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爱好者路过,驾驶车型:二代福克斯两厢手波,1.8机器的那种。然后多次试驾过昂克赛拉(老版和次世代版都开过),斯巴鲁XV,体验过同事的高6,媳妇儿家的本田老锋范,算是对市面上便宜车里三种自动变速箱中的佼佼者,和本田独特的自动变速箱都有过切身体会。
其实换挡拨片或者说自动档,驾驶的思路是和手动挡不一样的。
对一台手波车,核心是控制转速,想要省油就控制2000转多一点,然后油门尽可能踩深,也就是中等转速高负荷率,想要运动就得尽可能高转速(涡轮车也一样,毕竟要的是马力),同时离合器结合凶狠一些(前提是档杆同步器跟得上)。
自动变速箱就反而复杂一些,像手波车那样想着控制转速而大幅度调整油门往往TCU倾向于直接换挡,但至少目前汽车还不会认路的情况,某些不合时宜的换挡就很让经验丰富的驾驶者恼火,比如典型的弯前重刹——循迹刹车——渐开油收方向出弯,我开过的那么多自动档车没有一个可以自发地像手波车手一样弯前提前通过跟趾降入低档,然后即使弯中只踩一丁点油门(需要消除低档高转比较强的引擎制动而造成的前后平衡不佳)也始终保持住低档,一直到渐开油出弯车身左右恢复平衡再换挡——对于车手来说,弯中换挡(特别是降档)绝对大忌。大部分比较新的自波车会比较倾向于始终维持在高档位,直到出弯油门开度增加时再降档,技术比较早的自动档则更加混乱,频繁在弯中换挡,虽然液力变矩器外加ESP基本保证不会失控,但始终让人心理不安。另外,这些车似乎都没有REV MATCH,没法完全消除冲击的同时快速结合——就像蹩脚的手波驾驶者只会用半联动同步。自波车的这种特性导致了自波车实际需要对自己车换挡策略更加熟悉,并且油门开度控制要极其精准。粗暴地对待油门只会得到胡乱换挡频繁顿挫的报复。
从这一点来看,手自一体或者换挡拨片绝对是自波车的一大进步,至少给了驾驶者参与换挡决策的权力,拨片甚至可以在维持39点握姿不变的前提下完成换挡。但问题在于,你的拨片操作会不会真的执行,执行快慢和你扣动拨片有多大差距,会不会因为变速箱油温问题不理睬你原本确认过允许换的档。对日常驾驶无所谓,但严苛的赛道驾驶,降档降不下来意味着有可能入弯超速,或者弯中微调车辆动态的能力变弱,出弯加速变弱。降档迟缓则直接推后你重刹结束这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点,基本意味着这个弯道最优线路的丢失。
所以,无所谓孰优孰劣,但对于赛道驾驶,手波无疑是个低成本解决方案,而拨片背后的东西足够好的话当然更好,毕竟是赛车人机工程学的产物,比如业界标杆PDK。但便宜车就算有拨片,取代优秀的手波并不现实。
突然想起,这一代斯巴鲁顶配上貌似有个新技术可以做到弯前重刹时进低档,一个和MAZDA GVC(电脑辅助做循迹刹车)一样对资深爱好者懂的都懂,对外行不觉明历的东西。很好奇是优化了算法能猜到车辆重刹是要转弯,还是直接用EYESIGHT看到了,等机会试驾或者找资料研究下。
最后说点杂的。
首先是序列波,嗯,这东西其实更像是手波的赛用进化版,靠转鼓拨叉和超短行程狗牙同步齿实现稳定的无离合超高速换挡的变态东西,高端的更是换挡时自动匹配转速(这种控制转速的技术如今很多性能车也在用,就是退点火提前角,副产物就是回火),极致的性能也就没法民用。
其次,几种自动变速箱结构优劣性对比。
1.曾经的AMT ,非常标准的电控离合手波,非常接近赛用序列波,成本问题(主要是为了性能需要非常强的电液/电磁驱动系统)被双离合淘汰。
2.双离合,奇偶数档分开,离合器交替工作,思路巧妙。但问题是一方面离合器尺寸,另一方面,谁告诉变速箱是一直升档的,才换二档你就自作主张把同步器从一档接三档上了,劳资接下来就是要降一档,看你还能换挡快(评论区里有人提出,仔细思考这里修正一下,这里说的是慢于它所谓的闪电升档,但是多半要比手动快——跟趾熟练的话,直接无离合跟趾应该可以比较接近吧,手动挡高难度秀操作)?以及,电控离合器在日常对半联动时机的判断是否合情合理,否则就顿挫过热磨损三连,嗯,上面那个AMT也一样。
3.AT,液力变矩器配齿轮组,就是没磨损能承受大马力还平顺。问题是想要油耗就得靠离合器锁定,换挡再断开,离合器锁定策略好坏直接决定变速箱性能。什么,你说不要锁定离合器,好么,油耗直接起飞,而且想风琴脚控制引擎纯属做梦+给变速箱油没事找事——变速箱油要传递液压驱动部件,形成涡流传递动力,还要清洁降温,一言不合就甩脸子(油温过高)。另外从结构上讲,行星齿轮组转动惯量相比常啮齿轮组还是有点大,上高转费劲,而且液力变矩器涡流转环流还是慢,瞬态爆发力再怎么也比不过离合器。
4.CVT。最会调动引擎性能的专家,可惜动力容量最差,活动部件转动惯量太大,加速体感奇怪。
最后,所谓性能车,就是车厂对先天条件不足以当专业跑车的普通车架疯狂上赛用部件和技术打造的官方改装车+快车,实用/成本和性能的平衡要更偏向前者,所以既有自动变速箱再打各类模式和拨片作为补丁解决大部分的现代钢炮车,也有简单靠手波解决所有问题的古典性能车。
不仅仅是手波/自波,使用LSD还是ESP 做扭矩矢量,高转速轻车还是大扭矩重车等等也存在类似博弈,对这类问题,答案永远是没有取代,只有扬长避短。
补充,突然想起来,高6的S档是相当疯狗的吊转速,只是没试过是否可以适应攻弯节奏。然后斯巴鲁XV也没试过最新版有S/I模式的表现,顶配版拨片表现倒是很不错(响应很快,但有转速保护),仅次于MAZDA(MAZDA是真的没有转速保护,可以踩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