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就好像那句经典的「为什么陨石总能精准地落在陨石坑里」
不是只有蜜雪冰城走薄利多销路线,而是走薄利多销路线的只有蜜雪冰城一家活到了现在。
难道大家都不记得高价奶茶诞生之前市场是什么样子吗?
本世纪初读小学时,遍地都是2元一杯奶茶、5元能买到套餐、1奶茶+1汉堡的组合远低于一碗面的价格……
等于整个市场全部都是「蜜雪冰城模式」
后来它们在一次次原材料问题被新闻曝光 + 一轮轮房租上涨 的夹击下,才逐渐消亡。
所以蜜雪冰城从来都没有主动去选择过什么「商业策略」,它只是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出发,持久力比较强,等回头一看只剩自己一个到终点了而已。
我就纳闷了, 「一点点」等品牌开启的中端奶茶市场还不到十年、喜茶开启的高端奶茶市场还不到五年,怎么网上全都是已经忘了在那之前世界是什么样的声音?
另外,题主可能以为蜜雪冰城已经足够成功了,但实际上即使是如今的蜜雪冰城,也有非常挣扎的时候。
例如上海市中心的几家门店,在今年初之前,在售价远低于某茶的情况下,客流量也只有某茶的十分之一。
薄利也并没有带来多销。
这些门店多亏了今年夏天的主题曲病毒营销,才慢慢拥有了可以与周围奶茶店匹配的生意。
这就是「蜜雪冰城策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