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相信了司马懿不动杀机的允诺?

2019-02-02财经

曹爽在得知司马懿起事后,并不是始终打算投降的,他的心态是逐步发生变化的。这也是他犹豫了那么久的原因。

他的心理变化大约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节点,第一是桓范到来给他分析局势。第二就是司马懿以洛水为誓言。这两件事的发生让曹爽心态起了变化。

曹爽的共有三个期望,保住权势是一,保住富贵是二,保住性命是三。其中第三条是他的底线。

在第一阶段,他心中是恐惧的,他惧怕与司马懿交战,并认为投降最多输一半,毕竟自己在战场上基本打不过司马懿,这时候投降在他心里是首选,因为能保三争二。

在第二阶段,由于桓范的到来,曹爽脑子逐渐转过弯了,他明白了一个事实,也就是投降则必死,交战反而不一定输,甚至自己还有优势。所以这时候他心中应该是更倾向交战,因为开打虽然也可能兵败身死,但却可能去争取那个一,在期望值上远高于投降,因为投降连三都得不到。

在第三阶段,随着洛水为誓,曹爽的心理又起了变化。此时虽然交战可能争一,但也可能三都不保,而投降大概率能保住二。这时候怎么选就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说曹爽并不是输在什么驽马恋栈豆,他的选择都是正常的,无可指摘,在这世上除了少数极富冒险精神的赌徒以外,绝大多数人处于那个位置都会做出和曹爽一样的选择。

我们以后人的眼光觉得曹爽愚蠢,其实若真的处在哪个位置上,基本不太可能做得比曹爽好。

下面是高平陵之变全解析,多图长文预警。

确切地说,高平陵之变并不是一场战争,但是这长达十年之久的争斗,其中双方博弈的凶险和激烈程度却不下于一场大战。而司马懿最终能够获胜,也得益于他的兵学思想。因此可以说高平陵之变不是战争而胜似战争。

在从辽东回师的路上,年已六旬的司马懿或许也在回想着自己的过往,他已经老了,这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有辉煌也有失意。如果说这时候司马懿就有不臣之心的话,那显然是不准确的。魏明帝正当壮年,大权独揽,他是不可能有一丝机会的。当时的司马懿想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如何平稳着陆。如今功成名就,司马家也后继有人,他似乎可以安心了。但历史就是这样戏剧性,一个巧合将司马懿再次推上了前台。

238年十二月,魏明帝曹睿突然身患重病,他和他的父亲曹丕一样,都没能继承曹操长寿的基因,等到转年一月病情持续恶化,竟然陷入弥留之际了。

由于继承人曹芳年纪太小,曹睿选定了五个人的托孤大臣班底,分别是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和骁骑将军秦朗,其中曹宇为大将军是辅政大臣之首。

本来如果这样顺利过渡下来的话,后来的局面就应该是司马懿再干几年光荣退休,曹芳成年后曹氏江山也能延续下去。但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偏差,魏明帝曹睿的近臣孙资刘放的一念之差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由于这二人与托孤大臣团关系不睦,于是以曹宇等人图谋不轨为由希望劝说魏明帝改变托孤大臣的人选。

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而宇常在帝侧,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气微,宇下殿呼曹肇有所议,未还,而帝少间,惟曹爽独在。放知之,呼资与谋。资曰:"不可动也。"放曰:"俱入鼎镬,何不可之有?"乃突前见帝,垂泣曰:"陛下气微,若有不讳,将以天下付谁?"帝曰:"卿不闻用燕王耶?"放曰:"陛下忘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内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帝得放言,大怒曰:"谁可任者?"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三,裴注)

他们希望罢黜曹宇夏侯献等人,同时又留下了曹爽,没有全盘否定皇帝的选择,这让皇帝更容易接受一些。而魏明帝在病入膏肓之际似乎头脑不太清醒,竟然轻易答应了这一请求。

后来在回光返照之时,魏明帝可能又清醒过来了,以困乏为由不想遂他们的心意,但由于身患重病体力不济,竟然被这两个胆大妄为之人强行拉着手下诏,就这样曹宇仅仅上任四天便被罢免,而司马懿则意外收获大奖。

