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贷」是近期热词,关注经济绕不开地产,那这问题自然值得担忧。
为什么担忧?因为影响范围确实不小。
1、今天最早看到的是HT固收的老师测算断贷的影响规模可能在500亿左右,心想500亿那就还好,「风险可控」。
他们用的测算方法,是媒体报道目前涉及5万户,平均百万推算,金额应该在500亿。
2、今天中午,在一个机构群看到HX地产的老师给了一张「强制」停贷的项目统计表,据统计目前断供影响按揭金额在3350亿左右。此时,不得不说咱就有点慌了,毕竟2021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发放不到1.4万亿,这个金额占每年的新增比例就有点高了。
HX地产给了一张涉事企业的表单,图片高糊,就不放了。据其介绍,他们是根据业主发布的网络信息整理了断供的楼盘,并根据网络上查到的对应楼盘面积和均价,以及假设按揭贷款比例,大致测算了目前断供楼盘可能影响的按揭金额为3350亿左右。而停贷的主要是恒大的项目。
3、今天下午收盘后,GF地产的老师直接上了个「鬼故事」版本,其预估「潜在受影响银行资产约2万亿」。根据央行的披露,2021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32万亿。也就是说我们几十年累计下来的个人住房贷款的存量是38万亿左右,而这次波及的范围已经在2万亿左右,占比已经超过5%。不得不说,这个测算版本是货真价实的「鬼故事」版,背后不凉才怪。
他们是如此计算:
停工5亿平米,按照1w/平米资产价格测算,对应资产价值5万亿,若都是已售项目,中国居民购房平均首付比例为60%,则对应2万亿按揭贷款。若5亿平米都是在开发项目,评估余额约为1.8万亿左右。按揭贷款与开发贷款无法同时存在,因此影响在2万亿左右。
4、还有个版本,来自TF地产的老师,测算出潜在断供规模在3.6-7.3千亿(。
如何计算?
截至21年末,克而瑞统计24个重点城市延期交付项目占21年销售面积的比重为10%(TOP3:郑州29%、长沙25%、昆明21%)。悲观假设全国延期交付项目占比为5%-10%(67家潜在出险房企销售占全国比重35%左右,对应这些公司15-30%延期交付比例),对应销售金额9.1-18.2千亿;央行数据显示,新房按揭贷款发放额占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的比值长期稳定在38%-42%之间。在40%的中性假设下,对应按揭潜在断供规模在3.6-7.3千亿,占21Q1按揭贷款余额的比重的0.9%-1.9%,整体来看难以构成系统性冲击。
为什么标题用了「传染性」一词?
简单回顾上文,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同券商的断贷规模测算,随着时间推移,在快速「跳涨」:从早上HT的500亿,到中午看到的HX的3350亿,再到下午3点左右GF的2万亿。不得不说,他们的测算数据就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恐慌情绪的「传染性」。
当然,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和今天A/G股市场上银行股的暴跌有关。港股招商银行收盘重挫近7%,确实少见。
插一嘴题外话。专业一点的人可能会说招行地产相关贷款比例不高,资本市场瞎跌。我认为就别纠结这个问题,2022年Q1,市值1000亿以上中资银行,只有招行不良率环比上升。招行是主攻零售业务的银行,其零售客户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地产问题的传导,甚至是先行指标(毕竟断贷都是最后选择)。
那么接着讲,为什么会有传染性?
从实际感知来说:
1、断贷发生在停工之后: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大量关于断供的新闻曝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实很多都是已经发生,但新闻媒体会不断追逐报道,加速这种事件的「传播」。
2、房价下跌那大家「愿买愿卖」,也就那样。但是,断供会直接打击资产价格信心,且从未如此大范围出现,会直接影响居民信用。因为断供家庭无法再加杠杆,又会影响当前市场销售(主要是期房),进而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及贷款意愿,最终导致地产类资产价格出现进一步下行压力、各种债务违约频发,更有甚至...(就无法写出了)。这就是恐怖的向下螺旋,没有外力,无法结束。
问题怎么解决?
6月社融数据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数据仍然很差(就是买房加杠杆意愿很差)。加上上述问题的出现,7月以来央行把资金利率进一步降低一个水平,或许就是提前发力(预防更大风险)。
我们暂且不讨论非居民部门,也就是政府和企业的杠杆率(已经很高了,最近好些机构被点名降杠杆)。
去思考一个问题,仅仅靠给居民部门送水,问题就能解决吗?就这种环境,换你,你还加杠杆买房吗?
所以,咱不知道怎么解决,不知道领导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