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去。
好多圈里人的答案很用心,但这不单单是游戏水平的问题。
虽然我也想鼓励年轻人坚持梦想,希望每一份热爱都能被尊重。
题主,哪怕自提问以来三个多月过去了,也请一定要看看我的回答。
1、
先说个我小时候的事儿吧。
小学时候我有一玩伴,杜哥,他喜欢相声。逢学校有大型活动需要演出啥的,我都搭班给他捧个哏。越说在小学里名气越大,我俩对相声也都产生了很强的兴趣。
小孩子有个兴趣爱好自然是好事,我们两方家长一合计,想给找了个老师正经教教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拐弯抹角,还真找到个行当内的老师。
班上除我俩外,还有3、4个孩子,边边儿大,每天放学一起背背绕口令、八扇屏啥的,都是基本功。一起连玩带闹,课上很开心。不过上台过活儿就我俩,毕竟小学演了5年了,算是演出经验丰富。
有天晚上下课后,老师突然问我俩:你俩愿意拜师么?
小孩子觉得拜师很好玩,老师就让我们下次上课把父母都叫来。
后来据我爸妈回忆,老师那次跟我们两家家长谈,觉得我俩是好苗子,想让我俩走专业。还说他是师胜杰徒弟,可以把我俩引荐给师老先生。
我们两家合计了一下,觉得还是孩子走高考更稳妥,于是就拒绝了。之后也没再上过相声课。
这是05年左右的事儿。那时候相声不景气,连认识师胜杰的都不多——
——更没人知道,师老先生有个关系非常要好的晚辈,叫郭德纲。
这么些年过去了,我在北京成了家,杜哥也在深圳当上了建筑设计师。疫情之前,他来过一次北京,我请他去了趟德云社。我俩看着台上傻乐,心里多少都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当初我们走了专业,那现在站在台上的,会不会是我俩?
2、
初高中那几年,有两位青年才俊在国际上露脸,经常被人提及,津津乐道。
一个郎朗,一个丁俊晖。
我父母也一样,茶余饭后经常说起来。尤其丁俊晖的父亲卖房支持儿子打球,父母说起来,语气里总是充满羡慕。
为啥?——因为郎朗、丁俊晖的父母非常勇敢。他们敢于承担异于常人的风险,赌上家中独子的前程。
其实如果抛开电子游戏的社会化污名,进青训打职业,和当初放弃学业去打斯诺克有什么本质区别?
本质上,青训也好,钢琴或者斯诺克也好,一旦选择了这条路,也就意味着放弃了高考这条路。也就意味着需要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承担非一般的风险。
这是为什么,在我问我父母,为啥当初没让我和杜哥走专业时,他们回答我:
「我们唠过,我们不了解相声,不知道前途如何。可我们了解你们俩成绩还算不错,如果正常读书,考个一本应该问题不大。可如果这时候走专业,就没有回头路了,咱们家赌不起。」
这是为什么,我劝题主别去的原因——走兴趣专业这条路,不会只涉及一个人,是需要整个家庭支撑才能走下去的。电子竞技确实不像钢琴或者斯诺克那样烧钱,可好一点的键鼠总要吧,家里的宽带总不能只有20兆吧。要是准备向其它答主说的那样体验一下试训生活,一日三餐谁来做,15岁的孩子,总不能顿顿外卖吧。
走专业这条路,看似是你的决定,其实最终决定权还在你的家庭。
家庭的决定也不是你父母表个态支持不支持就完了的,一旦决定走上这条路,风险是要家庭共担的。
要让家人尊重你的决定,承担风险,起码需要让家里人了解电子竞技这个行业。可你有过考虑过家庭方面,试图让你家里人了解这个行业么?——从问题描述里看,你应该没有。
不要没真正做好准备,就仓促做出影响一生的决定。
3、
那天听完相声,我和杜哥去喝酒,我问他,如果现在咱孩子跟我们当时一样大,如果有德云社的人跟咱说,咱孩子有天赋,让孩子拜师进德云社说相声,你会同意么?
