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这个配置控来说,实用的配置可太多了。
并线盲区监测
30km/h以上都非常实用,同时倒车时对后方两侧来车的预警也靠它,两个功能大大提高了并线的安全性,尤其是雨雪天这种后视镜视线不好的时候。只要上了多车道的宽马路或者车多的停车场,这玩意儿基本上是日常帮你排雷的存在。
大部分座椅功能
比如电动调节(方便在行驶中调节)、腿托、腰托、座椅加热/通风/记忆(如果一车多人开时)。
论调节速度,手动座椅 其实比电动更快,但电动座椅的优势是能在行驶中微调,并且是无级调节 ,更方便更安全。并且由于手动座椅定位是低配,可调的项目往往也不如电动的多,比如侧翼松紧 、坐垫倾角,基本上只有电动座椅才给配。座椅加热和座椅通风就更香了,冬暖夏凉,效果远不是空调能取代的,尤其是冬冷夏热的皮座椅 。
方向盘加热
和座椅加热一样,看气候,北方冬天可太给力了,但对华南地区可能有点儿鸡肋。
随动大灯——夜路神器
晚上开车的扫盲神器,对于有夜跑山路和高速需求的人必备,完全没有照明死角,多弯多坡的路段比变速箱还忙,每次启动时的功能自检 也很有逼格和仪式感。这个功能很少有人提到,装配率也不高,但用过了你就知道它的好。
全天候车灯/转向辅助灯——低速扫盲
随动大灯 在30万以下的车里出镜率不高(以大众车为主),而且一般是高配甚至顶配才给。全天候车灯就是个不错的替代配置,它能在低速(40km/h)拐弯时自动给斜前方补光,也可以手动打开保持常亮,效果相当于广角照明 ,弥补了固定大灯在拐弯时只能切向照明 而不能弧向照明 的弊端。
胎压显示 ——防患于未然
国标强制标配的只是基于轮速传感器的间接式胎压报警,只有某个车轮严重亏气才报警,而且还容易误报。而胎压显示有真正的胎压传感器,可以实时掌握胎压状况,慢撒气和扎胎都可以更早发现,对安全大有裨益。
各类泊车辅助 (自动泊车除外)
国内的停车环境复杂严峻,前4后4的泊车雷达+倒车影像是必须的,如果有全景影像、倒车侧后方来车预警、低速自动刹停更好,来者不拒。不管你是什么段位的司机,它们都能大幅提高你感知上限,毕竟老司机技术再牛也不可能眼睛长在前后保险杠 上,更不会有上帝视角。
车道纠偏辅助
车道保持是个主动技,而车道纠偏是被动技,要等车轮压线才会干预方向盘。如果你不打灯,即使主动变道也会被系统当成车道偏离而把你纠回去,有效培养打灯变道的好习惯,同时也遏制不打灯随意变道狗(当然真狗的人会特意把这功能关了)。不但对自己有用,还有一定利他性。
主动刹车——守财保命
谁用谁知道(当然别用上最好)。坐标美国一号公路新泽西段,我当时在内道匀速100km/h巡航,与前车大概2秒的车距,但因为前车是个大Yukon 又贴了膜,我没注意到远处的情况。过了一阵前车先轻刹又接着急刹,很快触发了我的AEB,仪表盘上弹出闪烁的巨大BRAKE和声音警报,紧接着ABS介入,双闪激活,直接刹停(幸好后车离我很远才没被追尾)。其实我自己也及时刹车了,但自认为还是比仪表盘弹出警告晚了至少0.2秒,也没在第一时间直接把刹车踩到底(还是大意了)。如果没有AEB,多半还是会轻微碰到前车。
之后破案,原来是我前面七八辆车开外有个外州车不熟悉新泽西 主干道惯用的jug handle转弯匝道,开到路口直接在限速88km/h的主干路直行车道停车准备左转。
当然,主动刹车也有帮倒忙的场合。比如抽头超车,或者高速上小曲率弯道外侧有一辆静止车或障碍物(但不在你车道内),如果你碰巧又把AEB设置得很灵敏,就容易被系统误以为即将追尾而突然自动刹车,反而更危险。我一开始为了安全起见,把AEB的介入和感应距离 设置为「长」,但后来经常误报,我怕长期下去变成狼来了,又调回「中档」。
无线Carplay
别的不说,导航用起来那是相当方便,还支持仪表盘或HUD映射,有它以后开车基本不需要一直夹着手机看了。
以上就是我认为使用的配置,权当抛砖引玉,欢迎更多大佬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