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思路是力图将su7u量产版与prototype割席,并将prototype定义为全仰仗外国团队技术,仅保留车壳、不具备代表性的跑分专用车,以此营造小米鱼目混珠混淆视听的无耻形象。
但其实胡峥楠早就对prototype做了明确定义
![](https://img.jasve.com/2024-11/5ba240d821686df440620227d5e64076.webp)
原型车与量产车相比,保留了
动力和热管理系统
车身结构
扭矩矢量控制软件
改造了
空气动力学设计(这也是为什么尾速324而不是350,因为下压力会影响极速)
整车重量 (大面积碳纤维,拆内饰)
轮胎性能 (这点是标配)
这个成绩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这套核心系统的上限,量产版虽然不能做到这么极端的外围条件,但核心系统一脉相承,仍然具备代表性。
在此贴上全文 对于原型车的项目定位介绍很直白
![](https://img.jasve.com/2024-11/1e0318f35c8ebfa881bcaabf1346e5b2.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