放、资出,曹肇入,泣涕固谏,帝使肇敕停。肇出户,放、资趋而往,复说止帝,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於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三,裴注)

有一种说法认为孙资刘放是司马懿的内线,毕竟这次人事变动司马懿成为最大赢家。其实这个可能性并不高,司马懿在曹丕和曹睿时期并没有高平陵之变后的权势,一直都比较低调的,按说不该这么轻易就拉拢到皇帝身边的人,毕竟魏明帝也算是一代英主,对司马懿有所防范。

另外,当初版托孤大臣组合已经确定的时候,司马懿还尚未从辽东返回,他在白屋收到皇帝的诏书,得知了曹睿病重的消息。白屋在河南省辉县市,距离洛阳四百多里,司马懿疾奔一天就返回洛阳了,根本无法在这么短的几天中安排孙资刘放去展开干预。

帝大遽,乃乘追锋车昼夜兼行,自白屋四百余里,一宿而至。引入嘉福殿卧内,升御床。帝流涕问疾,天子执帝手,目齐王曰:「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与大将军曹爽并受遗诏辅少主。(晋书宣帝纪)

由此可见司马懿匆匆赶回来以后,这件事已成定局了。所以这应该就是一个巧合,孙资刘放为了自己的前途进行了一次冒险,凑巧给了司马懿机会。

这样的结果是之前司马懿没有预料到的,虽然他在曹丕病逝后也做过托孤大臣,但地位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当时同任托孤大臣的曹真和曹休都是曹氏二代的栋梁,而如今的曹爽无论在能力和经验上都差了不少,这就让司马懿产生了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许可以更进一步,登上权力的巅峰。

在传统观点中,「驽马恋栈豆」、「不失作富家翁」等桥段成了曹爽的万年黑料,但此人真的如此不堪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曹爽若真是个废物,怎么能把司马懿压制十年呢?要知道吕禄等人在吕后去世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就被周勃陈平一网打尽,由此可见,一个完全德不配位的人不可能坐稳权力的宝座十年之久。因此在介绍司马懿如何赢得这场持续十年的拉锯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说说真实的曹爽是个怎样的人。

曹爽从小就谨慎稳重,而且与曹睿的关系也是很亲近的,虽然他的官职武卫将军没有多显赫,但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天子的亲随,负责天子的安全保卫,以前许褚就做过曹操的武卫中郎将,由此可见曹睿对曹爽的信任。那么曹爽是仅凭被天子宠爱才被选为辅臣的吗?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并不全是,曹爽本人还是有些才干的。

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宠待有殊。(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首先能得到天子信任的人绝不是泛泛之辈。而且曹爽成为托孤大臣之后,并不是立刻独断专行和司马懿搞对抗,而是先低调了一段时间麻痹对手,这也体现出他还是有一定政治智慧的。

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这里还要提一下丁谧,此人可以说是曹爽手下里能力非常突出的一个,若论智谋恐怕仅次于「智囊」桓范。况且这时候桓范还不算曹爽的人,所以说此时丁谧就是曹爽的谋主。他对曹爽献策,请奏天子将司马懿升为太傅。名为升迁,意在夺权。

丁谧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在他们给皇帝的诏书中,引用的是汉明帝登基后拜邓禹为太傅的例子,希望把司马懿变成第二个邓禹。邓禹虽然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功臣之首,但是在汉明帝即位后,基本是把他当做一个吉祥物来对待了,地位尊崇却没有什么权力。两年后邓禹病逝,也难保不是郁郁而终。

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后汉书邓寇列传)

至于夺权的具体办法则是让司马懿领兵打仗,让他远离朝堂。让对手远离了权力的核心,曹爽就更方便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司马懿毕竟年纪很大,万一要是风餐露宿死在征途上的话就更加完美了。这就是曹爽一党打的好算盘,由此可见他手下还是有一些能人的,司马懿的对手并不简单。

司马懿没有办法,只好继续承担起曹魏军事方面的重任。果然姜还是老的辣,241年司马懿大破东吴,于三州口之战击败了吴将全琮、朱然等,斩获万余。243年再次南征,诸葛恪不战而逃。

