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吃过大苦头。
以前读到过一些讲留学生活的文章,讲到外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其中一种看法是这样的。中国留学生在政治见解上十分深刻(跟外国同龄人比较起来),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十分幼稚。
曹爽应该就是类似的情况。
共同点是接受过良好的政治教育,对于理论抽象的事情十分了解,对复杂隐晦的现实事件缺乏认识。如果你将事情进行归纳总结,抽象出来,用理论概括的方式讲述给他们听,他们会很轻松地根据各类条件做出正确判断,指出事情本质,做出正确抉择。如果直接让他们处于事情当中,初则如潮水将至,迷茫不知危险将至。已而浪潮汹涌骤然升级,则惊慌失措,慌不择路。他们会在迷茫中错误地就近登上海中礁石,失去涉水逃往远处岸边的机会,最后在绝望中被浪花吞噬。
纸上谈兵则侃侃而谈,躬耕南亩则不辨菽麦。
曹爽的决策,就是这种潮水突然涨起来了,慌忙逃上身边的礁石躲避,却不肯涉水逃往真正的岸边的典型表现。
很多人都讲,曹爽逃往许昌,也会遇到很多风险。这些风险就是涉水。曹爽就地投降,就是登上礁石。一开始看起来是安全的。然而等到潮水涨起来以后,他们就不再可能涉水,而礁石本身就是被海浪淹没的残余,于是他们就只有死。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司马懿,本来就面临着死的可能。
放弃抵抗,就地投降,这种事在汉初就发生过一次。被一个女人痛骂了一顿,没有做成。
当时吕后去世,吕家手握军政大权。吕后遗命,不许他们送丧(【吕太后本纪】:「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但是吕家这些人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深意。他们只做到了「慎毋送丧」的事,却远远没有做到「据兵卫宫,毋为人所制」的事。吕后一死,大臣们就开始谋划夺权。第一次尝试,就是派人去游说掌握兵权的吕家子弟吕禄,说了一通你带兵在此才会引起猜疑的鬼话,诱骗他交出兵权以放下嫌疑,回去做一国至尊的赵王(【吕太后本纪】:「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就信了,和吕家人商量,然后一直犹豫不决。结果还是吕家的女人懂事,指出没了军队吕家就完了(【吕太后本纪】:过其姑吕嬃,嬃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就这样犹豫不决的情况下,前线传来消息,大臣们与齐国联合打算诛灭吕氏的事情暴露,相互之间的敌意揭穿。趁着相国吕产入宫谋划的空档,大臣们决定以快打慢、立即动手。于是,一方面,他们假传圣旨,声称皇帝让周勃代管北军,一方面继续派人欺骗吕禄说皇帝让太尉周勃代管北军对他有利,让他赶紧交出印绶。周勃在交接的第一时间就组织北军起兵。这时,大臣们并没有控制守卫宫廷的南军。因为南军都是从关东调来的,都不是关中人,关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无法影响到他们。这就给了吕氏一族反击的机会。这个时候信息差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由于大臣们以快制慢的打法,吕产并不知道北军已经没了,结果在宫殿外被堵住,无路可逃的吕产被杀。接着大臣们就杀了吕氏一族。等到后来立汉文帝,他们又诓骗少帝出宫,杀了少帝一家,以及少帝的兄弟们。
这次政变的一些设计,例如说诱惑吕禄放弃兵权,回去做他的赵王,和司马懿诱骗曹爽是相似的。司马懿同样是诱惑曹爽放弃抵抗,承诺不杀他,回去做他的富家翁。事后杀起来则杀得非常痛快,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就连出嫁的女儿也要杀。这个风气似乎从是曹操杀伏皇后开始的。后来很多年以后才被废止。好像废止的理由之一就是三从四德之一的「出嫁从夫」,从而避免了女儿跟着家族一起被杀。这一条封建道德吧,你要是傻子一样当尚方宝剑用来夫妻吵架,其实是没什么用的。但是关键时刻拿来救人还行。只是谁也没想到后来的理学家就是傻子。
