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而来。
经历过居无定所,方知有家的珍贵。
大学毕业后,一番折腾下来,最后选择回到山西太原这个城市去打拼,那个时候条件好的,可以合租好一点的小区,条件一般的就在城中村蜗居。或是因工作变动,亦或是受政府城中村改造的影响,4年搬了7次。记忆中,每每和家里通话,父母问的最多的就是,「回家了没?」而我的回答,却从来没有「家」这一个字,大抵是「回到住的地方了」,或者还没回去。
因为「住的地方」对我而言,并不能称之为「家」。至少从权属和支配上,并不属于我,而我仅仅是过客。所以,当你把这个地方视为家的时候,那一定是蕴含着太多的情感在其中。
实话讲,我喜欢那种完全自定义模式,可以把生活、工作、娱乐、休闲、健康等多种生活方式立体化、场景化地放在一个空间,这样房子不需要很大,功能叠加反而更加便捷。要有自己的遐想空间,闲来无事,发呆,看书,逗猫都是消遣。要有贴合生活化的场景,就像厨房这一功能。我喜欢美食,谈不上那种追求精致,但是特别享受自己烹饪的过程。
于是,我在想,如果把每一平米的生活灵感,激发出来,是不是能够撑得起「什么样的家能满足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答案。
![](https://img.jasve.com/2024-1/e1bc522ce8838832534425170a7f734a.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