超出彼此关系允许的界限。 】

好朋友和我比较有好感的人麻烦我,我很乐意。但是我实在是不希望花费太多时间和心力放在关系一般的人。我要认真的记住你的需求,还要根据自己自身情况帮你,而你却坐享其成。世界上,麻烦别人又把别人的帮忙当做理所应当心安理得地享受成果的人【而且彼此双方关系都不到位】真的太多了!别人就是说哎呀我懒,抱歉我也没有那么勤劳。您的「顺便帮一下」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真的不顺便。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小瑕疵,这篇回答当做以镜为鉴的作用吧。我也是曾经经历过见识过才会想到这么多。)


借别人的书,最好书借来是怎么样的,还书的时候不要有太大的偏差。

(我自己是个很会保存书的人,买了很久的书仍旧崭新,借了一个同学后,书不仅皱巴巴,原本洁净唯美的封面也被他弄的脏兮兮的,黑黑的,书页缝隙里还夹杂着饼干碎渣。抱歉,我真的很介意。)

聊天时,请等别人说完话。不要中途插话。

如果未曾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这黑暗。

如果未曾经历过被牵挂被关心的感觉,我本可以忍受这孤独。

如果阳光与爱情无法改变我原来的生活,只会让我的彷徨与孤独更加荒凉。

讲一个我最感受深刻的:上网如果不想太糟心。少点评论(引战的)

如果你烦恼,你又不想跟别人说出事情的原委。那么请不要在别人面前说:我好烦,别人一问你又说别提了。(一次两次还好,频率太多真的不好。其实大家都很反感带给自己负能量,影响自己心情的人。)

一件事情,如果觉得部分细节不适合说出来,那就先在脑子过一遍,自己组织好了语言再说出来。不要总是支支吾吾的。

【通常情况下,】不要在现任提起前任。(特别提起前任的优点。)

如果真的喜欢她,请不要在她面前老提xx老找我,(然而自己又拖泥带水,让xx抱有希望。)不要以为这样子形成竞争格局,她会紧张,会迎合你。因为这样的实在是十分不尊重你喜欢的人和那个xx。

一般来说,最好不要去看别人的手机下载了什么软件。

寝室生活,10点后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你对一个人付出越多感情,只会让你越来越迷恋他。对一个人付出越多,只会让你更爱他,而不会令他多爱你。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法则之一。

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民族,一个宗教,越是兴盛强大,对自己越有信心的时候,就越容易做到宽容。(林达)

还有一个,很喜欢刺探别人的隐私,别人不情愿说出来的隐私非得问到底的人,窥私欲严重的人真的很令人反感。

【人常常会发育出很多恶习,最常见的就是好为人师和妄自尊大】

越努力才会越幸运,越幸运才会越努力。

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压迫捆绑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买衣服砍价可以用些心理学知识。先把价格说的很低很低降低卖家的心理预期。

比如300的衣服,你先跟他说160他肯定不答应,然后就再往上推。有些东西只是品牌效应。说白了就是有些东西的价值不值得他能卖得出那个价格。

长得好看的人都美而自知。其实身边大多数人长得都不丑。身边「长得有点好看」的人挺多的

不是你的社交决定你的价值,而是你的价值决定你的社交。

除了父母和恋人是最真心的祝福你的成就,其他人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关心你。

道理上讲得通的东西感情上未必讲得通,你所思考的与内心想要的并不一样。有时候明知是正确的,但是心里却在抗拒,有时明知是错误的,却拼命想把其正当化。互相磨合,互相妥协,把不满敲成小碎片,让这些不满嵌在平平淡淡的每一天中,唯唯诺诺地过日子。(京极夏彦)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加缪)

交浅莫言深。人刚刚到一个新环境时候,往往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容易与他人「交心」(有倾诉欲),讲许多关于自己的比较隐私的事情,过后往往追悔莫及。

不管是家人,朋友,或是恋人,关系莫太亲密。当两个人关系最好最如胶似漆形影不离,让人觉得两人情谊无缝可钻时最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红楼有一言「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要将自己全盘托出,彼此保持点空间。

观点不同很正常。越长大越不要尝试说服别人。因为很累,而且很难。懂得「求同存异」真的很重要。某人最喜欢的明星,电影你再不喜欢也别指出他们的缺点。

即使对方在众人的口碑不错,但你俩就是不对盘,看不对眼。友情是双向的,彼此之间若无互相欣赏吸引,便就此作罢。


朋友是交换观点的人,不是交换感情的人。

因为怕自己自作多情,所以说服自己,好感只不过错觉,睡一觉就好了。


很多时候,到一个新环境一开始能处的很好的不一定能一起走到最后,道不同不相为谋,圈不同再怎么强融也融不了。所以交友不必焦虑,能处得来的肯定处得来,处不来的什么维持友谊的手段也没用。


