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喜迎國慶。隨著國家的繁榮發展,眼科事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今中國眼科醫療水平已躋身世界前列。現代科技的廣泛套用,加之人工晶狀體集采政策的落地實施,使得優質醫療的可及性大幅提升,越來越多有機會擁有高品質視覺。作為一名眼科醫生,我深感自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願與大家分享眼科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技術成果,幫助大家科學護眼,共同守護清晰視界。
集采助國民重獲視覺新生
近期,人工晶狀體集采政策的實施引發廣泛關註。集采的推行不僅有效降低了人工晶狀體的價格,也為許多因價格因素而猶豫的患者提供了更優質的治療選擇。在眼部條件和需求符合的情況下,患者能夠以更少的經濟負擔享受更高品質的人工晶狀體,從而獲得更佳的視覺效果。人工晶狀體作為白內障手術中至關重要的「利器」,其作用是替代渾濁的白內障晶狀體,幫助患者恢復視力。透過兩個案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其實際效果。
我至今難忘的第一位全視覺三焦點人工晶狀體患者,是一位年逾花甲的供銷社主任。她因高度近視和白內障,日常生活被厚重的眼鏡束縛,視力矯正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鑒於她對視力的高要求,結合嚴格的眼部檢查,我們建議她植入能夠恢復全程視力的全視覺三焦點人工晶狀體。術後,她的遠、中、近視力均達到1.0,不僅可以清晰地閱讀,還能自如地欣賞遠處風景、駕車出行,生活質素顯著改善。至今六年,她的視力仍保持著術後的高水平。近期,我還治療了一位50歲的患者,雖然他的白內障程度較輕,但中度近視和高度散光卻嚴重影響了視覺質素。經過個人化設計,我們為他量身客製了散光矯正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術後,他同樣恢復了清晰的全程視力,激動地表示仿佛重獲新生。
上述案例充分展示了功能性人工晶狀體在改善視覺質素方面的顯著效果。但在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時,醫生必須依托嚴謹的檢查和評估,為患者設計個人化、科學合理的方案,幫助他們在充分理解和專業的指導下做出最明智的決策,而非僅僅迎合患者的主觀訴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發揮集采政策的優勢,最大限度提升診療質效。
手術成老花矯正新選擇
白內障手術不僅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手段,也是矯正老花問題的有效途徑。傳統的老花鏡雖然簡單方便,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視力困擾。角膜激光手術雖能有效矯正老花,但持續時間較短。相比之下,屈光性白內障手術透過晶狀體置換,可以一體化解決白內障、老花眼、近視、遠視和散光問題,且安全性和精準性極高,高度匹配現代患者的治療訴求。
白內障手術雖然過程看似簡短,只需要3-5分鐘,但背後是精密的術前設計和現代科技的全方位支撐。手術前,醫生會進行一系列詳細的檢查和評估,涵蓋屈光狀態、角膜曲率、瞳孔反應以及眼底視網膜和黃斑功能等多個方面。基於對數據的全面分析,醫生方可制定個人化的手術方案。手術過程中,醫生所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涉及現代科學的多個領域,包括影像學、電子學等等。得益於這些先進技術的套用,手術切口的設計和晶狀體的植入能夠更加精準,進而確保了優異的術後視覺質素,減少了並行癥的風險。大多數患者能夠在手術當天或次日恢復理想視力。
壽命延長影響眼疾年輕化
近年來,老年眼疾的年輕化趨勢引發高度關註,成為影響個人情緒、家庭關系乃至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究其原因,首先與人均壽命的增加有關。【2023年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6歲。壽命的延長改變了人們對「老年」的定義,因而在主觀感受上白內障、老花眼的發病年齡相較以往有所提前。同時,現代生活方式中超負荷近距離用眼也會增加用眼負擔,加速老花眼的出現。此外,現代人對視覺質素的要求日益提高,也使得這些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許多患者認為近視群體不會出現老花,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實際上,近視和老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覺問題。近視屬於屈光不正,是由眼球形態或光線聚焦異常所導致。老花則是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調節能力逐漸下降的結果。因此,雖然近視人群的老花表現可能與普通人略有不同,但無論近視、遠視或正視人群,都會從38歲後逐漸出現老花眼問題。呼籲公眾正確認識老花眼的發生規律,及早關註眼健康,並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
科研與科普助推眼科發展新高峰
眼健康事業的長遠發展,既需要公眾增強護眼意識、樹立科學認知,也需要醫生秉持責任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助力診療水平的提升。除了臨床工作之外,科研同樣是推動眼科醫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臨床實踐與科研工作相輔相成,臨床為科研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科研則引領臨床向更加精細化的方向發展。長久以來,我們透過建立專業團隊,以分工協作的形式同時開展多個科研專案,讓每位成員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充分發揮特長,促進團隊整體水平以及個人能力的同步提升。同時,我們也會與非醫學人員合作,跨領域開展更為全面的研究,尋求更多眼科創新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加強公眾健康教育也是眼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正如我們透過團隊合作提升醫療水平,公眾健康教育也要講求方法和策略。在我看來,公眾健康教育的關鍵在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專業知識,幫助公眾了解醫學的發展現狀,掌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提升健康認知水平,促進主動健康管理。同時,我們還需要充分利用自媒體等網絡平台,擴大科普的覆蓋面,讓科學知識觸達更廣泛人群。這是作為眼科醫生必須有的責任與擔當。
前輩的辛勤付出為中國眼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當代醫療事業的參與者,我們也肩負著傳承的重要使命。希望能與同仁一道,推動眼科事業邁向新的高度,讓更多患者重獲光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