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从中苏关系破裂,东北就成了工具人。低端产业所供给的原材料拉进关,没有配套再加工,产业利润难以留存;中端产业拆分后建三线,钢厂、机械、汽车等生产线纷纷转移,留下的部分又被国企改制霍霍够呛。
举个例子,我是做期货研究的,这段时间螺纹钢利润能达到螺纹钢吨钢1000元左右,热卷吨钢1300左右,各品种均达到历史高位,而对于自有矿山和焦化产能的企业(如鞍钢)利润更高,然而鞍钢的实际利润只能达到300至500,那么为啥呢?
一是这些国企分担了本应政府来承担的社会福利等义务,如教育、医疗、供暖、扶贫等,甚至各种救灾募捐都有指标要求
二是对口的下游(也是国企)只用极低的价格进行采购,如轨道钢成本5000,国家采购只给4000,更别提航母甲板钢,连研发成本的没法抹平,怎么办,还能不卖?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把仅存的利润上缴国家。没有资金留存的地区拿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