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付霞:護佑健康的「幕後英雄」

2025-01-04女人

藍工服、鞋套、口罩和白色乳膠手套是實驗室標配,每天早上7:50分交班後她就全副武裝踏入實驗室。

沒有站在手術台前的驚心動魄,也沒有與患者面對面交流時的噓寒問暖,但她在幕後的默默付出同樣是對生命的守護,她就是簡陽市人民醫院實驗醫學科副主任付霞。

檢驗工作被稱為是醫學的「眼睛」,能洞察患者的身體狀況,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使患者可以得到精準及時的治療,也可以被稱為診斷疾病的堡壘。付霞和同事們每天的工作從完成儀器的室內質素控制開始,這是確保檢驗數據準確的第一道防線。一管管紅、綠、紫、藍、灰的采血管,一個個裝著尿液的杯子,一瓶瓶裝著黃色的或透明的組織液的樣本瓶,透過物流軌域源源不斷地送到實驗室。

付霞熟練地操作離心機,將采血管中的血液分離為上層黃色的血清或血漿以及下層紅色的細胞成分,體液標本中的沈澱物質棄除後,加入準備好的儀器進行檢測,從而得到一系列數據報告。實驗室工作極其客觀,細微的數據差異都可能反映出人體不同的生理及病理變化。在這裏,每一位檢驗人員都默默付出,用專業的知識和熱情的態度守護著生命之光。平均每年發放的數十萬份生化檢測報告背後,是付霞和同事們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

紮實的醫學知識是付霞開展工作的堅實後盾,她先後取得了檢驗專業證書與執業醫師資格證,除了熟練掌握儀器試劑效能指標外,還具備豐富的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醫學知識。為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與業務能力,她先後於2015年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21年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進修學習,為醫院成功引入尿液生化檢驗專案和毛細管血清蛋白電泳技術,給腎臟疾病早期損傷的診斷以及漿細胞病單複制免疫球蛋白的篩查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一位血液科患者被臨床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MM)作為一種漿細胞瘤,具有骨髓異常漿細胞增多以及單複制免疫球蛋白或輕鏈過度生成的顯著特征。這位患者的生化檢測結果卻呈現出總蛋白正常、球蛋白僅有輕度升高,且免疫球蛋白未出現增加的情況,這讓臨床醫生陷入困惑。付霞重新檢測樣本,並增加免疫球蛋白IgE濃度的檢測,同時透過追蹤免疫固定電泳結果,確認患者為遊離輕鏈型MM,讓患者及時得到有效治療。

2023年9月,一份來自消化科住院患者的標本引起了付霞的註意。79歲男性因「食欲缺乏」入院,查生化常規顯示該患者總蛋白增高,球蛋白明顯升高,存在腎臟功能損傷、高鈣血癥、貧血等情況。綜合考慮,付霞懷疑患者患漿細胞病的可能性較大,於是積極聯系臨床請血液科會診,加做免疫球蛋白檢測及血清蛋白電泳、免疫固定電泳、骨髓塗片檢查等相關檢查,持續追蹤患者病情,最終患者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

在檢驗工作中,付霞深知僅有數據遠遠不夠。她充分結合臨床診斷、患者臨床表現及樣本性狀等多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考量與分析。作為檢驗人員,敏銳察覺檢驗數據的異常,積極與臨床溝通,進一步完善檢測,付霞的準確判斷為患者的及時治療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彰顯了檢驗醫學工作價值。

投身檢驗醫學領域已十五載,付霞的眼角悄然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如今,醫院實驗室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幾十平米的化驗室發展為具有2000多平方米的亞專業完善,人才結構合理,管理科學的實驗醫學科,核心器材已全面升級為自動化流水線系統。

在這裏,每個樣本的數據都能即時與醫院的診療數據庫同步,結果也會迅速傳遞至醫生和患者手中。自2019年完成全面升級以來,科室配備了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線、全自動血液分析流水線,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流水線,在保證檢驗質素的同時提高了檢測效率。同時配備貝克曼流式細胞儀、即時熒光定量擴增儀、原位雜交儀、基因芯片儀、結核培養及藥敏鑒定系統、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等先進的檢驗檢測儀器和科研器材,為臨床提供了全面而精準的檢驗檢測服務。

面對這些變化,付霞感慨萬千。15年的自律、自審、自慎,她用自己的專業與堅持,詮釋了檢驗人守護生命的意義。(供稿:簡陽市人民醫院 文:馬芳 圖:黃曉川 )