见司马懿立下功勋,曹爽一党着实有些眼热,也想立些军功。他们选择了蜀国作为目标,但后诸葛亮时代的蜀国在蒋琬治下并不是什么软柿子,除了不再大规模北伐外,和当初并没什么差别,仍然具备很强的实力,曹爽的伐蜀行动注定不会成功。

既然要伐蜀,就必须以雍凉战区为前沿阵地,所以雍凉都督这个职位就必须争取过来。司马懿曾经作为雍凉都督与诸葛亮对抗多年,在当地有着很深的根基,可以说这里就是他的基本盘。司马懿离任后,赵俨接任雍凉都督,赵俨又是什么人呢?

其实赵俨虽然不出名,但却是曹魏的元老了,此人出身于颍川赵氏,也是颍川系的世家大族,而且他与辛毗、陈群、杜袭齐名,看到后面这三个人,也就清楚赵俨的身份了,他是世家大族阵营的一员,决不是曹爽可以轻易拉拢的。

初,俨与同郡辛毗、陈群、杜袭并知名,号曰辛、陈、杜、赵云。(三国志魏书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可这时候赵俨已经年过古稀,正闹着告老还乡,于是曹爽抓住机会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雍凉都督,把这个职位安排给自己的表弟夏侯玄。

事情都有连带关系,这里费了不少笔墨描述这一人事变动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最终将成为了曹爽和司马懿之争的关键。

夏侯玄担任雍凉都督,就空出了他原来的职位中护军。这个中护军可不简单,它是禁军的统帅之一(还有中领军)。之前的人事安排是曹爽弟弟曹羲担任中领军,另一个弟弟曹训担任曹爽做过的武卫将军,再加上夏侯玄这个中护军,可以说曹爽已经控制了洛阳几乎全部的武装力量。

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但这次拿下了司马懿势力范围的庸凉战区,就必须得做一点表示,不能吃相太难看,否则可能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弹,毕竟曹爽和司马懿还维持着基本的平衡,没有公然撕破脸。于是作为交换曹爽让司马师接任中护军。

魏略曰: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裴注)

可能曹爽考虑曹羲这个中领军为第三品,地位略高于第四品的中护军,因此可以压制司马师,但最终这一不理智的决定令他死无葬身之地。

再说回伐蜀之战,曹爽手下确实有些人才,但这些人搞阴谋权术是一把好手,打起仗来就不行了,再加上蜀国坐拥山川之利,又有名将王平姜维等名将领兵,曹爽自然讨不到好。

这一点司马懿早就看得通透,他劝曹爽不要出兵。其实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司马懿知道曹爽肯定不听,但仍然要说,目的就是激将,越不让他去他偏要去,结果不会改变,同时还能落个未卜先知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而曹爽等人未必不知道司马懿的想法,但他们早就被建功立业的欲望蒙蔽了双眼,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军事小白的现实。

很快,曹爽征调大军走傥骆道南下,意图夺取汉中。但现实是残酷的,他们被王平区区三万人阻挡在汉中门户兴势山。要知道王平可是能够硬抗张郃的名将,遑论曹爽,魏军最后只好狼狈撤退,损失大量辎重却无功而返。这件事让曹爽彻底认清了自己不擅军事的现实,最终这也决定了他的命运。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又让曹爽的弱点被继续放大,246年吴国进犯柤中,柤中位于今天湖北省南漳县、宜城县蛮河流域一带,在沔水之南。当地百姓闻风逃往沔水北岸。司马懿认为如果百姓跑回沔南,一定还会引来吴军,所以应把百姓留在沔北。

七年春正月,吴寇柤中,夷夏万余家避寇北渡沔。帝以沔南近贼,若百姓奔还,必复致寇,宜权留之。(晋书宣帝纪)

曹爽表示目前沔南守不住就把百姓留在沔北,这也不是回事啊,长此以往岂不是把沔南拱手相让了吗?

