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家長們:冬季兒童呼吸道疾病多發 這些常見問題要註意

2025-01-08女人
冬季兒童呼吸道疾病多發,其中流感病毒是常見的病原體之一。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典型癥狀有哪些,一般病程多長?哪些兒童發生重癥的風險較高?今天,我們就家長朋友們最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流感有哪些典型癥狀?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四型,以甲、乙型為主。
兒童感染流感病毒後,可表現為發熱、寒戰、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常伴有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咽痛和流涕等。部份低齡兒童還可能出現熱性驚厥,胃腸道癥狀也較多。極少數兒童感染流感病毒後會進展為重癥流感,引起喉炎、肺炎、心肌炎等。
對於沒有基礎疾病的兒童來說,感染流感病毒後,多數癥狀在起病2~3天消失,部份兒童的發熱持續時間可達5天,絕大多數患兒在1周內恢復,但咳嗽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類似之處,但不能混為一談。二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普通感冒由多種病原引起 ,其中病毒 最為常見,如鼻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等;細菌 和黴漿菌 等也可引起,如肺炎黴漿菌。普通感冒的癥狀較輕,通常為低中度發熱,熱程1~2天,可伴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塞、輕微咳嗽等卡他癥狀,而寒戰、頭痛、關節肌肉痛等全身癥狀很輕,一般沒有嚴重並行癥。
流感主要是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 ,以高熱多見,寒戰、頭痛、關節肌肉痛等全身癥狀明顯,少數流感患者可能會發生橫紋肌溶解、肺炎、腦炎等並行癥。
流感一般是怎麽治療的?
感染流感病毒後,治療措施包括抗病毒 和對癥治療 兩部份。
目前,兒童可用的抗流感藥物包括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帕拉米韋等)和RNA聚合酶抑制劑(瑪巴洛沙韋)。一旦罹患流感,抗流感病毒藥物使用越早越好,最好是發病48小時之內用藥。若病程超過48小時,一旦明確流感,也應積極用藥。
對癥治療措施以退熱和緩解不適為主。家長可以給孩子使用退熱藥和一些緩解咳嗽、鼻塞等癥狀的藥物。
阿奇黴素等抗菌藥物對流感病毒感染無效。但如果孩子發生了流感病毒和細菌的混合感染,醫生也會考慮聯合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和抗菌藥。
流感能進行藥物預防嗎?
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等是專門針對流感病毒的治療藥物,能夠縮短臨床癥狀的持續時間。家長需要註意,若孩子一發熱就給孩子服用這些藥物是不可行的,因為引起發熱的呼吸道病原有多種,而這些藥物只對流感病毒感染有效。
預防流感的最佳方式是接種疫苗。 如果沒有禁忌證,6月齡嬰兒及以上的人群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對於發生重癥流感或流感並行癥風險高,且存在流感疫苗禁忌或未接種流感疫苗(或接種疫苗2周之內)的兒童,方可考慮進行藥物預防。藥物預防可以降低但不能消除患流感的風險,停藥一段時間後,人體會重新恢復對流感的易感性。因此,通常不建議對兒童進行藥物預防。
居家護理應避免哪些誤區?
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將其體溫降至正常,而是在適度降溫的同時緩解孩子的不適,讓孩子舒適地度過發熱期。當孩子發熱時,家長在護理時要註意以下三點 :
第一,不能同時服用兩種退熱藥,這會增加孩子的肝腎負擔,造成不良反應。此外,也不建議兩種退熱藥交替使用,因為這種方式並不能增加退熱效果,反而可能導致藥物過量。
第二,家長在給孩子服用退熱藥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規範給孩子服藥,註意劑量和時間間隔,切記不能因為孩子的體溫沒降到正常而隨意增加服藥劑量或次數。
第三,如果同時給孩子服用復方感冒制劑,家長一定要閱讀藥物成分表,避免與正在使用的其他藥物如退熱藥等成分重復。
日常生活中,應讓孩子保持規律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在飲食方面,要註意營養,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同時,避免家庭環境過於幹燥,保證濕度,有利於孩子恢復。家長也應註意,孩子發熱後既不要去捂熱,也不要讓孩子再次受涼。
發生熱性驚厥怎麽辦?
如果孩子發生了熱性驚厥,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慌張,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驟處理:
第一,讓孩子側臥或者頭偏向一側,清理周圍有尖角的東西,保證孩子在驚厥發作時不被傷害。
第二,驚厥發作時,不要給孩子口中塞入任何東西,也不能餵食任何東西,更不要嘗試透過按壓肢體而阻止抽動。
第三,記錄孩子的驚厥持續時間和發作特點,如果驚厥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或既往有過驚厥持續狀態的發生,應呼叫救護車。多數情況下,孩子的驚厥會在5分鐘內停止。
哪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大部份流感兒童都是輕癥患者,可以居家護理。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已經確診流感的兒童出現超高熱、高熱不退或發熱時間超過3天,精神差甚至出現意識障礙、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胸痛、胸悶、乏力、口唇發青、面色差、頻繁嘔吐或腹瀉、抽搐、拒食、尿少或尿色變紅、肌肉痛明顯;出現癥狀反復,如流感癥狀緩解後再次發熱等。
哪些兒童易患重癥流感?
易罹患重癥流感的高風險兒童包括:年齡小於5歲,尤其是2歲以下的幼兒;存在基礎疾病,如哮喘、腫瘤、腎病、免疫缺陷、正在服用抑制免疫的藥物等;肥胖兒童。當高風險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出現發熱時,要高度重視並及早就醫,一旦明確流感病毒感染要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如果沒有禁忌證,流感重癥高風險人群應該在流感季開始前積極接種疫苗。
孩子罹患流感後應居家,保證充分休息,均衡營養,多喝水。此外,家長要註意定時開窗通風,通風時註意保暖,避免受涼。
(來源:健康報微信公眾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