朋友之间心理地位不平等,这段友情很难长久地维持下去。

千万千万不要装逼太过,别人真的会看出来的。也千万不要用虚假的假象来堆砌自己的形象。

有时候做错事情道歉不一定会被原谅。但是不道歉的人真的很讨厌。


不论你所坚持的这种价值观是多么美好,当你要求这个世界只局限于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当你的价值观不仅仅表现在严以律己,还发展成苛以待人的时候,这种价值观就可能是禁锢思想的,也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它很容易走向极端(林达)

一个人真真正正的财富,家境,实力真的是细节体现出来的。比如真正有钱的人,他再怎么低调,不显山不显水,在他平时日常用品,说话中所体现出来的消费观,见识,价值观都如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比如买大牌的包包,外衣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买那些内在的,比如内衣,内衣反正别人也看不到,买大牌的内衣,这可能真的是消费观和支付能力的问题了。

类比一下,真正有才的人即使他从来不摆明说,但从细节渗透出来足可以感受出来,从他说话时清晰的思维,广博的见识可不就能感受得出是一个有趣的灵魂。

接触到不同的层次,被灌输不同的价值观,最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正义。 有时候,你以为你在做的事是对的,也只不过是因为,那符合你心中的正义而已。

2,你越是费劲心思的去取悦一个人,那个人就越有可能让你痛彻心扉。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压迫捆绑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性也一贯以来如此,所以有时候我总会恍惚地觉得,当下发生过的一切情感,一切悸动,一切事情发展走向,都已经是陈皮烂谷,从古至今上演了一遍又一遍————

因为从古至今,「打一巴掌再给一颗枣」真的是招揽人心屡试不爽十分灵验的招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这句话真的无论什么时候,放在很多事情上都很对。

3,(什么感情都通用,只不过在爱情上你会更加义无反顾,更加一腔孤勇,从而也会更加刻骨铭心。)

同第2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对一个人付出越多,你对这个人的感情就会越深。

想要放弃一个人,在你特别迷恋他那段时间看起来好像很难。因为你很在乎他,你很多原则都可以被他打破,会因为他而妥协。但其实,只要你坚持有一段时间刻意的忽视他的信息,不要总跟朋友提起他,不要总去关注他的动态,不要总故意制造偶遇,如果他真的不在意你,他根本就不会知道你因为他心情是如此煎熬,他也不会感受得出你刻意的明显的忽冷忽近,忽冷忽热,因为他真的不在乎,不care。所以你需要一段刻意不关注他的时间,你才会冷静地理性地看待你的付出,他的表现才会让你寒心,心都凉透了,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的放下一个人的,放弃他。你才会真正的离开,不声不响地不需要他知道,他不再是那个你曾经珍重地放在心上,心心念念的人了。

事实上,当你回过头来看这份感情,其实他不一定就值得你那么多的喜欢。他曾经的让你念念不忘的闪光点其实并没有那么耀眼,你知道吗?其实喜欢一个人,在乎一个人是自带美颜滤镜的,你的喜欢是十分的带着主观性的。你的喜欢或许有时候只是陷入了一个怪圈——「诶,怎么办,我好像真的喜欢上他了」,每一个失眠的夜晚里,为他的彷徨惆怅,每一个因为他发呆听不下课做不了工作,都像是在酿酒,为这份喜欢愈酿欲浓烈。有时候,你喜欢上他,并不是因为你真的百分百被他这个人吸引住,而是真的一半被吸引一半陷入了怪圈,所以你真的可以放下一个人。真的。

他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优秀,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厉害,轻而易举就能伤害到你,其实是你给了他一个机会,你把他放在心上,才让他有机可乘。如果不是因为在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情绪。

其实他曾经对你的真心视若无物的面目真的十分可憎可恶。


4,『在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上,没有语气坚定地提出,就是客套的意思。没有爽快的答应,就是拒绝的意思。』这句话是在网上看到的,一开始乍一看觉得好绕口。差点还以为只是段子手故意排比出来的伪人生道理。但其实后来经历过一些事情,套上这句话才知道其实说的真的很对。比如在外面一起吃饭,那个用肯定句说「我来买单。」他确实真的要买单,很多看似客气却绕来绕去的话其实他真的想aa。