曹爽曰:"今不能修守沔南而留百姓,非长策也。(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对此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他认为事物安全与否关键在于它所处的位置,兵法说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这就是统兵的纲领。假如敌军用两万兵力在沔水阻截,用三万兵力牵制我军沔南的部队,最后用一万兵力攻柤中,那样就没得救了。

帝曰:"不然。凡物致之安地则安。危地则危。故兵书曰'成败,形也;安危,势也'。形势,御众之耍,不可以不审。设令贼以二万人断沔水,三万人与沔南诸军相持,万人陆梁柤中,将何以救之?"(晋书宣帝纪)

成败是可以直观看到的「形」,强者胜弱者败,这是自然而然的。而安危是一种不可以直观看到的「势」,弱者也可以借势变强与强者抗衡,从而转危为安。这就是孙子兵法军形篇和兵势篇的精髓。曹爽说的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他只能看到成败,却看不到安危,结果将这些百姓置于险境,全数送给了东吴。这就是普通人和顶级军事家战略眼光的差距。

爽不从,卒令还南。贼果袭破柤中,所失万计。(晋书宣帝纪)

经过这两次,司马懿彻底看清了曹爽集团的软肋,他们在军事上太过无能,而且缺乏逆风作战的勇气,一旦形势不利就会气馁,因此日后即使战场相遇也无需畏惧。这一准确的判断成为司马懿最终取胜的关键。

连续两次在军事行动上吃了瘪,曹爽一党只好放弃了建功立业的打算,把精力转移到攫取权力上来。他为了挟持天子软禁了郭太后,又结党营私,在各处安插自己的势力。同时骄奢淫逸,衣食住行也多有僭越,甚至强占先帝的才人,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司马懿心知此时无法在明面上与曹爽对抗,只好暂时蛰伏。

躺在病榻上的司马懿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当初他不想为曹操效力,曾经装病整整七年不露破绽。人生如戏,绕了一个圈,他好像又回到了原点,这次他将重操旧业,三国第一影帝即将迎来他人生的最高潮。

司马懿对付曹爽的方法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非常奏效的计策,首先对曹爽示弱,让他大权独揽,然后使之自我膨胀并放松警惕,进而出天怒人怨的事,最终失道寡助,这时再一击致命。春秋时候郑庄公消灭弟弟共叔段用的就是这个套路。

曹爽最嚣张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呢?这一点可以从清河、平原二郡争地界一事体现出来。当时孙礼担任冀州牧,负责调解这件事。孙礼认为这很容易裁决,以地图为准即可,于是支持平原郡的主张。这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可,当初司马懿击败全琮、朱然的时候,孙礼也在他麾下作战,所以算是自己的嫡系了,这时候肯定要力挺一下老部下的。但是曹爽不答应,他说地图有问题,还得从长计议。

若欲使必也无讼,当以烈祖初封平原时图决之。(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而曹爽信清河言,下书云:"图不可用,当参异同。(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魏烈祖就是魏明帝曹睿,魏明帝时期的地图在时间上并不遥远,很有说服力,但是曹爽却硬要阻挠,而且给不出什么合理的说法。后来孙礼上奏说这么明显的事如果不能主持公道那我不如辞官。曹爽认为孙礼不给他面子,竟然判处孙礼五年徒刑,后来经人说情才在一年后转调城门校尉。

爽见礼奏,大怒。劾礼怨望,结刑五岁。在家期年,众人多以为言,除城门校尉。(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这说明曹爽是对人不对事。孙礼这件事办得有理有据,挑不出毛病,但错就错在他是司马懿的人,只要是司马懿的人就要反对,这在曹爽阵营里就是政治正确的事。孙礼的表态说明他是坚定站在司马懿一边的,这才是曹爽勃然大怒的主要原因。

之后孙礼起复,又被升为并州刺史,临行前他向司马懿表达了自己对曹爽胡作非为的不满和痛心,希望司马懿能挺身而出。但司马懿说你打住吧,不能忍也得忍。

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之前夏侯玄和司马师人事变动一事,说明当时曹爽和司马懿还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的,但现在这样公开打击司马懿的人,就属于已经撕破脸了。孙礼比较耿直,希望司马懿出头对抗曹爽,但司马懿这么精明老练,时机未到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冲动。

