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电竞

刘秀,李世民和朱元璋谁更胜一筹?

2023-11-06电竞

不熟悉朱元璋,只能说如果以扒皮李世民的标准扒皮刘秀,刘秀很快就完蛋了,不信可以一条条的来对比。

一、

一般人总认为晚年的李世民「听不进人言」(指他没有听从手下的意见放弃打高丽),但在纳谏上,刘秀可谓劣迹斑斑,贞观中上谏的,不管李世民听没听从,反正基本没有听见谁因言获罪/因谏被贬,反而刘秀朝大臣因言获罪的不计其数,随便理理就有五六个。(这还只是有记载的)。

【后汉书·韩歆传】:大司徒韩歆,「好直语,无隐讳,帝每不能容」。有一次,韩歆「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按天人感应说,岁将饥凶表明天子功德有亏,所以史称「帝犹不怿,复遣使宣诏责之,……歆及子婴竟自杀」。
【后汉书·桓谭传】;汉光武信谶,力图用谶巩固威信,谭屡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由议郎出为六安郡丞,道病卒。
【后汉书·鲍永传】。为司隶校尉,替韩歆求情,「固请之,不得。以此忤帝意,出为东海相」。
【后汉书·申屠刚传】:为尚书令,「每辄极谏,……帝并不纳,以数切谏失旨,出为平阴令」。
【后汉纪】卷六建武七年:汉光武欲用谶决定郊祀事,以问太中大夫郑兴,「兴对日:臣不为谶。上怒日:卿不言谶,非之邪?」眼看桓谭的命运就要落到郑兴头上。幸亏他比较圆滑,答日:「臣于书有所未学,而无敢非」。「上乃解,日:言不当若是邪!」

二、

李世民败于浅水原,主要原因是手下自作主张去西城「观兵」,虽然事实证明李世民的战略没有问题,但这依旧被不少人尬黑成他的军事污点。

刘秀打射犬之战的时候,手下不仅公然违背他的命令,而且违背了他的命令反而赢了,说明他不仅威信不行,连战略都是错的,但依旧无人问津。

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

三、

李世民贞观二十二年曾经在蜀地征发百姓造船,但由于派去的强伟情商低没能取得当地人的配合,因此蜀人不想服徭役,请求雇佣潭州人,但潭州人开出天价雇佣金,蜀地人承担不起,因此卖儿卖女。

这件事一般看成李世民晚年最大的失误,没错,这确实是李世民执政生涯的污点之一,毕竟是他用人失误造成的。

但所谓「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同样是用人失误, 刘秀派去的人去蜀地是搞了两次屠城,且其中一次派去的人抚恤不利,还把蜀地逼反了。

【后汉书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建武十八年,刺史郡守,抚恤失和,蜀郡史歆,怨吴汉之残掠蜀也,拥郡自保。世祖以天下始平,民未忘兵,而歆唱之,事宜必克,复遣汉平蜀。多行诛戮,世祖诮让于汉,汉深陈谢。【华阳国志】

岑降吴汉。乃夷述妻子,尽灭公孙氏,并族延岑。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

四、

魏征的奏表里曾经转述过李世民的一句话,「百姓无事则易骄,劳逸也易使」,这句话算是李世民最大的黑点之一了。

但请注意,这句话是魏征奏表里的话,一句话只要经过转述,脱离原语境,就会带上转述者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李世民的原话原意并不可考。

但同样是「没把百姓当人看」,李世民比起刘秀直接劫掠县城还是自愧不如的。

世祖曰:"卿兵少,如何?"光曰:"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世祖从之。

五、

贞观朝有一桩案件(已经基本证实是武周的天命宣传),就是著名的李君羡案件,讲的是李世民因为谶纬贬谪大臣。

不过是真的也不妨,因为比起刘秀对刘杨、韩信、桓谭的做法,李世民真的堪称仁君了。

时真定王刘扬复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后,癭扬为主。"扬病癭,欲以惑众,与绵曼贼交通。建武二年春,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征扬,扬闭城门,不内副等。乃复遣纯持节,行赦令于幽、冀,所过并使劳慰王侯。密敕纯曰:"刘扬若见,因而收之。"……扬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閤悉诛之,因勒兵而出。真定震怖,无敢动者。帝怜扬、让谋未发,并封其子,复故国。——【后汉书岑彭传】

