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年我大学毕业去杭州做入职培训的时候,做过一辆电车的出租车,跟司机聊起来,他那个车市区的续航只有150公里,你说他有没有里程焦虑。
我觉得是没有的,毕竟如果有焦虑,从他上车开始就要考虑今天能拉几个客人,拉到哪里就该回家充电了。毕竟150公里,围着杭州也跑不了几圈。
所以真正焦虑的是什么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还是最大的锅。
快充没出来的时候,网上调侃手机充电慢,说有没有一直可以拆卸的电池,没电了就换一块,换下来的电池去单独充电。
现在网上调侃电车,用的也是类似的梗,说充电慢,难道就没有一种能源,加到电池里,接着就能跑的。
现在手机充电技术解决了吗,快充基本普及了。汽车快充呢,还是没有做到很彻底吧,不是车辆不支持就是充电桩不支持的,也就造成了如今里程焦虑挥之不去的现状,过年过节的高速上,加油站也是会排队的,但是好在你知道加油再慢,一辆车顶多也就那么几分钟,电车充电排起队来可就没那么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