目前曹爽太过强势,司马懿让孙礼忍耐是为了保护他,也是在保存自己一方的实力。孙子兵法中说: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不可硬拼。这时候只能等,等待对手自己犯错,露出破绽。当初靠这一策略耗死了诸葛孔明,现在暂且放纵一下曹爽又有何不可呢。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司马懿示敌以弱的策略非常奏效,曹爽逐渐放松了警惕,多次带着他的兄弟们出城游玩。桓范劝他说:「你掌握大权,你的兄弟掌握禁军,现在一起出城,一旦有人图谋不轨关了城门,你可就回不来了。」

爽兄弟数俱出游,司农沛国桓范谓曰:「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谁复内入者?」(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之前说过,桓范此时还不能算是曹爽的人,但是他心里已经偏向曹爽了,所以才会苦劝。他所说的关闭城门的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有能力有胆量这么做的人只有可能是司马懿了。

桓范出身的龙亢桓氏虽然也是世家大族的一员,但桓范是曹爽的同乡,而且曹爽对他比较礼遇,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站在曹爽一边。但曹爽却辜负了他一片苦心,仍然是迷之自信,他觉得没人敢这么干。就这样,一个曾经谨慎持重的青年俊彦逐步在自我膨胀中走上了不归路。

不过桓范的提醒多少还是让曹爽心中产生了些许疑虑,他决定再派人试探一次,毕竟老戏骨有过装病的前科,而试探的人选就是刚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的李胜。

李胜在魏明帝时期因为卷入浮华一案,仕途黯淡。等到后来抱住了曹爽的大腿,短短九年间就从县令提拔到封疆大吏,可以说是火箭般的蹿升,这也证明他是曹爽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李胜在去荆州赴任前,到司马府上去辞行,其实就是想看看司马懿生病的真伪。这对司马懿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一旦被李胜看出端倪,就会招致曹爽的疯狂打击。

当年和诸葛亮的使者会谈,司马懿不仅没有透露一点情报,反而套出了蜀军的机密,这一次李胜一样落入司马懿的算计之中。

因为来访这件事是不可能提前告知司马懿的,所以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是司马懿的即兴表演。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杰出的影帝,司马懿未雨绸缪,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他的演技非常精湛,在言行中表现出言语不清、听力障碍、上肢麻痹、不能进食等状态,这都是明显的中风症状。古代没有输液技术,中风患者若难以摄入食物则必死无疑。李胜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断定司马懿命不久矣。于是告诉曹爽说司马懿只剩一口气了,不足为虑。

懿令两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进粥,懿不持杯而饮,粥皆流出沾胸。(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胜退,告爽曰:「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经过这件事后,曹爽就再也不把司马懿当做威胁了,司马懿也顺利渡过了这次危机,接下来他只需要静静等待,只要时机到来,他就会发动雷霆一击。

政变这件事最是生死攸关,一旦失败除了逃亡外国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这也是最机密的事,为了防止泄密,参与者一定要少,因为即使几个主要参与者自己不泄密,也难保他们身边的人是不是可靠。当初董承密谋除掉曹操,其失败的原因就是犯了参与人数过多这一大忌。

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承遂与刘备同谋,未发,会备出征,承更与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结谋。事泄,承、服、辑、硕皆为操所诛。(后汉书董卓列传)

司马懿作为顶级权谋家自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的行动只有两个人知情,除了他自己以外就只有长子司马师,连司马昭都没有告诉,保密工作做到这个地步,难怪曹爽一无所知。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晋书景帝纪)

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司马懿如此信任他是有道理的,高平陵之变前夕的司马师无论在能力还是心态方面几乎都已经得到了他父亲的真传,这也体现了司马懿在用人方面的高明。

早年的司马师是一个出身富贵的公子哥,他与何晏夏侯玄等人交好,经常一起清谈,但后来由于浮华党人遭到魏明帝曹睿的嫉恨,司马师的仕途几乎就被堵死了。而这时候他又失去了结发妻子夏侯氏(死因存疑)。

