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是不是,「明朝穷的叮当响,清朝却富得流油」不成立。
明朝财税制度复杂且弊病很多,相比宋朝和清朝,明朝没有统一的财政部门和转运部门。例如一个县的税收完了,只有一部分会送到户部那里去,很多税要由这个 县 送到卫所、省司、宗藩等衙门去,哪怕是送到中央的税,也要分到工部、内库、大理寺等衙门去, 只看户部的太仓银才显得明朝很穷 。
例如山东的朝城县,正德年间差不多能收 2000两 白银的税,大约150两留在县里,约1050两送到其它地方衙门,约400两送到其它中央衙门,只有 400两 白银进了户部。而且朝城县还要负责养马,每年要交100匹马,这100匹马在当时至少值 1000两 白银。
而且很多人比较明清财政收入的时候,忽略了 通货膨胀 问题,清朝的粮价要比明朝高很多,比白银的话,清朝确实比明朝高很多,但比粮食的话清朝反而不如明朝。因为清朝耕地不比明朝多多少,但人口至少翻了一倍,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口粮要比明朝低,而且白银不断流入抬高粮价。
例如明朝的税收峰值是永乐13年的税收,大约是4135万石( 377.41万吨 )粮食,折合当时的粮价约2067万两白银,就算加上其它的实物和白银税收,也到不了3000万两。
而鸦片战争前,清朝的税收峰值是乾隆31年的税收,大约是4934万两白银和801万石(73.11万吨)粮食,但折合当时的粮价也就3884万石( 354.5万吨 )粮食。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税收峰值是宣统1年的税收,大约是26322万两白银和397万石(36.24万吨)粮食,折合当时粮价只有6978万石( 636.89万吨 )粮食,按白银算是明朝的9.3倍、按粮食算只有1.69倍。
而且诸位别忘了清朝把很多明朝的正役杂役并入正税了,例如说原来你得去修上10天的路,现在改成多收你一笔银子,然后拿这笔银子去雇人修路。如果把明朝比清朝多征的役也折成银子或粮食,那么明清的财政收入差距实际上更小。
PS:清承明制,主要是继承了 明朝后期 的制度、政策和改革。
最典型的就是「 九厘银 」,九厘银是明万历48年的一次全面加征,分为辽饷(打后金)、剿饷(镇压农民军)和练饷(训练新兵),每亩加征九厘白银,天启、崇祯年间又有几次加征,最后到了每亩加征一分二厘(十二厘)白银。
清朝本来是反对三饷的,认为三饷是「 前朝弊政厉民最甚者 」,顺治1年曾全面取消了三饷,但财政上的压力迫使清朝从顺治4年开始恢复三饷,到了顺治8年全面恢复,每亩加征九厘白银,顺治14年将这 九厘银并入正税 ,一直征收到清朝灭亡。
而且清朝不但税率是按万历年间的来,就连税额也是按万历年间的来,不考虑天启、崇祯年间各种战乱造成的破坏;清朝还继续了万历年间的「 一条鞭法 」,扩大折银比例(更多的税用白银而不是实物交),不考虑明末清初的钱荒(中国缺少金银铜矿,欧洲三十年战争和日本德川幕府锁国减少了白银流入),实际上收了更多的税,所谓「 是国家未曾增赋,而百姓一年若纳四五年之粮 」。
还有清朝的「 摊丁入亩 」、「 耗羡归公 」和「 雇役 」等政策和改革,也是明朝后期一条鞭法的继续,是把杂税、正役和杂役逐渐并入正役,然后更多的用白银、铜钱和纸币代替实物进行征收。「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则是对明朝加派的继承,是田文镜在河南地区搞水利建设时搞的临时加派扩大化,是 恶政 。此外,清朝的商税、矿税和关税整体上比明朝征收的多,但也是有对明朝后期「隆庆开关」、「万历加征矿税」等政策和改革的继承,不是凭空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