(这只是一个最浅显的例子。不过我看来,在外面一起吃饭最好aa就aa,要不就礼尚往来。不占他人便宜是人品,是基本的素养,或许答主本人还是学生,我身边真正的特别大方的富二代不多,如果他真的不想别人事后还他钱,我也不好意思就此翻页,过后买一件礼物送给他,但轻轻巧巧的,不要刻意摆明是为了还那顿饭的钱。别人尽「地主之谊」,我们也要表达宾客的心意呀)

5,失望和生气是不一样的,生气只不过是想被人哄哄,而失望是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开始理性地思考这段感情存在的意义。

是的,大张旗鼓的离开其实都是试探,真正的离开是没有告别的。

一个人思想成熟,见多识广,了解必要的常识,涉猎广,真心是件好事。无法被理解请不要难过,你的知识也不必因此背锅。

不要为了合群而抹去自己的好习惯。真的不值得。


不要把别人跟你吐槽过的八卦说过的话再说出来,八卦听完要保密

8,请谨慎那些道貌岸然的狎昵,请好好保护自己,提高警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9,热闹只是一阵子,孤独才是整个人生。

——认知心理学有一个「间隔效应」,分几段时间学习,不要试图一次学完所有东西,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研究还证实,学习之后休息或睡一会儿,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事实上当你觉得学得不能再学下去怎么办,不用去看励志句子,睡一觉就好了。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所以烦恼时便着眼于提高自我价值。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明白了这点,就不会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看法。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并不是一件特别主观的事儿,还会因为他自身的客观条件所影响。

有些人确实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但其实他确实有能力可以这么做。比如一起去爬山,他身体素质真的够硬,别人累的气喘吁吁,他仍旧呼吸平稳面色如常,这个时候帮你拎点东西对他来说确实是举手之劳。比如在你急需用钱着急到不行借你一次钱,因为他暂时手头宽裕呀。不过别人有能力做,我们也要心存感恩之心,不要看作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自己的人品和素质问题了。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关于家里的情况或者个人隐私,情感状况坏的方面最好不要总向别人倾诉,第一莫让自己太没隐私,(也可以理解为保持神秘,老是说自己的拮据之处也没意思)第二交情是最玄之物,还是那段话,一开始关系很好的朋友未必能一起走得远。第三烦恼琐碎人皆有之,倾听也是花费时间精力。未必能增进友谊亲密无间,反而会引人反感。

还有一个关于【八卦】的。除了不要把别人说的话说给第三者听,还有一个就是不要背地里讲人坏话(指名道姓,如果是隐喻的反正别人也猜不出是谁那也行)。有些人道理是知道,但总忍不住吐槽。先不说这些话对方会不会事后无意中得知,就说你说人坏话,第三者听了心里或多或少会对你提起警惕之心。

说话习惯性否定的人需要改改。「你跟有些人说话,他第一句肯定是不不不,不管你说的对不对,似乎道理只有从他口里说出来才是正确的。我最讨厌这样的。」

夫妻,情侣吵架千万不要掺合太多,也不要说谁是谁非(适当说说「他确实不该如此」)。你和当事人关系再铁也要记住有些原则不能不遵循。最好说点安慰的话。老话说得好「劝和不劝分」

我自己的感受:一般人都享受别人看不惯自己却干不掉自己。一般人都讨厌看不惯别人却干不掉别人。

更新一个我最感兴趣的家庭教育:

【别以为小孩儿年纪小什么都不懂,你对他好他就会牵挂你的。小孩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强。他们只是年纪小,没常识,没力气,没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而且也没有能力足够足够来保护自己。确实是顽皮,我觉得纯粹就是精力充沛+对周边的世界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娃儿小,父母也无法一直陪他们。但是小孩子的思维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不能用成年人那一套一套规矩来对待他们。比如有时候,哭只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而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人之初生,懵懂混沌,人性本有两面,善恶皆有。小孩子是很天然的表现出人性最初的样子。比如占有欲。成年人也有人性的阴暗面。贪痴嗔怨。】

1,人情绪激动都难以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所以我一看到有些教育小孩子的家长,黑着脸皮,手里还拿着鞭子,怒气冲冲地说:「再哭我就打你!」我看了特为孩子打抱不平,明明小孩子也没有犯什么太大的错误,一般也就顽皮了点,小孩子都已经承认错误了,家长这时候纠结的反而是——你怎么哭哭啼啼的这么不听话!我听了心烦!【再说了像我们长这么大了难过的时候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别提小孩儿了】