司马师从人生赢家一夜之间变成了前途黯淡的鳏夫,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挫折只能摧毁弱者,真正的强者却会愈挫愈勇。当司马师东山再起的时候,已经是曹芳时代了,在家中闲居几年之后,当初那个风度翩翩的富贵公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极为冷静乃至冷酷的中年男子。

在重新出仕到高平陵之变这些年里,司马师做出了一个壮举,即训练了三千死士却不被人发觉,而起事前一夜就能集结完毕。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晋书景帝纪)

千万不要低估它的分量,即使统军能力强如兵仙韩信,也会因为手下的背叛死于非命,司马师却能做得如此完美,这份统率力和个人魅力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曹爽犯错了。这个机会不会让司马懿等太久,一场席卷整个洛阳的血雨腥风即将到来。

新三国电视剧有一段台词,曹爽对司马懿说你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夺走了我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司马懿回答说我挥剑是只有一次,可我磨剑磨了十几年。这可能就是司马懿真实的写照吧。他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就在李胜的试探之后不久,249年正月,曹爽兄弟将与皇帝曹芳一起去拜谒魏明帝灵柩所在的高平陵。

十年正月,车驾朝高平陵,爽兄弟皆从。(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司马懿不会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今他已年逾古稀,光阴的流逝让他不能再等待了,他已经隐忍了一辈子,这一次他将爆发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起事的前夜,司马懿终于将具体计划全盘托出,司马昭听后紧张地夜不能寐,而早有准备的司马师却安然入睡,这份沉稳的心理素质真是让人佩服不已。等到第二天清晨,司马师调集军队镇定自若,司马懿对此大加赞赏。也许这时候他会觉得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功并不是赢得权力,而是培养出一个好儿子。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 (晋书景帝纪)

曹爽掌握了绝大多数禁军力量,这次去高平陵,他肯定会把大部分禁军带走,只剩少部分留守宫城,可以说宫城的防备应该不会很严密。司马门也就是王宫的外门,司马懿把兵力在这里集结,就是为了尽快控制权力的中枢,让自己成为师出有名的一方,从而取得大义名分。

司马门距离太后所在地的永宁宫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可以说很快就可以到达,不过永宁宫也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去的。之前说过,司马师接替夏侯玄担任中护军一事是高平陵之变的关键,现在这一人事安排终于派上用场了。司马师在禁军中地位仅次于曹羲,用这个身份,他便有能力掌握禁军并控制太后,从而得到最重要的东西,即宣布曹爽一党为叛逆的诏书。

这一步顺利完成,整个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紧接着司马懿迅速地做出了接下来的部署,也就是关闭所有城门并夺下武库。

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关闭城门很好理解,目的是防止有人给曹爽报信,当然最后也没完全防住,这是后话。当时司马懿的武装力量应该只有三千死士和一些家丁,再加上司马师控制的少部分禁军,顶多也就几千人人。而这些兵力大部分没有正经的武器,真要拉出来打,肯定不是曹爽手中正规军的对手。当年巫蛊之乱中,太子刘据招募了囚犯和市民几万人,但即使刘据的军队攻占了武库最后还是在刘屈氂的正规军面前败下阵来,而若没有武器双方战力差距将更为巨大,这也是司马懿决定亲自带队前往武库的原因。

但曹爽对此并不是完全没有防备,他将自己的府邸设在通向武库的必经之路上,而大将军府中还设有高楼,楼上驻有弓弩手,任何可疑之人从门外经过都会遭到射击。

司马懿明知如此危险,为何还要亲自承担这一任务呢?原因就是他早有准备。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站在楼上的孙谦极有可能是司马懿安排好的内线。当时严世打算射杀司马懿,孙谦连续三次阻止他,说事情还没成定局,别太急着站队。我想如果孙谦是忠于曹爽的,他这么做就不可理解了,因为这将错过当场击杀敌酋的大好机会。司马懿早就算到会有这一天,所以提前做了布置,可见他的谋划之深,简直无懈可击。

帝列阵阙下,经爽门。爽帐下督严世上楼,引弩将射帝,孙谦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晋书宣帝纪)

