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混动车型(两田代表),优点很多,但似乎不很普及啊?是生产成本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2020-04-08汽车

先说一个不冷不热的知识: 比亚迪和广汽的PHEV开到匮电状态,就相当于本田和丰田的HEV。 然而它们之所以不做HEV,很大程度上跟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关。

HEV不能充电,电池容量也不支持长距离纯电行驶,在新能源政策方面被定义为燃油车。上蓝牌,不免购置税,无补贴(是从来没有,不是退坡后才没有),在多数限购限号城市(广州、天津除外)没有上牌和出行优待。面对在上述方面享有特权以及短途完全能纯电跑的PHEV,上蓝牌HEV没有任何吸引力。别看我在美国开了3年本田HEV美滋滋,但如果我在北京的车要置换,我大概率也更倾向于PHEV。

理论上看,新能源的单车成本大头在电池,同样的动力系统做成PHEV肯定比做成HEV成本高。如果没有政策差异,同架构的PHEV必然要比HEV贵。看看美国的丰田RAV4,PHEV版本比同配置的HEV版本贵出了足足1万美元,在总体上油比国内便宜、电比国内的贵的大环境下,这1万美元花哪儿不比花在电池上强?(除非你就是想买一辆6秒破百的RAV4)

荣放混动XSE卖3.8万美元,荣放插混XSE卖4.8万美元,足足贵了一万

但是在中国,PHEV能免购置税,动力电池产业又比较繁荣,可以对冲大电池增加的成本而不会直接转嫁给车主。如果一辆HEV裸车卖22.6万,那么PHEV的裸车价只要低于24.6万就可以比HEV的总价便宜,后期靠着充电还能更省钱,更何况在其他政策上也占着便宜呢。

省油不省钱的刻板印象

HEV投入市场比电池行业的风口早了一二十年,那时候电池领域的资金量和技术成熟度远不如现在,电气化水平也低,成本压下不来(普锐斯卖得比凯美瑞还贵)。况且汽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大,轻易不会为新技术买单,导致混动车陷入「贵所以卖不动、卖不动所以摊不下成本」的恶性循环,早年确实是省油不省钱。

2015年雅阁混动刚登陆中国时的售价
同期燃油版的售价
2015年凯美瑞的油/混价格对比

然而随着电池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如今很多混动车与燃油版的差价已经缩小到可以靠省油回本的程度,或者只贵在了配置上(毕竟大部分混动是作为车系里的高配)。可惜省油不省钱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大部分图省钱的路人消费者,可能都跳过混动直接去看绿牌车了。

2023年插混雅阁的价格

现在的PHEV不再是没电一条虫

在比亚迪DMI出世之前,国内的PHEV普遍还是油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政策车。像比亚迪DM和欧系的那些PHEV,都是油改混的单电机P2混动,行驶充电能力差,发动机热效率也不高。跟当时两田的HEV相比,最多算是各有千秋。

但眼下主流中国品牌已经普遍掌握了高效混动技术(以前不行),像比亚迪、长城、吉利、广汽、长安、荣威、五菱这些厂家推出的PHEV,本质上就相当于HEV的增强版,即便在匮电状态下也只是相当于增重版的两田HEV,最多是在控制逻辑这些需要内功和经验积累的方面或许还欠点儿火候。可以说它们完全造得出不逊于丰田福特本田的HEV(PHEV亏电照样省油就是铁证),只是政策上不讨好外加中国巨大的油电价差,做HEV不像美国一样有价格优势,又没有纯电通勤能力,才主推PHEV。

本田混动的发动机万有特性图
比亚迪混动发动机万有特性图

作为和iMMD同源的混动系统,比亚迪DMi在发动机燃效方面一点儿不怂,38%+的高效区间和雅阁差不多宽,峰值效率还能冲上43%,只是40%+的热效率不如本田宽,但考虑到比亚迪的定价来说,这已经是旗鼓相当的水平了,完全有实力做HEV,只是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