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比亚迪旗下方程豹汽车宣布,豹 5 全系降价 5 万元,车市价格战还要打吗?

2024-07-30汽车

就我个人观点,方程豹降价是事实,但这不是比亚迪在打价格战, 恰恰相反是比亚迪被卷入价格战后的应对

虽然被扣上「内卷」的名头喷了这么久,但从近期部分新车型定价来看,比亚迪并不想对友商赶尽杀绝。

不论是海狮07EV、元UP还是新款宋Plus Dmi,个人感觉近期笛子新车的定价或多或少都有所保留。

这既是给自己留了一点余地,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顺应某些激烈抨击价格战「内卷」的呼声,给友商留更多空间和体面。

方程豹作为笛子的中高端品牌,发布时的定价多半有考虑品牌调性等因素,自然也没有特别激进。

方程豹发布时的定价明显是冲着合资和BBA的市场打 ,SiC、云辇、豹式掉头等等卖点也撑得起售价。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

硬派越野本身就是细分市场,赛道并不是太宽敞。

部分友商的降价和新能源化,使得方程豹的相对竞争优势有一定削弱。

尤其是深蓝G318用精准的刀法将新能源硬派越野的起售价直接打到20万以内,定位很精巧,杀伤力非常强。

方程豹销量其实并不差,但在友商冲击下不可避免还是出现下滑。

笛子销售目标和产能可能定的比较高,全系官降5万也是无奈之举。

方程豹这波官降,对比亚迪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教训,我猜笛子内部不少人恐怕也憋了一口气。

真要打价格战,谁敢说自己比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比亚迪更有底气?谁敢说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比核心系统全栈自研自产的比亚迪更强?

真要打价格战,方程豹降价5万仍然有可能盈利,到头来难受的是谁?

我觉得对笛子来说,可吸取的教训有两点:

一方面,该出手时就应该出手。

某些人嘴上天天抨击价格战,动辄把定价较有杀伤力的友商贬低成「无底线内卷」、「低价无硬货」,自己却说一套做一套。

乍一看这种行为很讽刺,但市场是残酷无情的。

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热度更是瞬息万变,率先出招就是有相当程度的先手优势,失去先手疲于应对效果往往不是太好。

另一方面,比亚迪的中高端品牌建设亟需加强。

说实话,比亚迪有行业最强的垂直整合能力,二十万以内市场的统治力行业内无人能及;

同时比亚迪有多年积累的三电和混动技术,超高端的仰望品牌也已经立住。

偏偏是走量的中高端市场,比亚迪的表现一直有所不足。

原本王朝系列的汉唐在二十万以上有很好的积累,但比亚迪选择王朝主攻大众丰田,高端交给腾势方程豹。

汉唐的定位略有下降,近几代产品更专注于控制成本,这种选择本也谈不上错。

但奈何腾势迟迟起不来,而且说实话汉唐也该尽快换代了。

尤其是腾势等高端品牌的发展,简直堪称比亚迪高端建设的一块心病。

之前腾势D9和方程豹卖的不错,但本质上都是细分市场竞争相对匮乏的因素。

如今新能源硬派越野竞争加剧,方程豹不得不官降,就是比较典型的体现。

不得不说,上市不久就大幅官降,对于中高端品牌建设来说并不太有利。

我觉得,后续笛子有两方面需要针对补强:

一是产品能力,笛子有技术有人才,却总是难以转化成足以打动中高端用户的产品,这方面真的需要向理想问界等学习;

二是智驾技术,这方面我说过很多次了,笛子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短板。

高端产品相比中低端车型更看重智驾,不过好在笛子也已经大规模投入,预计后续成果会逐步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