这一来,洛阳城就已经全部控制住了,接下来司马懿做出的部署是屯兵洛水浮桥,阻止曹爽回军。

帝亲帅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屯于洛水浮桥。(晋书宣帝纪)

这一安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原来司马懿的计划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司马懿得到的诏书是太后下的,而曹爽则掌握着皇帝曹芳,二者孰轻孰重是不言而喻的。倘若不在洛水浮桥设防,等曹爽带着皇帝来到洛阳城下,洛阳守军见到皇帝后也是有可能倒戈投降的。而将曹爽阻挡在洛水对岸,则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司马懿可以将守卫浮桥的士兵全部安排成自己的亲信,而洛阳城太大,仅让自己的亲信守城是不现实的。

到此为止,司马懿的基本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在前些年与吴蜀两国的对抗中,司马懿清楚地看到了曹爽集团的致命弱点,他们不擅长军事,也不敢打硬仗。曹爽及其党羽中虽然也不乏有些才干之人,但他们终归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大风大浪,如今突然遭遇这么大的打击,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极有可能会彻底崩溃,他们只是看似强大实则软弱,根本不敢挺身一战。

司马懿这一生看人就没看错过,狡诈如孟达,智慧如孔明,狂妄如公孙渊,司马懿都准确抓住了他们的弱点最终战胜了对手,这一次他也将曹爽看了个通透。似乎胜利已经近在眼前了,但司马懿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个人。

俗话说种善因得善果,此时曹爽还不是完全没有活路,当初对桓范的礼遇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

司马懿本想拉拢桓范,让他接替曹羲做中领军。作为一个聪明人,桓范自然知道至少在这件事上,真正的叛逆是司马懿。他内心中也犹豫过,因为出于理智他并不看好曹爽,毕竟全族的身家性命都取决于他的选择,因此他一度想要接受司马懿伸出的橄榄枝,但后来儿子的劝阻还是令他回心转意,因为他的儿子也看到了司马懿没有掌控皇帝这一弱点,最终桓范决定一搏。

及懿起兵,以太后令召范,欲使行中领军。范欲应命,其子止之曰:「车驾在外,不如南出。」范乃出。(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眼下曹爽正惶惶不可终日,在伊水之南安营扎寨,毫无作为。他的人生太顺利了,没受过什么挫折,如今遭遇这么大的变故,他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这时候无所作为是最不正确的,因为司马懿是有所作为的,人家拿出了太后的诏书并宣示天下,久而久之你曹爽就成了板上钉钉的叛逆。这时候曹爽应该马上搬出皇帝,以皇帝名义发出诏书宣布司马懿谋反,这样才能让自己拥有大义名分。但他是怎么做的呢?曹爽竟然连皇帝都没通知。

爽得懿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为,留车驾宿伊水南,伐木为鹿角,发屯田兵数千人以为卫。(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这时候救命稻草来了,桓范冒死前来要点醒他,让他不要绝望,因为事情大有可为。桓范指出,你身处这个位置,一旦失败就绝不可能善终,不该抱有幻想。目前的出路就在许昌,而事情的关键在于皇帝。你带着皇帝去许昌,控制那里轻而易举。许昌是大魏故都,武器兵马是充足的,到了那里你以天子名义下诏勤王讨伐司马懿,必然应者众多。而且我还带着大司农的官印,咱粮食也不缺,你还犹豫什么呢?

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也!」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桓范给出的方案确实是当下的最优解,不过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桓范以全家性命做赌注,却换来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当初桓范逃跑的时候,司马懿就表示过担忧,但蒋济跟他说完全不用慌,因为曹爽是一匹劣马,贪恋马厩里的饲料,肯定不会听桓范的而会选择投降。

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其实蒋济就是在放嘴炮,人家凭什么要投降呢?曹爽毕竟也掌权十年,对于品尝过至尊权力滋味的人来说,他们都是极端自私的,自己的权势和性命才是最宝贵的,除此之外一切都可以舍弃,包括家人。

