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2023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10913 亿元,比上年下降 9.6%,如何解读?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24-01-17财经

这里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假设一个家庭在过去过度借钱挥霍,导致负债累累,但收入却增长缓慢,又有长期贷款需要偿还,那么你怎么扩大他的支出呢?过去的因,现在的果,房地产问题一模一样的,15~16年开始强行透支未来十几年的需求能力,刚需恐慌,投资者激进,都去市场抢房子,求着银行给贷款,负债激增,各种民间杠杆更是无从统计,该还债了。再往大了说,是整个经济体经历了一次债务支撑的繁荣,还债的时候就会压力增加,比如深圳近几年的经营贷续贷可不太平,这几天深圳又有一颗千亿规模的大雷爆了,信贷过度投放的前期会表现出市场热钱极高,是庞氏信贷生成的环境因素,之后的去杠杆周期就会风险频繁。

如何看待王克丹在谈买房时表示「人在投资品上是很难理性的,过热会上头,过冷会恐慌」?

所以你会发现,宏观层面两个预期打破了: 债务支撑的繁荣让人们对未来的收入过于乐观的预期打破了,房价永远涨且闭眼投资房子的预期打破了 。虚假的泡沫总是要回归冰冷的现实,债务支撑的价格也将在市场回归理性后下降,最新的70城数据,全国二手房同比仅剩上涨0.5%的成都,环比来看全军覆没,也就是都在下跌,只是比去年12月来看,只有一个略高一些,前几年投资类的房子全国根本没什么不同,各个城市无非亏的多少的问题。以前的投资者抢房源,现在的投资者光想怎么高位套现,其实高位的窗口早就关闭了,只有割肉和割更多肉两种选择。

最后市场需求有吗?肯定还是有的,只是稍微有能力的前几年狠点心早就加杠杆上车了,剩下的一方面不那么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收入结构并不透明,很多宏观上的数据和普通人的感受差异很大,要么被平均,要么被代替,而现阶段的潜在购房者多是话语权没那么高的,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便房价下跌,价格相对收入还是偏高,动不动得几十年的储蓄和负债,房价收入比还是太高了。

房地产下行,全国各地都有上千条刺激政策了吧,该下行还是得下行,这也是市场的正常表现,如果不是这样,利息能下来吗?购房门槛能下降吗?投资者会降价吗?都得指望后来的年轻人来举债接盘,生育率还要不要了?房价降下来有代价,一直涨就没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