关于这个取信于人的事情,后来唐代有一个事儿很有讽刺意义。唐代喜欢赐丹书铁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死金牌。一般人理解,免死金牌是莫大的信任和光荣。但是政治上这个事儿并不是这么简单。有一次唐朝赐给一个大将丹书铁券。大将说,皇帝给谁丹书铁券,一般就是想杀谁,不如反了吧。于是就反了(【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李怀光】:「凡疑人臣反,则赐券。今授怀光,是使反也。」)。这种取信于人结果反而没了信任的事情,在春秋时期也有过。平王东迁时,根据「国际会议」达成的协议,周平王以郑国为卿士执政。郑国是申国的女婿。申国是周平王的杀父仇人,也是周平王的拥立势力。郑国也算是代表申国执政。一开始是郑武公,他和申国的关系也是杀父仇人。接着是郑庄公,他和申国的关系,是申国是他的外公。郑庄公的时候,周平王开始和虢国眉来眼去,周郑两国失去信任。为了重建政治互信,决定交换人质。周郑两国将太子送到对方那里做人质,史称「周郑交质」。历史评价说,这说明双方已经失去互信了。这个操作效果还行,至少周平王最后还是没有换掉郑庄公。双方决裂要等到周平王死了以后很多年了。当时他的太子离开郑国回来,马上就死了。公开的说法是哀伤过度。然后大臣们拥立了太子的侄子、前太子的儿子继位,后来这位王孙联合虢国去打郑国,爆发了繻葛之战,被射了一箭,怂了。周天子变成吉祥物就是从这开始的。
曹爽的考虑其实挺好理解的。一般人理解不了司马懿这种思路。我原先也理解不了。因为这太理性了。曹爽正好是不理性的反面。他只考虑进退结果,却并没有考虑自己的进退可以交换什么、有什么切实的形势可以提供保障,政治势力的分布和将来的发展前景,而只是空泛得相信所谓保证。
想事情不从事情上想,而从人情上想,就已经失败了。
我们一般人都见惯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就算嘴上说「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其实也并不知道这个残酷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就更不用说理解什么叫做「无所不用其极」了。
司马懿是个战克之将。
他谋事用兵,全都能够做到事先预料。这里面固然可能有后来史书文饰吹捧的地方,但是从具体表现来看,就算不是料事如神,至少也是料敌机先。料敌机先也就罢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高光时刻。司马懿出挑的地方在于,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执行者。他能够预判敌我双方的行为,并且能够坚决地执行自己的战略。一般人预判了事情以后,在执行时就会有一些不耐烦。走程序走得烦躁不安,失去耐心。结果就是想好的事情办得敷衍了事。司马懿不但能够制定谨慎周密的计划,而且可以一丝不苟地执行完毕。这个人的执行力太强了,简直就像一台无情的办事机器。
问题就在这里。作为一台无情的办事机器,他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诱骗曹爽可以取得胜利,那么他就会坚决诱骗曹爽。什么蒋济陈泰全都用上了,无所不用其极。诛灭曹爽是深思熟虑以后定下的战略目标,那么他就会坚决屠杀曹爽一族,寸草不留,谁说都没用。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我们充分理解他的思维方式,那么当他拼命诱骗的时候,你就应当恐惧到极点。所以一开始曹爽还可以犹豫不决,但是当司马懿一再派人来诱降、表现出势在必得的态度时,曹爽就应该说:「仲达老贼数使使诱我,言卑信重,是所求于我者重也。求我者重,则忌我者深也。且欺我,故数诱我。是轻我也。忌我而轻,若降,必不免。」
现实中很多打工人之所以被老板欺负得死死的,就是因为这个「忌我而轻」。老板怕你个傻瓜学会了本事,只教给你干活,不交给你渠道。然后又看不起你这样一个没有关系只有一腔热血的打工人,就死死地欺负你。
曹爽并没有认识到,投降之后,自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非但没有利用价值,而且他的年轻,恰恰是年迈的司马懿最不能接受的条件。因为一旦几年后司马懿身死,曹爽正当壮年,那么司马懿家族的命运不会更好。所以即便是投降的情况下,曹爽也是不能活的。如果曹爽在投降的第一时间选择自刎,那么曹氏家族的结局反而会好一些。要是这样的话,那么曹爽投降什么呢?
曹爽的思路,就是别人怎么挖坑自己怎么跳,最后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屈从于虚假的安全感。
我们不用以过于复杂的方式来应对这样的问题,也不需要因此丧失什么信念啊、理想啊、温情啊之类的基本情感。我们只要记得一件事情就行了:
做人要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