杜哥想想,同意。看我,我也同意。
不是听到德云社仨字儿就爱慕名利,而是因为德云社,我们能够相信如今的相声产业。
不是人人都能成角儿,但进了德云社,哪怕没成角儿,德云社也能确保能有稳定的演出,跟着演出就有养家糊口的钱。
相声这行不怎么挑年龄,甭管七十八十,只要脑袋不糊涂,就能上台。
哪怕不是演出的料,既然拜了师,有师徒情分和德云社的企业信誉在,孩子也不会被扫地出门。更何况德云社如今涉及的业务广,什么艺人经济、德云华服、餐饮,各个产业之间转行的空间也很大。
总得来说,如今相声产业链条很完善,哪怕你没出人头地,起码是能有工作安身立命。
而目前电子竞技的产业链条状况呢?
目前对于新人的挖掘,一支队伍的人员轮换,大赛的数量,比赛转播质量等等,在我看来,这些方面较之从前,已经有了非常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比赛之后的下游产业状况如何呢?据我的了解,还不是很完善。
比如选手经济人,据我所知,应该没有向NBA那样,针对选手个人的经纪人(直播方面有,但不是针对电子竞技的)。这就是为什么每到LPL转会期,各种瓜天天吃都吃不完。
再比如,关于选手退役后的发展方向问题,就更加敏感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PDD、UZI。万一水平止步于二流,退役之后能干什么?直播、解说、还是进教练团?还有别的出路么?
前两项说到底还是仰仗人气,人气又仰仗水平。虽说近几年国内的教练体系愈发完善,可依旧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没有像传统体育项目一样,有一个基础的统一标准。犹记得当年OG在Ti8上戏耍PSG·LGD,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心理战术教练」这个职位。
更重要得是,电子竞技,应该是目前的体育运动中,最吃青春饭的。
我查了一下,LOL界年龄最大的选手应该是Marin,91年2月份的,19年退役。在役最大的应该是厂长,93年的。
无论怎样,总结一下都是:超过30岁就没有上场的了。
如果我是一个家长,做到足够开明,非常赞同与支持孩子的爱好和选择,让他15岁的时候去青训。并且在职业年龄上做了最乐观的打算。
当他进入青训营的那一刻,在未来至少10年内,我还是会担心一个问题:
孩子30岁以后退役了怎么办?
我不是圈里人,了解仅限所见,如果说得不对,还请评论指正。
4、
说了这么多,你说我没有顾忌孩子的个人感受,太邪恶了。
不好意思,下面这个观点会更邪恶:
题主,你其实没有想清楚你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
你仅仅用光荣榜对比了一下你目前的成绩,又考量了一下玩游戏时的状态。
对于做出一项重大决策来说,是极度欠缺考虑的。甚至是存在严重误导性的。
眼前青训邀请,是对你LOL成绩的认可和证明;眼前的分数,远不是你真实成绩的证明。距你高考应该还有2-3年左右,这段时间,完全能有机会改变你的分数。
可你在问题描述中,明显是倾向想要去青训的:因为青训邀请是你的短期成就,可分数充其量也只算延迟满足。如果你只看眼前,二者会产生严重的价值不对等,因此你在看待这个决策时,是主观的、带有倾向性的。
我们假设把时间推向2-3年后,你高考结束,已经完成了大学录取。那个时候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变成了短期成就。可如果你去了青训,可预见的你还在训练,何时能上场还是个问号。那时候,你还能保证坚持同样的选择么?
说到底,你只是看到青训的邀请,激动到准备意气用事。
可说到底,哪怕我的观点冒犯感再强,我想,题主你还是会去的吧?
因为心里那团火,不试一下,怎么可能甘心。
一如那些为电子竞技开疆拓土的老一辈人们,他们也想着,不试一下,怎能甘心。
曾经那位战胜韩国顶尖高手Grrrr的,年仅14岁的xiaoT。
曾经那个让WCG第一次升起国旗的Sky。
曾经的yyf、pdd、xiaoxiao......这些ID的背后,不都是一团火么?
在那个电子游戏闻之色变的年代,在误解与不认同之中,正是这些意气用事的火焰,在短短20年,造就了如今上千亿市值的产业。
题主:
当你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在SN青训的营地里了吧?
训练累么?老实说,我刚才看了好几个圈内人给出的训练作息,我觉得比坐牢都痛苦。
你既然选择,希望你能坚持住。
哪怕你家人不认可,哪怕你的真实水平没有你预想中的好。
也请起码坚持到青训结束。
为了你心中的那团火。
别像我们这帮油腻的中年人一样,让它熄灭。
燃烧吧。
写游戏的琐事,聊玩家的心事
我是 @好赖不知 一个玩游戏的瞎想家
愿看到这里的每一个玩家,心中的火焰都有燃烧的理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