这时候司马懿的担忧才是最有道理的,这也是他比蒋济高明的地方。司马懿和曹爽的交锋,实际上就是心理层面的博弈。作为一名心战高手,他很清楚曹爽这类人的心理诉求,他最想要的是权势,其次是富贵,最底线是性命。之前稳坐钓鱼台是因为司马懿算准曹爽不敢和他打,因为曹爽会觉得一旦正式开战,战败的后果比投降严重得多,投降虽然会丢掉权势,但能保住性命甚至富贵,尽管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但是桓范不愧是智囊,他的价值胜过千军万马,他跟曹爽把情况剖析得明明白白。第一,你身居高位,所以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失势就是死。第二,许昌有兵,我还能征粮,论实力咱不比司马懿差。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你控制着皇帝,你是合法的,司马懿才是非法的,握着大义名分你怕什么呢?

我相信曹爽并不是个蠢货,桓范说到这份上,曹爽一定是动心了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司马懿要想赢得最终的胜利将困难得多。

司马懿清楚桓范出逃是个巨大的威胁,他不会像蒋济那样盲目乐观,已经走到这一步,就什么也顾不得了,为了赢得胜利他打出了最后一招。司马懿让许允、陈泰和尹大目去告诉曹爽,对他的处理仅仅是免官,并以洛水为誓。

懿使侍中高阳许允及尚书陈泰说爽,宜早自归罪,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资治通鉴魏纪第七)

其中许允和夏侯玄交好,陈泰是陈群的儿子,这两个人去劝曹爽,他们在私交和身份方面都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而尹大目又是曹爽的亲信,再加上以洛水为誓,曹爽最终还是动摇了,毕竟在那个时代一诺千金绝对是普世价值观,再加上这么多人担保,不由得曹爽不信。

现在来总结一下曹爽心理变化的全过程。曹爽的三个期望中,保住权势是一,保住富贵是二,保住性命是三。

在第一阶段,他心中是恐惧的,他惧怕与司马懿交战,并认为投降最多输一半,毕竟自己基本打不过司马懿,这时候投降在他心里是首选,因为能保三争二。

在第二阶段,由于桓范的到来,曹爽脑子逐渐转过弯了,他明白了一个事实,也就是投降则必死,交战反而不一定输,甚至自己还有优势。所以这时候他心中应该是更倾向交战,因为开打虽然也可能兵败身死,但却可能去争取那个一,在期望值上远高于投降,因为投降连三都得不到。

在第三阶段,随着洛水为誓,曹爽的心理又起了变化。此时虽然交战可能争一,但也可能三都不保,而投降大概率能保住二。这时候怎么选就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说曹爽并不是输在什么驽马恋栈豆,他的选择都是正常的,无可指摘,在这世上除了少数极富冒险精神的赌徒以外,绝大多数人处于那个位置都会做出和曹爽一样的选择。虽然他没想到以司马懿的身份居然能食言,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当他选择投降的时候,就已经彻底告别历史舞台了。

那么我们来试想一下,倘若曹爽听从桓范的意见去许昌下诏勤王,最后将鹿死谁手呢?我认为最终胜利者仍然是司马懿。主要原因就是曹爽一边没有擅长军事的人才。这时候曹魏比较能打的郭淮邓艾等都是司马懿的人。而曹爽这几年倒行逆施,即使他控制着皇帝,也会有一些人反对他,或者干脆作壁上观。

而司马懿的风评一直都是很好的,后来毌丘俭发动叛乱的时候也是只骂司马师,反而捧司马懿。司马懿在天下人眼中就是匡扶社稷的周勃,而曹爽则是人心尽失的吕禄。

所以司马懿的计划可以说是完美的,中间或许有一些瑕疵但是无伤大雅,因为最终必将胜利,只是过程的难易有区别而已。司马懿利用杰出的心战手段以及兵学思想取得了这场持续十年的艰苦斗争的最终胜利。

他巧于观察,找到了曹爽集团的致命弱点,从而处处占据主动;他妙于伪装,以出神入化的演技骗过对手,渡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他长于谋划,制定了万无一失的行动方略,不留破绽一击致命;他精于人心,准确拿捏住曹爽的心理变化,戏之如同小儿。曹爽在各个方面都差得太多,他输得一点都不冤。

原文请看这里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三国系列文章长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