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DM5.0双宋上市,比亚迪要将「工业奇迹」进行到底

2024-07-27汽车

继秦L、海豹06以998(9.98万元)及DM5.0的震撼创造了网友戏称的「工业奇迹」之后,比亚迪又带来了SUV市场的重磅新作,那就是搭载DM5.0的宋L及宋PLUS姊妹车。当前,以更低油耗、更高配置、更低价格这几个大杀器,中国车市一哥比亚迪正在一步步出招。

比亚迪正在延续奇迹

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260万辆,这是截至今年7月,比亚迪宋家族书写的辉煌成绩。而这个销量奇迹,比亚迪打算继续进行下去。

7月25日,比亚迪在河南开封举行「宋L DM-i及2025款宋PLUS DM-i」上市发布会。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SUV正式亮相,共推出5个版本,官方指导价13.58万-17.58万元,入门即豪华。本次发布会开创SUV油耗「3」时代,为SUV车型树立了新的油耗和续航标杆。随着双「王炸」车型的加入,宋家族的新篇章再次开启。

两个月前,比亚迪的第五代DM技术发布,再一次改写全球汽车能耗史,引发全网热议和大量网友的自发实测。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乘用车COO何志奇在发布会上所说:「好的产品和技术天然自带流量,我们的技术,就是最大的网红,我们的参数,就是最好的金句!」这一番话,似乎也在回应当前车市各家高管热热闹闹「做网红」、强行「拗金句」的盛况。

比亚迪认为,优秀的产品和技术自带吸引力,并坚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从刀片电池、DM技术,到易四方、云辇、璇玑架构,这些比亚迪全球首创的颠覆性技术,给用户带来了极致的体验。正是通过对技术的执着与投入,才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真金不怕火炼,顶流技术也不怕检验。何志奇介绍了比亚迪严苛的试验标准并表示「比亚迪拥有100多个专业的检测实验室,投入超100亿,具有4000多项检测能力」。这些措施确保了每一辆比亚迪汽车在安全和性能方面都能达到卓越水平。

如今,不少汽车媒体都在做冬测、夏测,还有不少车企也去往各地测试。比亚迪则正在建设全球首批全地形的专业赛车场,旨在用更严苛的标准检验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在新车型推出速度越来越快的新能源汽车时代,更全面的测试场地,能显著提升新车推出的速度。

新发布的宋L DM-i与2025款宋PLUS DM-i,正是比亚迪结合先进技术与中国消费者需求,精心打造的高品质车型。搭载了比亚迪DM5.0的双宋车型,不仅要延续宋家族260万辆的销售奇迹,还要延续DM5.0的工业奇迹。

宋PLUS DM-i作为全球首款宽体超混SUV,基于海洋美学设计理念,时尚又精致的外观,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其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和高效节能的混动系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宋L DM-i则是王朝全新中级SUV,大气龙颜、豪华典范!新车基于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满足最新版C-NCAP五星安全标准,全方位引领中级SUV新趋势,产品硬实力完胜主流合资燃油车,重新定义了中级SUV价值标杆。

宋L DM-i、宋PLUS DM-i搭载比亚迪最新第五代DM技术,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油耗续航体验。新车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仅3.9L,SUV车型油耗进入「3」时代,新能源将加速替代燃油。

对用户而言,3.9L极致低耗最显见的好处就是大幅降低出行成本,宋L DM-i、宋PLUS DM-i亏电油耗只有同级燃油车的一半左右,跑得越多,省得越多。如果平时用纯电模式通勤代步,还能更省。宋L DM-i、宋PLUS DM-i最高纯电续航里程达160km,基本可以做到充电一次、通勤一周,又省又便捷。

比亚迪宋家族的两款新车搭载多项高端配置,集安全、智能、舒适、高颜值于一身,不仅丰富了比亚迪的产品矩阵,更将巩固宋家族在SUV市场的领先地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节能的出行选择,将推动中国SUV市场进入新时代。

再次致敬中国车市同行

乘着新能源的浪潮,中国品牌在SUV市场的份额正快速攀升,2023年这一数据已经突破55%。这样的成绩,当然不只是比亚迪一家的功劳,比亚迪非常实在地致敬那些前辈。在这个车企开发布会动不动阴阳同行、DISS同行,甚至发布会半场都在「控诉」友商的当下,比亚迪这种大气变得愈发稀有。

在发布会上,回顾最难突破的A级市场,何志奇致敬了吉利、长安、广汽等同行。当提及SUV市场,何志奇特别表示,「从2013年到2021年,哈弗H6连续九年拿下了中国SUV市场的冠军,可以说,长城以一己之力守住了中国SUV市场的长城」,引发了全场掌声及喝彩。

其实,这也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在发布会上致敬同行了,早在此前的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发布会上,比亚迪也致敬了一大圈中国车企,甚至不乏正在「阴阳」比亚迪的汽车品牌。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上的持续发力,不少中国品牌开启了向上的步伐,比亚迪是其中的佼佼者。没有故步自封,不因成绩而自满,也是一个企业继续向前的基础。其实,有不少车企同样在细分市场做到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更应当勇往直前。推动中国SUV车型、中国品牌汽车迈入新高度,需要所有中国车企一起来努力。

记者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