小孩子年纪小,没常识,没力气,还没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明明受了委屈自己也懵懵懂懂不明白,更别提和大人讲道理了,哭只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部分家长!就按照他们成年人的思维!认为哭是件丢脸的事!我去你妈的!你鞭子拿在旁边,(有些家长还直接就打孩子)脸黑成那样,谁不会被你吓哭啊!父母是小孩子最信赖最依靠的人,希望家长们也能站在娃儿的角度好好想想。不要按照对付成年人那一套一套的来教育小孩。不要让小孩子缺爱。

60,70年代的家长如果是教育方法不好那还情有可原。在他们小的时候老一辈人更是变本加厉。况且他们的年代很多理念都没有我们先进,丰富。

我越长大越觉得一个人从小拥有理性的父母温馨的家庭对他整个人生来讲是一笔多么珍贵的财富。我放假在家里陪着三岁的侄儿,他要是哭了我都是哄哄他。

先强调一下【他不会受到挨打不要害怕,(他们一害怕就哭)】而且小孩子都很单纯,你说什么他信什么,特别是3,4岁的牙牙学语的娃儿,所以我得说【我是爱你的疼你的】(有些家长会说些气话:再哭我就不认你,抛弃你。)要教育一下【为什么你做这件事情是错误的?它会引起什么后果?】打个保证再说一遍【以后不能这样干了】哄一哄小崽儿就乖乖不哭啦。(我的方法不一定通用。主要是我与我家崽子相处久了自己摸索出的对待他的方式。)

2,之前见过一个家长说他为了教育女儿要懂得人外有人,在同事面前跟她女儿夸人家的闺女好看,她女儿听了不开心,他就感到很忧愁觉得女儿这样做不对。

呵呵,要是别人在我面前跟我说,「你瞧,xx长得比你好看,比你厉害」cnm老子听了也不开心的好吗呵呵。

3,可能我本人性格十分护短吧,我再继续讲讲教育孩子的事。(从带我侄的经验,大家听听对不对,毕竟我的年纪很没说服力。)

教育孩子,在家里教就好。不要大庭广众之下凶孩子。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年纪有多小都是。比较小的孩子(3,4岁左右)会产生害怕被爸妈抛弃的恐慌,会产生很多软弱的情绪。比较大的孩子实在是很让他难堪。反正我小时候,我要是不听话,我妈来教育我,我哭,要是遇到家里有人坐,那个人即使是静静的看我我也会感到极度的难堪。

很多时候只要凶一下就好了,给彼此一个台阶。因为小孩只是很喜欢做自己的「舒适区」的事情。你要他做一件事,你要以理服人,跟他说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不做的后果。毕竟我们都是为了他好。他要是不听就诱惑他,或者就适当的生气。适当的拿出家长/长辈的权威。适当教育教育。不要太秉承「棍棒出孝子」,有些家长想不通为什么心那么狠,反正我侄眼泪一掉我就心软到不行。

打孩子打pp或者打手心就好了。不要打太凶……有些人,自己看着不心疼吗我的天?

现在想想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是青少年叛逆期的诱因吧。有些家长生气总说「我抛弃你了」「你走吧」「不认你了」「不要踏进我们的家门口」类似抛弃的话语,当小孩渐渐有独立意识的了,以前那些恐慌被抛弃的焦虑,那些曾经软弱的情感,自己无法控制无法把握仿佛会被遗弃会渐渐演变成病态的戾气。

凡事有因有果吧。

【强调一下,世界上凡事无绝对,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很多时候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人性格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客观环境也不一样。】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倘若哪里说的不好欢迎在评论区指出来,欢迎讨论。一起思考,一起成长。:D】

【最后谢谢阅读,不过我一有什么感想就会继续更新的~大家还要看点啥】

【觉得好就点个赞呀。】

【我现在比较需要「赞」。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点感谢之前先点个赞,谢谢喜欢:)】

【我顶多也就懂点一些道理吧。从小家里父母比较溺爱,所以小时候挺不懂事的,以前做了很多不妥当的事情,大家如果觉得我讲的挺一回事的,其实就是我经历过,思考过,反省过。现在人也不厉害,好多日常生活常识技能都不会,不会烹饪,只会往电饭窝撒把米。人自制力也不好,老是玩手机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