歆字翁君,南阳人,以从攻伐有功,封扶阳侯。好直言,无隐讳,帝每不能容。……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众多不厌,帝乃追赐钱谷,以成礼葬之。——【后汉书韩歆传】

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后汉书桓谭传】

六、

魏征推荐的人造反了,并且还被传出泄露禁中语,李世民大怒之下把自己给他写的碑推到了(后面又重立了),有人因此就把李世民定义成小心眼。

同样是推荐的人出了问题,刘秀把戴涉直接下狱死,但仍旧有人说刘秀「宽厚得人」。

后千乘欧阳歙、清河戴涉相代为大司徒,坐事下狱死,自是大臣难居相任。

七、

我不管你认为李世民修宫殿也好,征发徭役也罢,反正他没因为这些事闹出过人命。

而刘秀治下百姓「岁无宁日、杀略甚众、无复人烟」,有人依旧在尬吹刘秀治下底层生活多强多强。这是啥?刀没砍在自己身上所以没感觉呗。都人命一条条了吹子还在吹刘秀民生。

而且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刘秀治下是持续了十几年,都快赶上贞观的国诈了。

九年,遣大司马吴汉等击之。经岁无功,而匈奴转盛,抄暴日增。
十三年,遂寇河东,州郡不能禁……由是大恨,入寇尤深。
二十年,遂至上党、扶风、天水。
二十一年冬,复寇上谷、中山,杀略抄掠甚众,北边无复宁岁。
乌桓与匈奴、鲜卑连兵为寇,代郡以东尤被乌桓之害。其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无复人迹。

八、

有人认为李世民搞捉钱令史是什么弊政,估计是认为刘秀每年搜刮几亿民脂民膏去「赏赐」给外族是善政吧。

兵、食可废,信不可去。且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

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诣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明、章二世,保塞无事。

九、

李世民晚年为了给李治铺路,临死前故意把李勣贬出去,随后又让李治把他招回来,以此给李治收买旧臣。

这算是李世民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一次「权术驭臣」的事件,不过当然这依旧是他的黑点。

但同样是权术驭臣,刘秀因为手下的人举荐的人才他不满意,他就问对面想不想死。

这是啥,有人不会要说不是功臣的臣子有啥不能权术驾驭的吧?

赐霸玺书曰:"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欲以身试法邪?将杀身以成仁邪?

另外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一个在位期间「 虐待三公,自是大臣难居相任」、「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 」的玩意有所谓的群臣和睦呢?

十、

李世民刚登基两个月,突厥趁唐朝内乱举国之力直接打到了渭水,李世民当机立断,亲自去渭水定下著名的「白马之盟」。

尽管这会李世民登基才两个月,尽管李世民基本啥也没损失,尽管他还吓得突厥归还人口,尽管三年后,李世民发兵,直接一举灭掉了东突厥,但依旧有人认为渭水是李世民的奇耻大辱

然而同样是耻辱,刘秀被 新末从来没超过一万人的入寇规模打到黄河边上 (过了黄河就是洛阳),刘秀束手无策,痛彻心扉地割让了河套。

然后三年后,匈奴因为天灾自爆了,刘秀趁乱【 也没有灭掉匈奴 】。

依旧有人说李世民是捡漏,刘秀对外强势。

十一、

李世民在灭东突厥灭吐谷浑征服西域的基础上亲征高句丽,但没打的对面灭国,这是李世民的军事污点,代表他是菜鸡。

刘秀直接割让河套靠天灾才能拿回来,并且「省都慰官」放弃了整个岭南以及玄莬郡一带的土地,依旧比李世民更有军事家的范儿。

看到这里我想大部分人已经明白了,刘秀拥有李世民所有缺点(并且更恶劣),但又没有李世民的优点(历史顶尖水平的文治武功),他不糊谁糊?他不菜谁菜?

顺便我真的觉得秀吹与其一天到晚抹黑别人,还不如先让大伙看看刘秀的功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